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心身醫學拓荒者—台大精神科主任李明濱

心身醫學拓荒者—台大精神科主任李明濱

出處/ 2001年10月號/第188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267
收藏 瀏覽數 : 4267
心身醫學拓荒者—台大精神科主任李明濱

踏著徐徐秋風,我們準時進入台大精神科主任會客室。一組素樸簡約的沙發幾乎佔盡1/3空間,除了一張深色大桌,以及地上角落旁數盆祝賀李明濱當選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花籃外,無多餘物。牆上掛著一幅幅,已故的精神科醫師前輩肖像,像是訴說著「典型在夙昔」之感,撫昔傳承味道,溢滿於室。

正當我們努力認識牆上先輩時,李明濱醫師悄然翩至,用精神科醫師慣有的平穩低語,微笑謙虛直說,「我又不是什麼大明星,需要採訪我嗎?」

雖然他不是人盡皆知的大明星,然而在台灣心身醫學發展史中,李明濱深耘這塊領域數十年,扮演關鍵角色。

 

熱愛人文 毅然投入精神醫學

1958年,老家在高雄的李明濱考入台大醫學院,在精神科仍被「污名化」的年代裡,他大四時毅然選精神科,從此浸淫精神醫學,數十載不悔。

「有兩個主要原因,直接的原因是大四時負責刊物主編,」李明濱條理分明細從頭。

因為編刊物,有機會接觸甚受知識界肯定的新潮文庫系列,並翻譯了精神分析學家荷妮《自我的掙扎》。除了廣泛閱讀心理治療、催眠、生命意義追求等書籍,他也參加佛學社團,佛光山夏令營活動,「佛學中有許多思考與精神醫學概念有關,例如討論人的存在、孤單、生死,」原本就喜愛人文思潮的李明濱,回想當年和同學坐在椰林大道旁,讀佛洛伊德,看星空聊天的日子,單純快樂。大二時他父親意外過世,是另一個誘發因素。

從原本只是肚子痛,看醫生不到一星期即開刀,竟演變成感染敗血症過世,當時遠在台北唸書的李明濱承受不小壓力。為了怕祖母傷心,全家聯合隱瞞,說是父親到台北和兒子長住,「我不知道該找誰討論,」李明濱坦承。兩年後祖母過世,李明濱回溯,「我想我祖母後來應該已經知道真相,她後來都不吃飯,鬱鬱寡歡,她的病徵應該屬於憂鬱症。」

 

一手推動台大精神科照會制度

這些經驗促使他開始思考醫病倫理與關係,包括如何與家屬溝通、告知真實病情?如何輔導病患家屬的哀痛反應?如何同理心、接納病人?情緒如何影響身心健康?以及建立「照會制度」的迫切性。

照會醫學的發展始於1940年代,當時綜合醫院內外科醫師發現,住院病人經常伴隨許多情緒問題,好比病人截肢、裝人工肛門或拿掉乳房,這些手術都會造成病人壓力,導致失眠、焦慮、憂鬱等心理徵狀,甚至引發家庭或社會適應的問題。

不過,一般科醫師無法處理病人的情緒壓力,精神科醫生的介入,變得很重要。「50﹪以上自殺者曾看過非精神科醫師,」李明濱引述一項統計,這顯示精神科照會的重要性,「因為一般科別醫師難以處理。」擔任總醫師階段的李明濱,在台大精神科逐步建立起跨科整合的照會制度。

 

從祖母事件反省醫學心理學教育

告知的問題也令他感觸頗深。在醫學心理學仍一片荒蕪的年代,如何將病情準確無傷地傳遞出去,的確考驗醫護人員。

「我父親的例子點出一個問題:醫生開刀時應如何為病患做解釋?祖母事件凸顯家屬哀痛反應的重要性,究竟病人死亡該如何告知家屬,並做適當的情緒輔導?」這些思考,直接促發李明濱日後進行愛滋病人的告知研究。

他從研究中發現,適當告知病情,對病患或家屬都好。

他經常碰到,病人其實知道實情,為了怕家人擔心,刻意隱瞞。而家屬也擔心病人知道後受不了,不敢說出來,結果就是彼此以為對方不知道,互相隱瞞,「互相替對方想,結果什麼事也沒辦法做。」一旦經過醫護人員適當告知,「夫妻兩人抱頭痛哭,後續許多需要的安排都可以著手,」李明濱認為,這些醫學心理學的課程,應該放入醫學教育中。

也因此,他在民國81年當代理主任後,開始推動醫學改革。除了推動小組教學,訓練醫學生主動學習、發掘問題與表達能力之外,更強調醫學倫理,「心身醫學強調不能從病因來了解,要把病患當成一個完整的人,」李明濱提出人性化醫療的概念。

 

醫學的三民主義

升講師後,李明濱到紐約羅徹斯特醫學院進修,「這裡是照會醫學發源地,1980年代,全世界精神醫學教育大改革地之一,當時提出的精神醫學模式是,生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模式。」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號稱醫學的三民主義,不外乎將人視為一個整體,診斷病因時,需總和病患的生理症狀、心理壓力以及社會家庭功能,不能單從病理切入。李明濱解釋,這模式要問的是,「病理機轉是否與心理有關?」他舉例,比如病患的肚子痛,可能最痛的時候是緊張生氣時,或者出現高血壓症狀是剛和太太吵架、或者被立委質詢時,「這都與壓力有關,而壓力來源與家庭功能或社會因素都有關。」

1982年,拿到極不易申請到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研究員獎助金出國,李明濱研究重點是行為治療與免疫功能、與生理行為的關係。延伸到日後升副教授(1985年),研究重點擺在心理腫瘤學,討論心理壓力與腫瘤之間的關係,人的心理、行為如何導致癌症,他陸續發表許多重要論文。最近幾年的研究取向,更觸及愛滋病患者相關的心理精神醫學研究,「到了2020年,愛滋病的問題將更為嚴重,」李明濱強調,21世紀三大疾病除了癌症、憂鬱症外,還有愛滋病。

從照會醫學到心理腫瘤學、醫學教育改革到愛滋病患心理精神研究,李明濱的研究領域始終保有內在邏輯一致性,環繞著心理行為與疾病關係,著作等身,可謂開精神醫學界先鋒。

 

漸進式說明

李明濱的醫學研究一路走來看似平順,事實上,他也曾遭受阻力,尤其在剛踏上精神科這條路時。

「鄉下家裡覺得栽培你這麼久,就是希望能當醫生治病,他們不能接受精神科,」李明濱搖頭。當時的精神科與神經科合併,一般民眾不懂這中間的差別,「神經科看腦中風、腦瘤、神經變化;精神科主要是失眠、壓力、焦慮、憂鬱等症狀,」李明濱簡單解釋。

因為他的太太也學醫,所以能理解他何以選擇精神科為職志,這下子,主要的阻力就是南部家人。李明濱採用漸進式說明法,博取家人認同。剛開始他對家人說是腦神經科,「冠上一個腦字,感覺好像很深奧,」李明濱笑著繼續說,之後他陸續對大哥(因為形同一家之主)放出「我也看頭痛、失眠這些症狀」的訊息,慢慢地他大哥還介紹些病人來求診。

接下來,又跟大哥說,除了看頭痛失眠之外,我「還看一些較嚴重的精神病,這跟腦的運作很有關係,」李明濱慢慢灌輸觀念,並趁大哥北上時邀來參觀醫院。就這樣,一步步地,老家親人終於明瞭,原來他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科醫師。

 

重整資源

李明濱自大二就花許多時間從事團體心理治療,接觸精神官能症患者,投入臨床工作,從精神科、照會醫學、醫學心理到從社會面宏觀診斷病因與治療,乃至於社會適應與社區照護等領域,他的專業成長之路,既深又廣。

921地震是我生涯另一變化點,」始終保有人文關懷的李明濱於震災後,擔任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他積極發起災後心理重建座談,並深入災區協助。經過這些歷程,他赫然發現一個問題,「我們擁有許多心理資源,可惜缺乏整合。」

這樣的反省也促成了李明濱積極成立「憂鬱症防治協會」,「組織鬱症聯盟的用意是,建立一套輸送流程,將所有精神醫學資源全部整合起來,有需要的人可以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求助點。」

李明濱提出幾個數據,顯示目前亟需建立完整精神醫學服務系統的迫切性:

自殺成功的病人95﹪以上患有精神疾病。

▓精神科病人中,75﹪屬於憂鬱症。

▓60﹪的憂鬱症者層告訴家人。

▓而半數以上的自殺者,曾看過非精神科醫師。

 

3種抗壓裝備:睡眠、營養、運動

有人戲稱,憂鬱症是當前時髦的文明病,然而李明濱卻不忘提醒,「憂鬱是普遍現象,但不是每個人都罹患憂鬱症,如果你的憂鬱已經影響生活正常功能,就要尋求專業診斷協助。」

對抗憂鬱最好的法寶是,學習放鬆。

從小就有運動習慣,現在則固定每週3天,與太太一起上健身房做做肌肉伸展、跑步或游泳,李明濱不斷提醒,讓自己放鬆相當重要。他並建議運動要有伴,比較可以持續下去。儘量找離家近一點的場所運動,不見得要上健身房,只要有心,在家也可以動一動,「我媽媽已經86歲,她每天在家裡院子運動。」

除了保持運動習慣,飲食也儘量清淡。「我們從小在鄉下長大,飲食比較單純,也不喝咖啡,不過為了保命,我會定期做健康檢查,」李明濱笑稱自己將日常飲食,全交給太太負責管理。

「只要睡眠充足、營養均衡以及足夠的運動,即可練就出抗壓體質,」李明濱強調這三種要素,缺一不可。他認為現在社會變化急劇,每個人的壓力值普遍升高,更該學習解壓技巧,做好情緒與壓力管理,才能避免更多的疾病產生。李明濱慨嘆,台灣民眾不懂如何控制脾氣,管理情緒,整個社會瀰漫焦慮、憂鬱氛圍,愈活愈不快樂。

「心身醫學處理的領域包括身心靈的安適、人際關係的和諧、生涯的規劃與實踐以及享受休閒生活,如果能具體落實這4種面向,才能活出真正的快樂,」他寄望成立鬱症聯盟後,能啟動心理機構的轉介功能,確實將專業心理諮詢服務,傳遞到需要幫助的人手裡。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