在這個世界上,大家似乎都默認了我們必須擁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他人認可,才有開心的資格。努力賺錢當作才是人生要務?如果我們一直沒能擁有名車豪宅、巨額存款,是不是只能低著頭生活?
賺到多少錢才有資格快樂?
昨天,一位小學妹給我發訊息,說自己感覺非常委屈。她在社群上看到有個人發評論說月薪三千元人民幣的人沒有未來和希望。那人還說,窮人就不應該享受生活,應該以貧窮為恥,把努力賺錢當作第一任務。那個人認為:「作為一個窮人,你有什麼資格快樂?」
小學妹看到這段話,感覺被深深地刺痛了,因為她就是那個人所說的窮人:她剛畢業,月薪不到三千元人民幣,還在實習期,和同學合租一間寢室,生活捉襟見肘。小學妹本來並不認為自己活得恥辱。雖然工資低,但她並沒有屈服於現實。她努力工作,下班後抽時間學習,有時會和同事去逛街、看電影,在書店看到好書也會買回家閱讀。在沒看到這段評論之前,她覺得生活充滿希望。
她是個農村孩子,知道金錢對一個人生活的重要性,也知道年輕人應該把重心放在事業發展上。可是,工作固然重要,可她也不想錯過生活的精彩,不想只當工作狂。所以,那個人說窮人沒有資格快樂,深深刺痛了小學妹的心。她問我:「我現在賺錢少,我貧窮,可為什麼貧窮就沒有資格快樂呢?難道我每天必須愁眉苦臉地活著,才符合人們對窮人的想像嗎?學姐你告訴我,我究竟要賺到多少錢,才有資格快樂?」她的疑問,我無法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來回答,因為我也在這個疑惑中掙扎過。
快樂需要資格嗎?
必須擁有某種東西,你才有資格快樂。
我們從小就接受了這個觀念。父母告訴你:「你必須考第一名,考滿分,我才會帶你去公園玩,給你買喜歡的玩具,否則,你就要接受懲罰。」老師告訴你:「必須考到前幾名,才能給你發獎狀......小時候經常得獎狀,但我有個小夥伴,幾乎從沒得過獎狀。他喜歡玩,玩的時候還特別有想法。而且他為人仗義,經常幫助大家,我們都喜歡跟他玩。
有一年放暑假,我照例領了獎狀,然後和小夥伴們去河裏逮魚捉蝦,玩得不亦樂乎。暮色降臨時,小夥伴的媽媽找了過來,看見他就是一頓打,罵他臉皮厚,沒有得獎狀竟然還好意思出來玩,讓他回去寫作業。小夥伴被打得哇哇大哭,說他是作業寫完了才出來的,可他媽媽就是不聽。最後,他只能可憐巴巴地跟著媽媽回去了。剩下我們幾個人也沒心思繼續在河邊玩耍了。我的心情異常沉重,被恐懼籠罩著,感覺如果下一次我得不到獎狀,是不是也沒資格玩耍了?
長大後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大家似乎都默認了我們必須擁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他人認可,才有開心的資格。如果什麼都沒有,你還敢快樂,那你就是個沒有羞恥心的人。
金錢比較無處不在,有錢人才有資格快樂?
在這種遊戲規則的支配下,我活得很努力,可快樂也離我很遙遠。我努力工作,一心想著要成為公司業績最好的人。因為每次回老家,各路親戚總是會問我賺了多少錢:如果賺得多,他們就會誇我;如果賺得少,他們就覺得我能力不行。那時的我和小學妹有同樣的困惑:「一個人究竟要賺到多少錢才有資格快樂?才能揚眉吐氣?」
人們關於金錢的比較無處不在,好像只有擁有很多錢,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才有資格喘口氣、笑一笑。不然的話,你就是個魯蛇,不配快樂,很多東西你也不配追求。如果說,一個人必須擁有名車豪宅、巨額存款,才有資格追求幸福的話,那估計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因為根據二八定律,這個世界百分之二十的有錢人擁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若是照這個邏輯分析,似乎只有這些有錢人才有資格快樂。
有一次我辭職了,然後一直沒找到工作,感覺很迷茫。那期間,我見到了一個老同學,當得知我在「思考人生」時,她給我上了一節課。她說:「妳一個農村孩子,不抓緊時間賺錢,還優閒個什麼勁?」我問她:「那我們要賺多少錢才能優閒一下?」這問題把她問住了,她說不知道,好像不管賺多少錢都沒辦法放鬆自己。
有一天,我在商場裏花一百九十九元人民幣買了兩個包,很喜歡,特別開心,就發了社群分享快樂。結果有個人評論:「這麼便宜的包,值得妳這麼開心嗎?」當時,我感覺就像一盆冷水澆到了頭頂。便宜的包就不能讓人快樂嗎?不能否認,金錢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東西,比如安全感,「買買買」時的快樂,為朋友、家人付帳的幸福感,入住豪華酒店時的愜意......可是,如果我們現在所賺的錢達不到某個標準,就必須活得很壓抑嗎?
如果我們一直沒能擁有名車豪宅、巨額存款,我們就只能低著頭生活嗎?我們就必須痛苦一輩子嗎?我們的快樂只能由金錢來決定嗎?
用心感受小幸福,毋須花費
金錢帶來的人生快樂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那些賺錢多的人未必有想像中那麼快樂。我認識一個設計師,他非常富有,是標準的工作狂,平時不是在加班就是在開會。他什麼都不缺,經常住五星級酒店,在米其林餐廳吃飯,參加各種高級宴會。我們都很羡慕他。可是,他卻說自己很孤獨,被憂鬱症困擾。他覺得自己賺錢不少,卻沒人可以分享,不知道賺錢有什麼意義。
反倒是那些在我們看來貧窮的人,活得卻很快樂。比如,我的另一個小學妹,她的月薪也不高,卻活得十分灑脫愜意。她對待工作和生活都很認真,對待朋友十分真誠。最重要的是,她能體會到日常生活的「小歡喜」。
雖然租住的房子很小,可她會把房間整理得乾淨整潔,偶爾還會買些花點綴一下;沒錢去名貴的景點旅行,和好朋友一起去公園野餐也很開心;沒錢報昂貴的培訓班,她就報了線上課程,享受學習的快樂;不能給父母買貴重的禮物,可她經常回家陪父母,給他們做他們喜歡吃的飯菜......這些小幸福、小快樂,在那位有錢的設計師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因為他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人賺錢那麼少,卻能活得那麼開心。
是的,他也覺得,賺錢少的人沒資格快樂。當年他窮的時候,一直埋頭工作,從來不去玩。本來有個女生喜歡他,可他覺得對方條件太好,自己配不上人家。他現在有錢了,可還是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就算找了女朋友,也沒空陪人家,最後只能以分手結束。和他相比,我倒覺得上面這位小學妹更有人生智慧。我們賺錢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嗎?金錢是工具,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享受。可如果我們被金錢捆綁,連快樂都體驗不到,那是不是有點捨本逐末了呢?
有沒有資格快樂,不應該由金錢多少來決定,而應該由你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如果你認為自己必須成為世界首富,你才有資格快樂,那這一生你都會在掙扎中度過。快樂不需要別人給予,當下就可以體驗快樂。只要認真生活,就可以體驗生活的美好,就能感受到快樂。
(本文摘自《擺脫無力感:拿回人生主動權》,四塊玉文創出版,二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