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血壓鬥智,如同馬拉松長跑,如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刺,對健康麻木,輕忽沿路的陷阱,恐怕未到終點,能量就已耗盡,想要智取高血壓,關鍵就在細節上。
Q1沒高血壓症狀就不用注意?
正解》這是不正確的。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兼冠狀動脈加護病房主任侯嘉殷指出,當一個人頭皮隱隱作痛時,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很高;但相反地,沒有症狀不代表沒有高血壓。
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不一,以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非常不準確。台北市立中醫醫院中醫部主任曹永昌也持相同看法,且警告說,高血壓在前期症狀並不明顯,等到鬢邊「摔摔叫」、脖子僵硬、臉上泛紅、暈眩時,高血壓通常已陪伴10~15年,因此,高血壓的防治是要控制血壓值在正常範圍,不該等到有感覺時才治療。
Q2上了年紀的人才要量血壓?
正解》此觀念不適用所有人。曹永昌說,年紀愈大確實血壓愈高,但高血壓的防治應該愈早愈好,且青年型的高血壓愈來愈多,年輕人不宜掉以輕心。沒有家族史的人,年過40歲,可藉由健保給付的健檢得知血壓情況,如果在正常值之內,往後定期監控即可;如果有家族史,24、25歲時要開始注意血壓值,最慢30歲起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衛生署最近往下調整血壓標準,這代表高血壓的人數增加,因此,開始注意血壓的年紀也需要向下調整。
侯嘉殷表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高血壓的標準是140/90,如果在休息狀態下,連續2次超出標準,就是高血壓,應儘快就醫。就醫不一定要開始吃藥,療法有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如果只是早期高血壓,可先調整日常行為,例如減少油、鹽,再配合有氧運動,包括慢跑、游泳等,要注意的是,不建議做舉重、啞鈴等會增加心臟負荷的運動。
Q3一次血壓正常,代表永久正常?
正解》血壓是變動值,有時高、有時低,不能夠一次定終生。曹永昌表示,如果擔心高血壓找上門,最好連續量一週,若其中2次偏高,就是高血壓症狀;若血壓值都很正常,且沒有症狀,也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在不同時機,到醫院、銀行、公園,善用免費的量血壓服務,一年量個2~3次,適時監控。至於高危險群,侯嘉殷認為,一個月量1次。
最標準的血壓計是醫院用的水銀式血壓計,家庭式的電子式血壓計不準的比例偏高(不是一定都不準),量的時候要準確地將充氣帶放在脈搏的地方,量出來的準確度較高。
量血壓還要看時間,晚上睡覺時是最低的時候,白天有在活動就比較高,氣候冷熱也會影響,寒流來的時候,人的血管會本能地收縮,讓血壓值增加,侯嘉殷表示,至少要休息10~15分鍾,在完全休息和放鬆下量出來的血壓,才是基礎血壓值,如果慢跑、發脾氣後,馬上去量,血壓值容易偏高。曹永昌的看法是,必須在完全休息30分鐘之後量,才是較正確的數值,他建議,早上一起床,先量血壓,這時沒有受到運動、飲食、喜怒哀樂的影響,量到的血壓最有參考價值。
Q4血壓偏高,休息便會降下來,不需治療?
正解》此看法非放諸四海皆準,曹永昌說,當身體很累時,血壓確實會偏高,休息之後有可能降下來,但不能遽下定論。有沒有高血壓,還是需要連續量一週,有兩次比標準值高就是高血壓,必須尋求醫療上的幫助。剛開始時,醫生不一定會開藥,如果屬於邊緣性高血壓,可先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方面改善,三個月後再評估是否要用藥。侯嘉殷提醒,如果降下來的血壓值還是高於140/90,表示有高血壓體質,應該接受醫生的建議和評估。
Q5高血壓只要吃藥就會好?
正解》這樣做難以對症下藥,侯嘉殷強調,高血壓的機轉很複雜,必須做綜合評估和治療。曹永昌分析,很多疾病,不同醫生開出來的藥,有類似或雷同之處,高血壓就沒有這種情形,看10位醫生,10位醫生開出來的藥都不同。常見的高血壓藥有四種:血管收縮素轉換酶抑制劑、β交感神經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利尿劑,每個病人適合的藥都不同;若病患有其他問題,用藥更要小心,所以,不能只靠降壓藥,必須就醫,由醫生做綜合性的治療。
Q6血壓高才吃藥,血壓正常即停藥?
正解》這是錯誤的觀念。曹永昌表示,血壓控制以平穩為原則,如果血壓高才吃,血壓低就不吃,血壓忽高忽低,更易傷害心臟和血管。在臨床上,有些病人以為,持續服用降血壓藥,血壓會愈降愈低,當血壓達到標準值時,就自行停藥。侯嘉殷說,藥是化學性合成物,進到體內會進行新陳代謝,只是代謝的速度快或慢,因此,降壓藥有短效、中效、長效,每個人不一樣。當藥過了半衰期之後,效果會慢慢減退,血壓不降反升,因此,在藥效還沒衰退之前,要補充下一個劑量的降壓藥。每個人對藥的反應不一,也可能服藥後血壓降得太低,這時該向醫生反應,調整藥物或調整劑量,而不是自行停藥。
Q7何必定期檢查,一次多拿一點藥比較省事?
正解》未經專業醫師處方,長期盲目服用降壓藥很危險。侯嘉殷說,有些藥會對某些器官造成影響,像腎臟病合併高血壓,就有幾種降壓藥不能吃,必須用其他藥物替代。就算副作用非常少,還是要定期檢查,因降壓藥對身體的影響是動態的,需要專業醫生的評估。有時血壓降下來,卻併發副作用而不自知,是很危險的事。
治療高血壓要有耐心,曹永昌建議,開始時要配合醫生處方,直到血壓不會忽高忽低,也無副作用,才能拿比較長期的連續處方簽。就算已控制得宜,每隔半年到1年,也要定期追蹤。
Q8擔心西藥傷身,可否自行吃中草藥調理?中西醫可聯手治療嗎?
正解》由於中醫治療高血壓的辨證分型比西醫更複雜,所以,曹永昌不贊成患者擅自使用中草藥來降血壓。中醫治療高血壓共分七大證型,再依各人體質開立藥單,成效很好。對於臨床上中西醫聯合治療的理想,他表示,囿於現實環境可能還無法實現,因為西醫不承認自己哪個部分無效,要靠中醫,中醫也是一樣,就算有研究報告,也會被認為不夠嚴謹、樣本有誤差等。其實,不論中西醫,只要醫生能考量病人最大的權益,就是病人的福祉。
侯嘉殷認為,中西醫共治理論上可行,但目前缺乏共同的平台,如何讓雙方的理論都有客觀的論述、科學化、數據化,值得雙方醫療人員共同努力。在中西醫還沒聯手之前,若病患覺得吃中藥比較好,希望他完全接受中醫治療,不要兩邊藥物同時服用。
Q9為降低鈉攝取,煮菜不加鹽,改放味精、醬油?
正解》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味精、醬油、罐頭花瓜、蜜餞、沙茶醬、雞湯塊等食物,都含有高鈉,不利血壓控制。侯嘉殷說,若不是腎臟病合併高血壓的病人,倒是可用低鈉鹽來替代;如果有腎臟病,低鈉鹽中的鉀離子累積過量會造成致命性心律不整,就不宜使用低鈉鹽。
Q10血壓愈低愈好?
正解》以中醫的看法,血壓愈低的人愈長壽,但曹永昌表示,若低到標準值以下,合併有低血壓症狀,還是需要就醫。若血壓能維持在100幾、60幾,那是最好的狀況。
站在西醫的立場,血壓太低也不好。侯嘉殷解釋,心臟血液的輸送要靠血壓維持固定數值,血液跟電流一樣,都是由高壓往低壓的地方走,當血壓很低時,血液流速很差,供應器官的血液量會不足,降血壓過猶不及都是不好的。當血壓太低,且合併頭暈、暈眩時,可能還併發隱藏性疾病,要儘快就醫。
Q11紅酒、香蕉是防高血壓尖兵?
正解》一般人都知道喝紅酒可以防治高血壓,其實,寶島名產香蕉也含有高鉀,對防治高血壓也有相同的效果。但是,曹永昌叮嚀,此祕方對腎臟病患者並不適用,筋骨痠痛者亦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