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把口罩留給需要的人,幸福更持久!

把口罩留給需要的人,幸福更持久!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825
收藏 瀏覽數 : 2825
把口罩留給需要的人,幸福更持久!

剛過完農曆新年,覺得買禮物犒賞自己的愉悅感,與發紅包給親友的愉悅感哪個更持久呢?根據一篇2018年12月刊登於《心理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相較於一再「接受」相同禮物者,如果反覆地「給予」他人相同禮物,給予者的幸福感不會降低或降低的比「接受」者慢。

該研究包含兩項實驗,第一項實驗,研究者每天發5元美金給參與的96名大學生,並將參與者隨機分配至自己花掉的「接受組」與贈予他人的「給予組」,為期五天參與者只能把錢花在相同的事情上,並於每天結束時反思自己的消費經驗和整體幸福感。結果顯示,一開始所有參與者的自我報告幸福感都相似,在五天期間「接受組」的幸福感持續下降,「給予組」的幸福感則與開始時一樣強烈。

第二項為網路實驗,由502名參與者進行10回合遊戲,參與者於每回合贏得0.05元美金,可自行選擇留下或捐給慈善機構。結果再次證實,選擇將錢捐出者的主觀幸福感降低速度比將獎金留下者更加緩慢。研究指出,重複的給予,當我們做得愈多,即使是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同樣的對象,也可能持續地感受到愉快。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當人們吃到好吃的餐點或是獲得好成績,第一次都會感到很快樂,但隨著相同經驗的次數增加,這種「獲得」的愉悅感就會逐漸減低,這就是享樂適應的結果。從馬斯洛需求階層理論可以發現,「獲得」滿足的比較是屬於生存、安全的低階需求,「給予」則會滿足愛與隸屬、尊重較高階的需求。

當我們將「獲得」轉為「給予」,得到的是精神層面的回饋及高層次的社會聲望,有助於自我認同、產生正能量與希望感。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幸福感、快樂感的維持不在於財富多寡的貢獻,只要在能力範圍內去關懷社會,就可以感覺自己是有用的人,讓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產生正向循環。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可以看到,「給予者」的幸福感比「接受者」來的持久,可能因接受者容易將注意力放在獲得的結果,而減少了該經驗的敏感度,當我們將焦點放在一個行為上,像是捐款給機構,就不會比較結果而是去經驗這個助人的感覺。

「已擁有」才有能力給予,給予行為的同時也能加強對自我的肯定,無論給予的多寡,心理的幸福感都會存在,建議民眾可設定簡易的利他目標,從每一次的執行當中得到一種幸福感,像現在處於武漢疫情的時期,將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人就是一種利他行為,民眾可減少去人群聚集、密閉空間或醫院,避免一定要使用醫用口罩的機會,在維護自己健康的同時也能因幫助到別人而感到快樂。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