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退休後不想當「大型傢俱」,怎麼讓生活多點樂趣?

退休後不想當「大型傢俱」,怎麼讓生活多點樂趣?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圖/Pexels 
撰文/
瀏覽數 : 4286
收藏 瀏覽數 : 4286
退休後不想當「大型傢俱」,怎麼讓生活多點樂趣?

陳先生曾在知名企業擔任主管,婚後養育兩位子女,孩子都有穩定收入和交往對象。三年前退休,一直期待能陪陪家人,享受生活。沒想到快七十歲了,越來越發現自己不受歡迎,感覺妻子嫌棄自己是家中路障,孩子也為了成家立業各自忙碌,甚少一起相處。過去辛苦打拚,好不容易可享天倫之樂,怎麼現實和理想差距這麼多?

退休後就成「大型傢俱」?

近幾年,日本主婦流行以「大型垃圾」(粗大ごみ)形容退休在家的丈夫整天無事可做,讓人厭惡。在台灣,也能聽見街坊太太抱怨先生好像沒有功能。這種狀況通常源於退休後不良的生理、心理、人際因素,包括:生理上無規律運動及活動、心理認知上缺乏學習成長、人際上減少互動及關懷等。日久身體漸衰,心理憂鬱,慢慢變成失能、需要依賴家人的「大型傢俱」。

長年在職場面對挑戰,對許多人來說壓力不小。退休後可能發現,無往不利的價值觀與做法變得不太合用,原本打算放鬆的退休生活,反而變成新的困難與煩惱。(►延伸閱讀:退休為何不快樂?怎麼規劃新生活、夫妻好好相處)

在男性長輩仍在工作時,家人已有自己習慣的做事方法,等男性長輩退休後,對於既有安排出於好意給予意見,往往讓家人困擾。日子久了,可能會不開心,要是想不通,吃不下,睡不好,對原本習慣的生活意興闌珊,憂鬱就悄悄找上門。

有些人主觀不覺得有問題,卻無精打采,記憶變差,身體出現病痛,就醫也查不出原因,很可能也是憂鬱症。

老年期的憂鬱,可能是年輕時的憂鬱在老年復發,也有人六十五歲之後才第一次經歷。憂鬱讓人失去活力,還會影響認知功能,讓人低估自己,壓縮生活空間,也無心照顧自身健康,間接導致身體問題;隨著身體機能退化,若伴隨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失調,關節和神經疼痛,或睡眠困擾,這些多重生理疾病也會造成憂鬱。由此可知,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如果要讓身心狀態更平衡,改善身體問題與心情穩定同等重要。(►延伸閱讀:老伴囤積雜物捨不得丟?7方法改善儲物行為)

退而不休繼續成長,老年不憂鬱

要避免退休後成為「大型傢俱」或憂鬱狀態,必須讓生活有目標,在生理、心理、人際三方面都有適當安排。

■生理方面:

建議每天固定安排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持續活動的過程,讓自己有點喘,處在可以說話但又無法唱歌的程度,可以是快走、騎腳踏車,或依照體能選擇其他運動。研究證實,規律的有氧運動當下,大腦會產生愉悅的感覺,長期也會改善心肺功能,維持骨骼和肌力,對於憂鬱有顯著的療效。

■心理認知方面:

離開職場後,有更多時間探索興趣,甚至實現夢想。包括以不同形式從事習慣的工作,學習新知、從事志願服務,或關心社會議題投入倡議。每週撥出一段時間接觸大自然,能幫助大腦產生穩定的腦波,感受生命力的流動,讓生活有更多靈感。(►延伸閱讀:家有退休老公,專家教妳磨合難題這樣溝通)

■人際方面:

退休前長年專注於工作,未必清楚家人的作息及想法,提出不同看法時,可能讓彼此不易適應。建議做退休準備前,先與家庭溝通如何安排退休生活。想法不同處,嘗試理解對方背後的心意,不急著評論好壞。心中若有想法和建議,可以問問對方,想不想一起找出彼此都覺得適合的作法。心思若放遠,能聽聽彼此的期待或願望,或許藉此安排驚喜,讓生活多點樂趣。也可練習表達感謝。(►延伸閱讀:夫妻摩擦不斷?心理師教你換個方法溝通)

另一種作法是撥一點時間幫忙照顧家中年幼的孩子。對子女來說,分享育兒經驗也減輕負擔;對孫子女來說,傳承人生的閱歷,感受到更多家人的關愛與支持也很重要。

延伸閱讀抱孫引發「媽媽手、五十肩」難好?復健師教你4招避免手痛、肩頸痛

延伸閱讀阿公阿嬤顧孫要注意,5招避免膝蓋痛、腰背痛、閃到腰

延伸閱讀不當顧孫「工具人」:委屈不放心底,阿公阿嬤2個量力而為的練習

退休後,做些有意義的活動常能帶來自我價值感,但也要注意因代溝產生的照顧理念衝突,宜事先溝通如何進行。此外,也可考慮參加人際團體,如老人大學及適當的社群團體。

心理學家指出,擁有工作、能關愛他人、加上適當的休閒,通常代表健康生活。越來越多專家建議人生永遠不要退休,意指能做繼續做,即使辦理了退休,也要以「退而不休」的心態,繼續積極正向的生活,在身心、人際、靈性各方面都繼續成長、投入奉獻。(本文轉載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老年憂鬱防治網站專欄」退休後,我不想當「大型傢俱」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