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小一的琪琪,鉛筆盒常出現不同的筆,她總說「撿到的」。直到媽媽接到老師電話,才知道女兒常未經同學同意就「拿走」文具……當父母發現孩子順手牽羊,難免錯愕,靜下心瞭解動機並正確處理,才能終止不良行為。
5歲的明華跟媽媽到商店買東西,看到自己最愛吃的巧克力餅乾,隨手拿了一包,直到回家才被媽媽發現。媽媽隨即沒收餅乾,帶明華回到店內結帳、道歉,同時教育他:「買東西必須付錢,現在媽媽付過錢了,這包餅乾才是你的。」
即時建立孩子物權觀念
區別「你的、我的」
台北市關懷青少年協會理事長盧奕璁表示,孩子出生後會透過哭鬧等方式表達需求,通常很快能得到滿足,在沒有被教育的情況,不會有「你的、我的」這種物權觀念,也不認為拿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何不妥,無形中可能就犯了偷竊行為。他以明華為例,許多大人都以「小孩年紀小不懂事」帶過,但明華媽媽帶著孩子去店家道歉的處理方式才正確,很多觀念的養成,必須及早、在第一次發生時就導正,以後才不會成為壞習慣。
孩子上幼稚園後,不少父母可能會面臨他擅自拿走別人東西的行為。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表示,學齡前孩子的大腦發展尚未完全,自我控制力不夠,即使知道偷竊不對,仍會嘗試滿足自己「想要」的需求,或一廂情願地以為不會有人發現,最常見就是拿父母的錢去買零食、玩具,一開始從十元著手,進而嘗試拿百元、千元。
行竊背後的動機可能是
引起關注或想激怒父母
孩子的偷竊行為往往反應出生活中某種「缺乏」,林慧芬分析,除了滿足物質上的匱乏,也可能是缺乏父母關心,因此透過偷竊行為來引起注意;也有孩子家庭狀況發生變化,像父母離異、或家人的重心擺在剛出生的寶寶,孩子因此充滿不安全感,從偷竊來取得某種「填補」。
除了家庭變化因素,有的孩子是透過偷竊表達「對權威的反抗」,例如:父母的管教讓他不高興,故意用偷竊來激怒父母、讓他們下不了台;有些孩子則是受同儕鼓動,為了逞英雄而挑戰禁忌;也有孩子看到別人做過這類事,被大人姑息而沒受到懲罰,因此有樣學樣。
由於跟孩子愈親近的父母,愈能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林慧芬建議父母「多跟孩子談天,每天至少聊30分鐘,以瞭解孩子的需求、生活、想法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