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家有特殊兒 方法對了,過動兒也能一展長才

方法對了,過動兒也能一展長才

出處/ 2012年4月號/第30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967
收藏 瀏覽數 : 1967
方法對了,過動兒也能一展長才

2008年在北京奧運奪下8金的游泳好手菲爾普斯,曾因過動而被老師斷定一輩子都不會成功,但在媽媽堅持不放棄、努力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之下,挖掘出游泳天分,成為締造世界紀錄的偉大運動員。


3000年前,孔子說:「因材施教」,3000年後,我們說:「適性教學」。其實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依照學習者的特點,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習欲望。同樣的,過動兒不是教不會,而是需要適合的學習模式。

 

過動兒討厭閱讀,是因為解文字碼較吃力;討厭靜態學習,是因為大腦偏愛具有感官刺激的訊息輸入;討厭作文,是因為無法兼顧「書寫」與「內容」的結果。
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長賴聖洋表示,過動兒的大腦比較偏愛生動訊息,一旦覺得不夠生動,就會自動關機,開始做自己的事情,譬如上課突然走動、自言自語講一大堆話,就是老師的訊息太抽象無聊了。若訊息太過強烈,對過動兒一樣不好,他們的大腦踩不住煞車,即使已更換到下一個訊息,還是會念念不忘,說個不停。

 

動不是問題
但不能動出情緒

動態孩子的「動」,可視為一種動能,而不是問題,但如果「動出挫折、動出情緒併發症」就是個問題。因此家長及老師在教導時,要先洞悉他們為什麼會有情緒、不愛讀書的箇中原因,也就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以同理心進行了解,再做有效的處理。

 

賴聖洋理事長表示,大多數人習慣用「皮鞭管教」來教育孩子,如今要以孩子的立場為思考中心,了解他們的感受,解讀孩子真正的情緒狀態,這種教養模式的轉換絕對需要練習,就像是「練功」一樣,絕非一蹴可幾。

 

動態孩子的挫折
來自錯誤教養

許多動態孩子常因師長錯誤的教養,在學習路途上挫折不斷。在賴聖洋理事長輔導的個案中,幾乎每一位動態孩子都有挫折。目前就讀高職二年級的台聖,被認定為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國小期間兩次轉學,都與老師採用靜態學習及情緒處理不當有關。

 

台聖只要覺得上課很無聊,就開始亂動,老師要處罰他,他就跑給老師追,整堂課就報銷了。還有一次老師請他將桌子移到教室後面,台聖氣到跟老師發生肢體衝撞,又不願意離開教室,就被幾個人抬到學務處。老師跟台聖的爸媽說,有家長反映如果台聖不轉班,他們的孩子就要轉學,為了給台聖更好的學習環境,賴聖洋理事長與家長商量後,決定轉校,幸好台聖後來遇到一位好老師,知道如何紓解他的情緒,並用遊戲、運動的互動教學模式,逐漸改善孩子的學習狀況。

 

*本單元配圖為設計攝影,純屬情境模擬。

關鍵字: 過動兒情緒管教學習溝通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