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愈艱難的環境下,愈能磨練心志……
這半年來,全球金融風暴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台灣社會也面臨嚴峻的考驗。過去60多年來,台灣也歷經許多風雨,像1950年的戰後蕭條,百廢待舉,1970年石油危機,經濟恐慌,似乎都比現在的情形嚴重,但種種生活的艱困,都遠不及戰爭所帶來的災難。
我的童年在戰爭逃難中度過,那時的孩子,如果一天能吃一條番薯,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生活在那種沒有明天的恐懼下,往往不曉得未來下一餐的著落。
在抗戰時,記得有一回,母親到中藥房買藥,一出門就被飢民搶奪,飢民不管何物,當下就囫圇往肚裡吞,想起這樣的畫面實在有點心驚;當逃難到廣州時,真的很難想像,許多飢民是在啃食樹皮止飢。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因為日軍炸毀水庫,我們過著3個月沒米缺水的日子,只能在山上用臉盆,匯集一滴一滴的滲水,不過比起先父一輩歷經過戰爭戰亂的巨變時期,每天為家庭生計煩惱,他們當時生活的艱辛,是現在許多人無法體會的。
歷經巨變時期的父親,一生到95歲,沒有因物質生活改善而改變他原本儉樸的生活方式,飲食永遠是簡單的青菜豆腐,生活總以享有代替擁有的觀念,讓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豐富於物質生活。
目前台灣遇到這樣不景氣的環境,不少人會以現在的物質條件和先前良好的物質條件對比,而心情苦悶,影響生活,其實物質生活只要能維持一個基本需求,轉而追求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心情苦悶就能改觀。
有一次到德國參訪姊妹校烏茲堡科技大學的音樂廳,一般人想到音樂廳,就會聯想到氣派的水晶燈或裝飾,可是在這間音樂廳裡,見不到亮麗的水晶燈,學校的校長告訴我,水晶燈和音樂根本沒有直接的關聯。那什麼才有直接關聯?等放出音樂後,我們才知道,原來不起眼的音樂廳竟有高品質的音效設備,德國人不重外表的華麗,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佩服。
這個觀念和「物質生活要簡單,精神生活要豐富」的想法一樣,奢華的外表敵不過真實的內在,愈追求物質生活的奢華,只會讓人更加貪念,只有精神生活豐富,自然宇宙萬物皆能怡然自得,遇到困苦挫折的時候,才能抵抗外在變化的物質生活條件。
面對這樣的環境轉變,對人也是一種考驗,可是,人只有在愈艱難的環境下,才能磨練心志。自然界在面對寒冬的考驗時,有一套因應的生存法則,比如:植物在寒冬中落葉是為減少水氣蒸發,靜待春天的萌芽;動物在寒冬中冬眠,是為了度過食物匱乏的寒冬,這些道理,值得讓人發醒。
一年有四季,人生起伏也可看作春夏秋冬,在一生中不會天天是春天,總有遇到不順遂的時候,在寒冬中,不要放棄希望,沉潛修練,減少耗損,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態度,等到春天再來,繼續保持「物質生活要簡單,精神生活要豐富」的想法,你將會發現生活愈來愈美好,過去的風雨甘苦,都會累積成人生經驗,成就更精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