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48筆資料

「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不只訓練心肺功能,還可提升肌力,幫青少年增加運動時間!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大台北地區近四成青少年每周運動天數未達三天、近五成每次運動時間未達60分鐘。為了鼓勵學生增加運動時間,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於全台推展「樂動150,提升運動力」校園運動紓壓宣導計畫,並邀請藝人愷樂代言拍攝《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影片,教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結合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2020-01-16

選舉倒數!和親友政治立場不同,如何避開紛爭?這樣做緩解「選舉症候群」!

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你要投給誰」似乎成為許多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然而,關係再好的親友、情侶或夫妻,碰到政治立場不同調,很有可能因此翻臉!假如政治立場和婆家不同,該如何避開爭吵點?避免出現「選舉症候群」,該怎麼做(2022.11.14更新)?
2020-01-08

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更能遠離憂鬱、焦慮!

算過自己一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有「坐」超過八小時以上?即將邁入新的一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八小時的目標吧!根據一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少於8小時,比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的憂鬱及焦慮程度低。
2019-12-26

緩解憂鬱,從改吃這些食物開始!

邁入2019年的尾聲,加上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尾牙、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一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2019-12-20

「樂觀」讓人遠離失眠,還有助心血管健康!

立冬剛過緊接著就要進入冬至,隨著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你有好的睡眠品質嗎?還是總覺得越睡越累呢?根據一篇2019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
2019-12-09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增加代謝症候群機率?

研究統計,臺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中,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約35%,比一般族群約高出20個百分點。深究原因,體質和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占大宗,因此,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排斥規律用藥!事實上,並非所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者,都會產生這樣的副作用,如果不想發胖,「換藥」是可行的選擇,但該如何取捨,需跟醫師詳細討論,千萬不可自行停藥,以免病情復發……
2019-12-03

感恩不只讓人快樂,還能刺激大腦活化

感恩節即將到來,提到它會聯想到什麼呢?是熱騰騰的火雞大餐,還是大賣場,讓人失心瘋的黑色星期五?在國外,這天是家人相聚一起用餐,感謝上帝賜予一年度豐收的祝福,同時會停下來回顧今年需要感恩的事物,再次表達感謝。根據一篇2018年發表於《心理治療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感恩可有助於擺脫有害的情緒,甚至對大腦有持久影響,有情緒困擾的人,除了心理諮商外,練習感恩,效果比單純諮商更好。
2019-11-20

速食可能是造成青少年憂鬱症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青少年憂鬱症在美國日益嚴重?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研究指出,其中一個答案就是他們所吃的食物太鹹了。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尿鈉量(反映鈉的攝取量)愈大,憂鬱症狀愈嚴重。避免太鹹的食物和攝取足夠的鉀,可協助青少年遠離憂鬱。
2019-11-12

愛在IG、臉書放閃?3招避免掉進社群媒體的比較漩渦

3C世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用社群媒體的經驗,你是否曾在發生一件覺得自豪的事之後,盤算著要怎麼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又在發布後,將它不斷編輯或刪除?在某種程度上,社群媒體帶來一種「生活美好」的假象,用戶為了要維持光鮮生活的常態,處心積慮的表演,並迫使用戶將修飾過後的自己與他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究竟該如何避免社群媒體帶來的比較心態?
2019-11-05

如何讓員工樂在工作?台塑企業分享打造身心健康職場的祕訣

根據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調查指出,職場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有心理健康困擾。因應勞工面臨新型態身心健康問題,董氏基金會2012年起於台灣創立「企業紓壓日」推動職場心理健康促進,今年特別與台塑企業合作,以2018年榮獲衛福部國健署績優健康職場獎的實例,拍攝「不只是小確幸、給予大幸福!」職場心理健康促進系列影片,將七個職場身心健康促進推廣特色方案,透過短短三分鐘的影像呈現,希望帶動台灣CHR風氣,引領更多企業推動職場心理健康。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