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併發症",共有18筆資料

糖尿病怎麼防心肌梗塞、中風等併發症?ABC指標是關鍵

研究指出,臺灣每年新增糖尿病患約16萬人,其中因高血糖過世者持續下降,但因糖尿病誘發癌症、心臟病及肺炎等併發症而離世的人卻不斷增加。醫護界呼籲糖友定期觀察ABC指標,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洗腎等併發症威脅。
2023-09-15

按摩針灸6穴位降血糖 中西醫合療改善7大糖尿病併發症、降洗腎風險

台灣每年新增糖尿病患約16萬人,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洗腎、失明、截肢等健保花費驚人。醫界發現中西醫合療,透過中藥、穴道按摩、針灸能幫糖友控制血糖、降低洗腎風險,且減少疲倦、失眠、便秘、肢體末端麻木刺痛、抽筋、口乾口苦、眼睛酸澀模糊、手腳麻木等併發症!
2022-11-18

換肝治肝癌!醫師籲肝移植後「2大關鍵期」須注意「排斥或感染」

免費的成人健檢讓41歲的B肝帶原者何清全意外驗出肝癌!雖經治療卻不斷復發,最後女兒捐肝,才順利康復。換肝之路極辛苦,臺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提醒,在肝移植2大關鍵期,要觀察肝功能是否恢復、是否出現移植手術後的併發症,出院後不能漏吃抗排斥藥物,必須細膩照護才不會引發感染……
2021-12-09

劉真拆葉克膜裝「心室輔助器」等換心,為何引發腦出血?等待心臟移植,還要注意什麼?

國標舞女王劉真二月初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而進行手術,沒想到手術期間心跳驟停,故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並在半個多月後拆除葉克膜,改裝俗稱「人工心臟」的「心室輔助器」,以等待心臟移植的機會。然而,3月4日又突然傳出劉真自發性腦出血,緊急動開顱手術搶救。到底使用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等維持心臟功能的設備,為何會導致腦出血?使用「心室輔助器」等待心臟移植,還要注意什麼?
2020-03-05

隱形的糖尿病

國內近一半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病,以為要尿多、喝多、吃多、體重減輕才會開始警覺,其實,等到三多一少症狀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已大增,唯有及早確定自己是否血糖過高,才能提前揪出糖尿病。在學童紛紛回到校園的九月之際,報端出現這樣一則新聞:彰化地區有位母親想替剛升國一的兒子徵求專門訂製校服的廠商,因為他的兒子才154公分,體重卻重達165公斤,特大號的體型讓他的校服怎麼修改也不合身……,新聞還描述這位男生因肥胖而遭遇到各式各樣生活的不便,而他一餐必須吃3個便當的食量背後,身上還有糖尿病、尿酸過高等慢性疾病。
2018-01-26

你真的只有得糖尿病嗎?

台灣糖尿病人的死亡率,已躍居亞洲第一位,深究其原因竟是併發症所致,那些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怎樣才能避免這些裹著糖衣的苦果找上自己?消費者逛街購物,最喜歡「買一送二」的活動,而且多多益善,但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卻一定要避免其接二連三帶來的「附贈品」──併發症。在邁入21世紀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現,全世界糖尿病患的總數已逼近1億5千萬人,預估再過20年,人數會暴增為3億人。
2018-01-25

糖尿病患如何享受生活?

糖尿病友的飲食與生活,要比一般人更注意細節,但若能因此提升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糖尿病友的生活也可以精采且自在!60歲的蘇阿姨患有糖尿病10多年了,由於糖尿病無法根治,她從那時起,便下定決心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每天五點起來運動,遵奉少鹽、少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她很有心得地說「我和這老朋友一直和平相處著,它改造了我的生活習慣,讓我過得更健康!」
2018-01-23

治感冒,用對方法了嗎

哈啾!感冒了,好痛苦……當感冒侵襲時,打針、吊點滴,會好得比較快嗎?有人說:嬰兒不宜服用感冒糖漿?甚至說有些人吃了感冒藥後,症狀反而更嚴重?到底有哪些感冒地雷你不可不知?冬天,感冒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人會疑惑,感冒一定跟天冷有關嗎?究竟感冒形成的原因為何?坊間有許多治感冒偏方,這些方法都有效嗎?而正確方法又是如何?本篇針對感冒常遇到的9大疑惑,訪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主任林君玉,與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楊庭華,為讀者做詳細解答。
2017-07-16

憂鬱是慢性疼痛患者的敵人

慢性疼痛會影響生活品質,一些找得到身體上的病因,一些則找不到,與心理因素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而言,慢性疼痛受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影響。
2017-06-20

得了糖尿病,怎麼避免失明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失明的比例約為普通人的20倍以上,原因大多跟視網膜病變有關。研究發現,6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視網膜病變,究竟得了糖尿病,該如何預防眼睛病變及失明?張總經理、黃廠長兩人罹患糖尿病10年,工作同樣忙碌。張總經理沒有規律服藥及按時就醫,等到視力模糊,檢查後發現視力已退化到0.4,出現黃斑部水腫,經適當治療才減少水腫,挽救可能失明的視力。反觀黃廠長,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且遵從醫囑,規律用藥,每半年到眼科檢查眼底,視力雖有退化,仍在可控制範圍,未出現視網膜病變。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