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笑擁癌症給的禮物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笑擁癌症給的禮物

出處/ 2006年4月號/第23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350
收藏 瀏覽數 : 7350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笑擁癌症給的禮物

從國內失智症研究的權威醫師,到成為乳癌病患,劉秀枝總是充滿活力為病人打氣,也開朗面對人生的轉折,不憎恨病魔,而以自在的步調,品嚐新生活的美好。

 

「妳今天坐什麼車來?」「妳知道今天幾月幾日嗎?」「來,妳走路給我看看。」

 

春寒料峭的星期四早晨,一對老夫婦坐在研究室內,老太太已78歲,患有輕度失智症,老先生陪她來接受臨床試驗用藥前的評估。這項研究計畫主持人是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她是國立陽明大學教授,也是國內失智症研究權威。

 

個頭嬌小、說話節奏快,走路更是飛快的劉秀枝,仔細詢問老太太各種問題,不時微笑對老先生說:「她這樣還好啊」、「不錯啦」,老先生原本緊繃的臉,頓時笑開了。

 

劉秀枝看起來充滿活力,總是掛著笑容,實難想像,她是個尚未結束化療的癌症病人,採訪當天,她還沒正式恢復門診呢!

 

57歲才開始學當病人

去年,劉秀枝意外發現得乳癌,開刀切除後,接受兩階段化療。最近,她正準備接受最後一次療程。

 

從醫生變成病人,當中的心情變化令人好奇。「就像抽籤抽到了嘛!」經常在門診中安慰病患的話,這一次,她也對自己豁達說著。

 

去年9月底的某個早晨,習慣晨浴的劉秀枝洗澡時,赫然摸到右胸有不明硬塊,當下察覺有異,8點一上班,立刻找醫師做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最後確定是惡性腫瘤。

 

「乳癌好發年紀為40~50歲,我去年57歲,還晚了7年得到呢!」劉秀枝不改幽默本色,自我揶揄。

 

確定罹癌後10天,她仍照既定計畫,陪高齡92歲的媽媽及大姐、二姐到日本福岡旅遊,返台當晚立刻住院,隔天早上開刀切除。從知道生病至開刀這兩星期,她生活一切如常,照樣看門診、研究、教學,連一同出遊的媽媽、大姐也被瞞在鼓裡。

 

「那次因為難得有3天連續休假,去日本玩的行程都排好了,如果先開刀,一定沒有力氣幫媽媽推輪椅。」劉秀枝很孝順,至今都不讓媽媽知道她得乳癌。她一向獨立慣了,即使生病,也不喜歡麻煩別人,連跟自己很親近的堂姐更是最近才得知。

 

從小到大沒生過大病,將數十年生涯奉獻給病人的劉秀枝,57歲才開始當病人,知道自己得癌後,當下想到的還是跟工作有關。「我第一個念頭是,好好聽從醫囑,積極治療;第二個念頭是,病人、工作怎麼辦?這是我最擔心的。」

 

劉秀枝先跟直屬長官吳進安主任報告此事,吳進安隨即調派其他醫師接手她的門診病人,病房的部分,也有其他主治大夫幫忙,一切安排妥當後,她才安心去開刀。

 

結束化療 升級為世界最快樂的人

住院3天就出院,劉秀枝說開刀一點都不痛,真正難熬的,在後頭。

 

採訪拍照時,劉秀枝邊整理頭髮邊笑說,頭上這頂假髮早上才送洗整理過,她大方表示:「我可以拿下來給妳們看喲!」接受一連串化療,她現在必須戴著假髮,不過,這頂假髮漂亮極了,看起來很像真的。

 

化療第一階段,需連續3個月施打俗稱「小紅莓」的藥物,她在1星期內瘦了4公斤。「因為副作用很大,經常噁心、嘔吐,」就這樣常整天在家吐個不停,熬過最艱難的3個月,進入第二階段時,已經不覺有什麼痛苦。「大概是之前很難受,到最後一次化療那天,我簡直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了!」劉秀枝笑稱自己對「快樂」的標準降得很低。

 

但她最快樂的日子被迫延後一星期。那天她發燒到39.5度,白血球降至正常的1/10,血小板降至正常的1/5,血色素也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必須注射抗生素,無法化療,也因抵抗力下降,兩度住院。「可能是寒流來襲,我照樣給學生上課,回來後隔天就生病了。」劉秀枝始終放不下工作,甚至忘記自己是病人,抵抗力已不比從前。

 

不過,生病期間,她從來沒有心情低落過,甚至認為癌症為她帶來諸多禮物。

 

彷彿歷經溫馨的生前告別式

劉秀枝很低調,不主動對外宣告自己生病,消息卻傳遍醫院。開刀前,病人家屬送來一盆花與寫滿祝福的字條,讓她感動落淚;醫院走廊上,同事、助理們個個哭紅了眼,同學、朋友紛紛來看她,有些不敢正面確認,旁敲側擊探問病情。一袋又一袋營養品、水果、補品、食物湧入,溫暖了她的心。

 

劉秀枝笑說,自己好像辦了場生前告別式,通常告別式中,親友們透過回憶來懷念自己,當事人卻聽不到;而開刀前這些溫馨的場面,像是一場生前告別式,能親眼、親耳聽聞許多關於自己美好的事物,得到眾多親友祝福。

 

「開刀當天早上7點,一對同事夫婦趕來陪著躺在推床上的我,輪子快速滑過每天走過的長廊,進出電梯、進入開刀房。我一路管不住淚水撲簌簌流下,一面又忙著向賢伉儷解釋,我實在是太感動了,不是害怕,更不是傷心……。」劉秀枝用文字記錄當時心情。

 

即使開完刀,在家靜養3、4個月,關懷仍不間斷。

 

有人知道劉秀枝喜歡稀飯配肉鬆,送來一堆肉鬆,或煮一大堆稀飯,甚至乾脆送一包米,讓她自己慢慢煮來吃,關心的電話也響不停。劉秀枝謝絕好友來探望,直說用e-mail聯絡就好,「大家對我太好了,我二姐說,這些人情還不完啦!」

 

劉秀枝說自己從不怕孤單,「很多痛苦是別人幫不上忙的,像我嘔吐時,旁人也幫不上什麼。」然而,這段時間,多虧兩個人協助她打理生活起居,一位是她的二姐,經常來家裡幫她換藥、洗頭,另一位是研究助理李小姐,每天早上打電話問她吃早餐沒,幫忙準備三餐便當。她至今仍感念在心。

 

放慢步調 專注面對每件事

劉秀枝形容這幾個月像過著「半退休的生活」,舒服極了。同時,她有個很大的改變——變得很專注。

 

生病之前,劉秀枝不只做事、走路速度快,還經常同時做很多件事。休養期間,因身體較虛弱,開刀後傷口會疼痛,讓右手的動作慢下來,加上時間變多了,她逐漸放慢步調,一次只做一件事。結果發現,不再一心多用,效率反而提高,便決定維持這個意外的改變。

 

這段日子,劉秀枝在家看電視、看同事送來的錄影帶,也上網買書,她原本就愛看書,平均3天看完1本,其中有2本書令她印象深刻。

 

一是《白色巨塔》這本日本暢銷書,跟書中財前醫師相較,她自覺很幸運,不論檢查或討論治療方針,所有醫師皆據實以告,因此能在透明的情況下,選擇最佳治療方式,不像財前,得了胃癌,全醫院同事卻聯合隱瞞,製造假病歷、假開刀標本,讓他無法為自己做更多安排。

 

另外一本書是《Not Fade Away:A Short Life Well Lived》,也讓她深省。

 

與癌症泰然相處 自在生活

《Not Fade Away》的主角是一位美國企業家,12歲時父親突然心臟病發過世,留下措手不及的一家老小。父親過世時才42歲,未對全家預作準備,他身為長子,小小年紀被迫扛起經濟重擔。為了不像爸爸那樣,從此他辛勤工作,做財務規劃,參加各種運動,努力保持健康。

 

43歲生日那天,他大肆慶祝,因為歲數超過爸爸。意外的是,兩年後他得了胃癌,開刀後狀況良好,但一段時日後復發,兩年後過世。

 

作者描述,人生充滿意外,人人都得接受,儘管如此,仍可預先準備。企業家早年受到父親意外過世影響,打定主意不讓孩子受苦,很早就做好各項規畫,即使臥病在床,經濟仍無虞,孩子們也受良好教育,毋須他擔憂。剩下不到半年的生命,他全心全意與家人相處,享受最後的親情時光,安詳過世。

 

劉秀枝說,全書最令她感同身受的一句話是:「癌症是惡性的(malignant),但不是惡意的(malicious)。」癌症會到處蔓延、擴散,這是惡性沒錯,但它沒有惡意,癌細胞無意把其他好的細胞殺光光,一旦身體死了,癌細胞也活不下去。這句話點出,「學習與癌症相處很重要」。

 

「日本金婆婆、銀婆婆過世後,不也被發現體內有好多癌細胞,這些癌細胞沒有發作,金銀婆婆活得很長壽。」她以日本長壽婆婆為例,說明即使得到癌症,只要方法對、心態健康,仍可與癌症和平共存,自在生活。

 

腦袋巧 母親心中的驕傲

劉秀枝輕鬆分享她生病的經過、心情,總說自己很幸運,連生病都恰好在秋天。「在秋天開刀,不會太熱而不舒服,化療後邁入冬天,戴假髮也不會悶熱」,她開朗地說。

 

從小生長在彰化小鎮,家中排行老么,上有姐姐、哥哥,小時候放學回家,家裡生意有兄姐們幫忙,輪不到她,於是她把時間全拿來唸書。從國小開始,功課即名列前茅,左鄰右舍婆婆媽媽們閒話家常時,總是被母親拿來誇耀一番。

 

一路過關斬將,劉秀枝考取北一女、順利進入台北醫學院醫學系,且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穿上白袍。「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唸書,」在她爽朗笑聲中,更見其謙虛。

 

地利人和 決定研究方向 

早年神經內科算是冷門專科,劉秀枝選擇這條路,原因很特別。

 

「我的體力很好,也不怕血,一開始,我想選婦產科,因為婦女很辛苦,生理期、生產等,帶來很多不適。」在榮總當實習醫師時,她先被派往小兒科,「小孩血管很細,點滴很難打」;輪到婦產科後發現,「經常半夜要接生,吃不消」;在外科輪班,第一次當助手時,甚至不小心把主治大夫的手套給剪破了。

 

劉秀枝笑說,她很清楚自己的缺點,沒有一雙巧手,國中上家政課,要縫衣服,她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完成了,老師很驚訝。正得意時,老師拿起衣服一看,一隻袖子縫反了。

 

手藝不太高明,只好放棄外科,喜歡看書做研究的劉秀枝,理所當然進了內科。又為什麼選神經內科?人和,是原因之一,「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我也很有興趣,但神經內科的同事特別好相處。」

 

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很複雜,早期沒有電腦斷層,完全靠醫生腦中的解剖圖,根據病人病程與臨床經驗下判斷,「如果學不好,似乎見怪不怪,壓力不大;如果學通了,那可了不起。」最後,劉秀枝決定走入神經內科。

 

當第3年住院醫師時,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獨立成為神經部,劉秀枝受當時沈力揚主任提攜,前往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院,接受神經內科與神經病理科完整的住院醫師訓練,並在美國取得兩個專科證書,成為榮總第一位擁有此完整背景的醫師。

 

腦瘤與失智症,是劉秀枝的兩大興趣,原本計劃去紐約做失智症研究,這回考量的原因也很特別,「那裡冰天雪地,我大概只能每天待在研究室。」於是離開美東,直奔舊金山加州大學附屬醫院神經腫瘤科擔任研究員,進行為期2年的腦瘤研究。「舊金山四季如秋,辦公室面對金門橋,景緻太美了!」以環境來決定研究領域,又是一絕。

 

1984年,劉秀枝學成回台,當時社會仍保守,罹患腦瘤的病人通常不願開刀,不開刀、沒切片,對專做腦瘤化學治療的劉秀枝而言,簡直無用武之地。繞了一圈,她又回到熱愛的另一領域——失智症,22年前,她已預見台灣日後老化問題,全力投入失智症研究,不僅醫學論文著作等身,更帶動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的研究風氣。

 

第四個十年——欣賞人生

劉秀枝的第一個十年,著眼於臨床醫療;第二個十年,全力投入研究、寫論文;第三個十年,她幽默答道:「在健保夾縫中求生存。」第四個十年呢?

 

「我準備退休。」還不到耳順的年紀,劉秀枝打算邁入「欣賞人生的階段」,效學《C型人生》書中所言,迎接人生第二波。

 

走過醫師最美好的年代,劉秀枝自謙,一輩子唸書,沒什麼才能,說不定,自己身上有其他能力尚待發掘,待退休後好好栽培。30多年來,天天以醫院為家的劉秀枝,在看盡生死後,打算活出另外一場精采人生,我們祝福她!

 

1分鐘醫學小百科
該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或精神科?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屬於神經科領域,看相同的疾病。一般而言,神經科的診療對象包括腰痛、坐骨神經痛、頭痛、頭暈、中風、記憶力減退、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脊髓病變等。

 

如何區分內科或外科,最簡單的分法是:若要開刀,肯定是神經外科;不開刀,即屬神經內科。

 

舉例來說,有坐骨神經痛的病患,首先要找神經內科診斷,進行保守治療,多休息、服止痛藥或做復健,2星期後症狀仍未改善,必須轉掛神經外科,考慮接受開刀治療。當然患者也可直接看神經外科,醫師根據其症狀再決定開不開刀。

 

至於經常被混淆的「精神科」與「神經科」又有什麼差別?

 

神經科泛指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包括大腦、脊髓、腦神經、周圍神經或末梢神經、肌肉等的病變,好比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精神科則包括非器質性或心因性兩類,如憂鬱症、失眠、精神分裂、人格違常等。

 

床邊的溫柔:我該帶什麼禮物探病?

生病期間,朋友、同事、病人等各方關懷不斷,許多伴手禮讓劉秀枝感動在心,卻也增添些許苦惱,尤其化療期間,抵抗力大減,醫師提醒她不可吃生冷食物,所有東西必須煮過,但眼前一籃籃高級水果,讓她頗傷腦筋,收下嗎?擔心擺太久會壞掉,退回嗎?又擔心朋友心生芥蒂。

 

她建議,如果要探望病人,可以這麼做:

1.如果彼此很熟,直接問對方需要什麼。

2.如果彼此不算非常熟,又想透過禮物表達關懷,可以問對方,「這個時候送 × × 給你好不好?」

 

有位朋友知道劉秀枝喜歡喝羅宋湯,曾打電話說要送自己熬煮的羅宋湯給她嚐嚐。當時,她正準備去化療,趕忙說不行,對方於是作罷。隔一段時日,這位朋友又打電話來問,正巧自己已有胃口,送禮者、收受者皆大歡喜。

 

也有些好友在她生病期間,沒有送禮物,用e-mail相約等她康復後,一起出來聚餐,劉秀枝認為,這樣反而輕鬆自在。其實不用送禮,關心與祝福就是最大的禮物。

 

給乳癌病友的貼心話

劉秀枝一生病,身旁突然冒出許多人告訴她,自己也得到癌症,她才恍悟,原來周遭朋友各有秘密,外表卻看不出來。甚至有一天,突然有兩位義工來陪她聊天,給些建議與支持,她們曾是乳癌病友,現在走入人群服務。

 

以過來人的經驗,劉秀枝建議病友,要與醫師建立信任關係,積極治療、加入乳癌支持團體,「化療很痛苦,但一切都會過去。」由於化療的副作用,讓她暫時失去味覺,但她一點也不以為意,反而說要趁機戒掉她的最愛甜點,「正好可以瘦身!」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