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BJ單身日記」為人熟知的芮妮齊薇格,每天上健身房2小時,強力減肥下,鎖骨突出、手臂纖細,宛若紙片人……名模、藝人常說自己上健身房減肥、塑身,然而,上健身房真是減肥保證班?到健身房是為了健身還是塑身?有些人會有這類迷思,也有名模、藝人表示,自己常上健身房「消脂」,不過,專家認為,健身和塑身或局部減肥,是兩碼子的事。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保健系教授黃啟煌就不認同「上健身房可局部減肥」的說法。他認為,減肥或塑身牽涉到脂肪問題,如果在無負重情形下去做有氧運動,可維持肌肉線條,但不能增加肌肉基本張力,也就是局部減肥效果很小。
塑身運動 須達4大標準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表示,塑身須搭配特別的運動方式,頻率及強度可能高於健身的要求。依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般健康成人運動處方如下,若達到以下標準,塑身效果應可大於健身。
* 運動方式:使用最大肌肉群,長時間、韻律性、有氧性運動。
* 運動強度:最大心跳率的60~90%,或最大攝氧量50~85%。
* 運動時間:每次20~60分鐘。
* 運動頻率:每週3~5次。
藉健身器材耗熱量
可不可行?
很多人會想,怎麼使用健身器材,消耗更多熱量?黃啟煌說,照機器上的說明操作即可。以使用跑步機為例,有些人走累了,彎著腰或半趴著身體,都是錯誤姿勢,也可能造成腰部疼痛。而扶著把手走路或跑步,雖然消耗掉的熱量,比擺動手臂稍微少些,但能預防跌倒而不致受傷。
若要加強運動強度、消耗較多熱量,在機器上走路或跑步時,除了擺手搖動外,雙手還可試著各拿一瓶裝著水的保特瓶,或舉啞鈴。
一週運動3~5次
並不難!
有心想運動卻又忙碌的現代人,只能趁週末時運動,有「週末運動員」之稱。但有報導指出,一週運動一次,反而不利健身。黃啟煌形容,假日運動的人,通常會因要彌補平時沒空運動的缺憾,把握有空運動的時間,不是運動過度,就是未做好熱身就運動,造成延遲性肌肉痠痛,這也是「星期一上班症候群」現象之一。
陳建成建議,平時可在生活中加強運動機會,如在上班空檔,持續地簡易拉筋、做些伸展操,不僅解除工作疲勞,也可維持每週2~3次的平時運動量,以便與週末銜接。黃啟煌說,如果不能一週運動3次,可用「分期付款」方式,分散在每天運動,譬如:每次10分鐘的輕微伸展或上下樓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