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末期、中風、癱瘓、失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容易併發續發性憂鬱症。家人如何陪伴、傾聽,適時給予病患面對疾病的勇氣,讓他重新找到生命的動力?
「唉,才半夜2點半!」曉嵐被爸爸叫醒時看一下時鐘。爸爸又找她談話,但不知怎的,在她耳裡,爸爸的話就像風一樣忽遠忽近的傳來,「我睡不著,心裡好悶,你們的心事都不跟我說,爸爸沒朋友,心情好難過……。」
曉嵐的爸爸70好幾了,10多年前因脊間板突出動過手術後復原不好,影響下肢神經系統,導致不良於行,整整3年不想出門,隔絕社交生活,在家不是猛抽菸,就是觀賞電視政論節目,加上有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情緒問題愈發嚴重,「爸爸就像是慢性自殺。」她說。
慢性的生理病痛與情緒的沮喪,造成曉嵐爸爸常失眠,經常三更半夜把孩子喚到跟前吐苦水。有時候情緒差,吞5、6顆的安眠藥,隔天才告訴家人這件事。終於,在就醫時被診斷同時患有輕度憂鬱症。
曉嵐知道對於久病而引發憂鬱症的親人,應該傾聽與陪伴,可是,她認為家人間要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好好傾聽。她無奈地說,「媽媽對爸爸的照顧僅是生活上的協助。因為爸爸年輕時沒存感情的本,對家庭不負責,所以媽媽不想聽他說話;作子女的,對他從小到大的印象也如此,即使他訴苦,我們也只是應付而已。」
打開患者的心房
深入病源,走出病房
嘉義榮民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黃敏偉建議,陪伴續發性憂鬱症患者,首先要增強患者的信心,讓他瞭解疾病已在控制中。例如:癌末病友,可主動聆聽並表示關心、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通常,慢性病引發的憂鬱症患者擔心帶給家人負擔,不願面對或談論疾病而產生負面情緒。陪伴者可主動和他談己患的疾病,知道他的想法,並告知醫護人員已和患者深入談過,與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去阻斷患者的負向情緒。
此外,也要鼓勵病人勇敢說出心裡的話。黃敏偉說,這類患者通常不願和人相處、溝通,可鼓勵他多走出戶外。一來接受陽光,增加血清度濃度;二來也透過和一些病友團體分享經驗,吸收正向觀念,甚至也與他人分享自身經驗,讓他明白自己不是最糟的。「以過去的經驗和他人分享,化悲憤為力量;幫助別人,有時也是快樂的泉源。」
尋求「潤滑劑」
用愛包容負面情緒
對於曉嵐家的例子,黃敏偉認為,孤獨的父親也許對以前所做的事感到後悔,甚而導致情緒更糟,也不易讓家人釋懷接納他。他建議可尋求「潤滑劑」,例如透過醫院的社工人員協助,找出核心的陪伴人物,由他來穿針引線做催化劑,幫助父親尋求大家的原諒。
若有親人如曉嵐的爸爸,是續發性憂鬱症患者,黃敏偉建議,可以找當事人召開家庭會議,針對個案,讓原生家庭的核心人員一起陳述意見、發表看法。這樣的做法有點像焦點團體的運用方法,找出衝突點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是很嚴肅的會議,而是從聊天變成較正式的談話,例如,「爸爸,現在我們有時間,可以談談我們擔心的事嗎……」以情境塑造開啟對談的機會,找幾位相關親友一起討論,在渲洩完情緒後,把核心問題找出來。
但任務還沒完,黃敏偉說,談完問題後要歸納總結下結論,例如:「你很擔心的事,這次會談後會由某人來處理」,並約下次會談時間,不能只挖出問題,也要有解決的方案。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台大兼任副教授張錦麗有過陪伴小女兒度過憂鬱症的經驗。針對曉嵐父親的例子,她從認知層面來看此案例,如果身為子女知道有責任,卻無法處理原先累積的怨恨與憤怒,此時要離開女兒的角度,讓自己有正向能量,才比較容易作好陪伴者的角色。如果不跳開來看,就無法轉換另一個角度,這樣容易受父親的負面情緒感染。所以陪伴者要有非常好的情緒能量,否則很容易受到影響,也被拉下去。
如何讓曉嵐有正向能量?「愛」!張錦麗分析,如果怨恨在身,「愛」被憤怒團團包圍住,就很難走出來,所以曉嵐面對父親的一切,會變得僅是在盡義務。因此,去尋找父親年輕時不負責任行為的背後因素與可能不知的情感糾葛,像剝洋蔥一樣層層剝開,重新找到愛的力量,才不會永遠活在「那種情緒」裡。
陪伴者要顧好自己
也讓患者學習自主
針對慢性病引發的憂鬱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呂旭亞表示,這狀況的起因是,生了一種病讓患者變得高度依賴、恐懼與害怕和人接觸,其問題並非來自憂鬱症本身。
以罹患癌症及憂鬱症的患者為例,呂旭亞認為,平時鮮少互動的家人,在醫療過程要放開心情去陪伴,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需要「累積彼此的感情」。她舉例,有一名大學男生,在罹患癌症與憂鬱症的媽媽病情稍好轉時,有感於平時沒有好好陪媽媽做家事,就花許多時間陪媽媽去買菜、逛街購物,也開始和媽媽講一些親密的話,在媽媽認為來日不多的人生最後階段中,增加彼此間的感情。這種溝通方法對必須走過漫長抗癌時程的患者與陪伴者來說,都是很大的學習過程。
如何陪伴慢性病引發憂鬱症的患者?呂旭亞也提供一些方法。首先要將陪伴者的自我照顧列為優先順序,也就是照顧別人前要先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如果照顧過程中,本身的情緒會引發被照顧者的焦慮時,必須不時跳出照顧者的角色。國外有些憂鬱症陪伴者協會,會讓陪伴者透過電腦網路互相傾吐與交換意見,或是請居家照顧員或志工到家裡和原先的陪伴者換手照顧。如果沒有可替換的人,自己也可抽空去做一些想做的事,如聽音樂、看喜愛的書等。
此外,患者常會因生病而變得依賴,若陪伴者察覺患者愈來愈依賴被服侍,自己卻無力再負荷,這時,陪伴者可視情況改變照顧模式,和其他親人協調,輪流協助照顧。同時也不要因歉疚而對患者過度保護,要讓他維持獨立性與自主性人格,例如:患者可以自己決定何時吃飯、就醫,就別幫他做決定。
有了上述的基本態度,呂旭亞建議可以彼此說出心裡的聲音。例如:「你期待我對你做些什麼?」即便發生些許衝突,過後也可透過身體的接觸,像是給對方一個擁抱,「我很想幫你忙,你有什麼需求可以說說看!」深入理解患者真正的需要,給予適合的協助。
★哪些疾病患者容易引發憂鬱?
嘉義榮民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黃敏偉指出,因為其他生理因素造成的憂鬱症被定位在續發性憂鬱症,例如癌症末期、糖尿病、中風、愛滋病等慢性疾病、或與腦神經有關疾病如腦部腫瘤、失智或腦部手術等患者,很容易併發續發性憂鬱症。
有上述情況者,由於腦部產生壓力,導致負責控制情緒中樞的杏仁核不夠活化,影響血清度濃度下降。
另外,內分泌失調者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而生無力與低落感,以及使用類固醇的紅斑性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或使用高血壓、胃潰瘍藥物者,也都可能併發有續發性情感性的疾病,而憂鬱症是其中之一。
★照顧慢性病患者的要訣
1.讓患者理解,會有憂鬱症是因為慢性病引起,共同面對這個生理疾病來談。
2.找機會把家人聚在一起,讓當事人和家人說出心裡的話。
3.鼓勵患者參加病友團體,走出去和外界接觸。
4.當照顧對方而感到疲累時,抽離陪伴者的角色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