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半百年歲,林欣榮在醫療上開創許多精彩的第一,然而,愈是往上爬,愈是讓他體會所謂「良醫」,並非只是治癒疑難雜症的醫生,而是要能「視病如師」,不僅治其身、安其心,更從病人身上學習長與成長。多數人是以名氣、醫術、擔任院長等條件,來判定一位醫生的成就,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在50歲就已經具足。剛開始當醫生時,他追求的是手術的成功率;到慈濟醫院服務時,證嚴上人囑咐他帶領醫療團隊,如今慈濟神經科團隊幾乎傲視全國,且踏出國際化的腳步,連國外很多棘手案例都一一克服,可是,他卻不因此自滿。
他發現:「一流的科技與團隊雖然重要,但是把人文精神加入科技和醫療,從身心雙管齊下,更能幫病人拔苦與樂。」因此,他下一步將多關注人文精神,希望達到上人「名醫不稀奇,良醫才可貴」的期望。
無畏高難度
挑戰腦神經外科
從醫這條路,林欣榮說:「完全是興趣使然。」出生在台南將軍鄉,童年生活總是和大自然中的金龜子、泥鰍、魚蝦……為伍,那時南部人時興讓小孩學醫,但擔任嘉南農田水利會的父親林炎山,卻希望兒子能學土木工程,於是他和父親溝通:「我對生物較有興趣,還是念丙組好了。」
在國防醫學院183位同學中,林欣榮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選科時有不少同學希望他能到婦產科,因為當他們的太太生產時,在醫院便有信得過的熟人幫忙照應,但他想想,「婦產科不過是子宮、卵巢這些事,對生命的意義沒那麼大,軍醫院就是外科最強,刀下見真章。」因此,他想要挑戰難度最高的心血管和腦神經科。當時領導三軍總醫院心血管團隊的名醫魏崢正好出國,林欣榮就進入腦神經外科,接受主任施純仁的訓練。
分秒必爭、搶救生命
26歲畢業,在醫院訓練6年後,32歲那年,林欣榮出國攻讀博士,別人要花5年攻讀的博士學位,他只花3年就完成。當時,他是第一位由三總送出國拿取博士學位的醫生。選擇神經外科很辛苦,必須要有分秒必爭的精神,不管是白天還是午夜,都得隨時備戰。林欣榮當住院醫生時,不僅必須時時待在醫院,急診室一有需要,他就得立刻衝到一樓,連絡電腦斷層攝影。當時電腦斷層還是很先進、很貴的儀器,公立醫院的預算有限,只有私立的中心診所有這種設備,他就「押」著病人上救護車,到中心診所拍腦部斷層,再快速回到三總,立刻進開刀房動手術。
後來,醫院添購了電腦斷層攝影,林欣榮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當病人一到醫院,他馬上要求拍片子並進開刀房,護士小姐打開手術器材的同時,他就拿著剃頭刀幫病人剃頭,等剃好頭,器材也消毒好了。回想當年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他頗自豪地表示:「根本不會想開刀房有沒有人在使用,只要有房間,我就進去了。」
林欣榮謹記著施純仁的訓誨:「病人的生命就在你手中,你必須分秒必爭。」所以,在準備開刀的過程,他總是有一股衝動,「巴不得立刻將病人的腦子打開,趕快搶救生命。」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醫生這樣做,怎麼會有邱小妹事件。
開刀房的午夜牛郎
在那段魔鬼訓練營的日子裡,林欣榮調侃自己「既像剃頭師,又像午夜牛郎。」在開腦之前,需剃光病人頭髮,那時候用的刀子很利,不能有任何閃失,既要剃得乾淨又不能破皮出血,因為「一旦感染,就會要了病人的命。」就這樣,他練就了一手專業剃頭師的功力。
午夜12點經常是腦神經外科醫生開刀的「尖峰時間」,因為吃晚飯時間交通繁忙,容易發生車禍,等病人送進醫院,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醫生走進手術房,已將近午夜12點,所以,林欣榮對於中廣凌晨時的音樂非常熟悉,有點像是上班鐘。開完刀,休息一下,早上8點排好的預定手術又要開始……。
林欣榮回憶,「操」得最兇的一次是連續3天3夜沒上床,只在開刀房小瞇一下。也許現代年輕醫生會覺得辛苦,不過,他卻說:「即使像現在出去賑災義診,沒第二組人可替換,也必須隨時上陣,而且又不是一年365天都有這樣的機會。」
最佳拍檔前後一步實現理想
林欣榮的青壯年都奉獻給三總,直到3年前,47歲的他才來到慈濟醫院,遵照證嚴上人的囑咐,整合跨領域的醫療團隊,以幫助更多病人。他之所以和慈濟結緣,是因為慈濟副總經理林碧玉代表上人到台北求才。那天他和林碧玉談到一半,因有急事需處理,便找來他的拍檔──影像醫學部主任李超群和林碧玉談。由於腦神經外科手術,一定要有影像配合,所以,林欣榮希望李超群和他一起到慈濟,想不到晚他一屆的李超群卻早一步簽約到慈濟服務。
對於影像傳輸軟硬體原本就很瞭解的李超群到慈濟後,建構了一套領先全國醫學中心的數位影像傳輸系統,速度快、又不必洗片子很環保,全醫院100多個點都可以傳影片,推廣得相當成功。
當李超群到慈濟醫院服務4年,把理想落實得差不多時,就直催促林欣榮一起到慈濟來實現理想,而他則是到了第5年才來。其實,林欣榮很早就想退伍到花東服務,可是當時的國防醫學院院長沈國樑親自到研究室留人,沈國樑說:「需要你把神經外科再帶一帶,看能不能更好一點。」就這樣,林欣榮又在三總多留了5年。
開創救治路線
拉長黃金時間
剛來到慈濟時,林欣榮擔任副院長職務,也做開刀的工作,可是證嚴上人一再囑咐他要帶團隊,不要一個人做。所以,從副院長到91年7月升任院長,他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整合團隊。
首先成立的是腦中風團隊,由內科主任徐偉成、外科主任邱琮朗、放射科主任李超群等人組成,只要急性腦中風的病患在黃金6小時之內送到醫院,腦中風團隊就立即進入救腦的臨床路線,不只是把人救活,更施打特殊藥物,增加及恢復腦循環,林欣榮指出:「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病人因為中風而一手一腳偏癱的情況,也因此減輕不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但是,花東地區人口不集中,交通也不夠便利,能夠在黃金6小時內送到醫院的中風病患還是少數,因此林欣榮就思考拉長黃金救治時間的方法。他發現,病人只要是大腦動脈中風,且發生在10天內,就將他納入特別的救治路線,把一種可將幹細胞載入人體的藥物GCSF注入病人體內,改善病人偏癱的現象。大部分病人在一星期內就可以下床走路,這個突破性的治療方式在2年內成功幫助7名病患,大大地突破救治腦中風病人的黃金時間,讓團隊感到非常欣慰。
團隊整合
看病真輕鬆
除了腦中風團隊,林欣榮還成立「合心基因發展室」,希望從遺傳基因密碼中找到中風、癡呆症、巴金森症等特別的遺傳基因。他解釋,有巴金森基因突變傾向的人,多巴胺細胞會比一般人提早壞死,慢慢地就會走不動。針對這個先天的遺憾,該團隊在實驗室合成正常的parkin基因,再送進病人體內,這樣就可以預防巴金森症。其他像是腦中風、癡呆症、APOE阿茲海默症的基因,都可以試著將它矯正過來,或將正常的基因送進腦內,使這類病患可以擺脫遺傳基因的威脅。
利用放射線治療小於3公分的腫瘤,使它不再變大,甚至縮小或消失,則是林欣榮建立的另一個團隊―─伽馬刀的任務;如果是更棘手的惡性腫瘤,林欣榮的目標是發展基因療法,讓惡性腫瘤癒後的時間從9個月延長為2年、5年,甚至更久。
成立了這麼多個團隊,病人難免要問:「我的病該向那一個團隊求助?」這個問題,林欣榮也幫病人想好了。在掛號時,不論病人掛的是內科、外科,都會有專科醫生負責看診。如果是小毛病,醫生很快就幫病人開立處方,但若是有必要會診的大問題,在互通的診間後面,各科醫生便可很快地聚在一起討論「有什麼問題?需不需要開刀?」,病人不必這科掛完掛那科,一科就可以搞定,健保一個章就夠,不會蓋5、6個章。
全天保持機動
不覺辛苦
除了花東地區的病患,慈濟醫院也有不少西部地區來的病人,林欣榮自豪地表示:「別人沒辦法做、其他醫院宣布放棄的病人,叫了救護車,就直奔慈濟醫院。」去年耶誕節晚上,都還有這樣的病人,送到花蓮慈濟時已是凌晨四點,醫療團隊依舊立刻出動。
就算很少親自開刀,林欣榮對醫院的大小事還是充分掌握,連急診室來了什麼病人,癒後情形都能娓娓道來,但是在慈濟精神的薰陶下,他覺得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上人一天從早上3點40分到晚上10點,共上了四個班,我5、6點起床,才上兩個班,而上人70歲,我才50,我還差得遠呢!」
醫療觸角廣達國際
隨著慈濟慈善志業國際化,醫療事業也不斷向世界延伸。目前全球共54個國家有慈濟的組織,會員總計800萬人。這些會員不時會將世界各地的病例傳回國內,林欣榮的醫療團隊,也就在這時派上用場。
曾有一對新加坡的潘氏兄妹,罹患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導致肌張力不全,全身肌肉緊繃,疼痛不堪,四肢歪曲無法走路,甚至無法講話,5年來都是父母親輪流抱著。新加坡的醫療對此束手無策,父母只好登報求助,經過新加坡慈濟分會師兄姐的聯絡、安排,潘氏兄妹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
林欣榮組成的神經醫療團隊,針對兩兄妹的況狀,在大腦蒼白球(Gpi)植入深部刺激器,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兄妹兩人已能慢慢走路,行動穩定。回到當地,還受到新加坡媒體廣泛地報導。
此外,還有印尼諾文迪的小朋友,顏面腫瘤長到跟頭一般大,經由慈濟醫院10科連合會診,切除腫瘤、重建顏面,讓這位小朋友高興地返鄉……。
上人給林欣榮的功課:「帶領團隊,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已逐一達成,如今,慈濟醫院醫生妙手回春的故事在國際間廣泛流傳。林欣榮覺得,能有今天的成就,乃因得到充分地授權,這是過去的單位難以做到的事。儘管如此,來到慈濟的他認為受益最多的還是人文的洗禮。
人文帶領
視病如師
到慈濟3年多,在上人和師兄姐的指引教導下,一直和高科技為伍的林欣榮發現,「慈濟醫院要做的,不只是在科技上超越別人,更重要的是要安病人的心,讓他們能夠放心。」
慈濟的醫療雖然設備新、技術好,讓病人很有信心,但是因為遠在花東,遠地而來的病人,難免因人生地不熟,而不知所措。這時,不僅師兄姐會主動關懷、提供協助,如果有經濟上的困難,還可以向醫院或是基金會申請慈善幫助,真正達到安病人的心,使病人放心治療。
要達到上人要求的「良醫」境界,除要安病人的心外,林欣榮強調,人文精神與醫護人員的態度相當重要,不只要「視病如親」,還要「視病如師」,因為從病人身上,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很多科技。他堅定地說:「如果沒有病人教我們,我們如何進步?」,所以他希望所有同仁看到病人時,要以跟老師相處的態度與病人交談、幫病人治療。
明天無常
需做有意義的事
20歲結婚,和太太恩愛走過30載,一對子女也成家立業,子孫好幾個,今年50歲的林欣榮算得上是家庭、事業兩如意,未來呢?還想要追求什麼?自稱慈濟人的他說:「那裡需要我,我就到那裡」,甚至不當院長也無妨。但是大方向很明確,就是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兼融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成為八大腳印。
已經皈依授證的他,卸下實問實答、絕不模稜兩可的科學家本色,打了一個上人的禪機說:「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正因為明天的事難預料,他決定未來繼續做「對人有意義的事」!
凡是尊重小孩的白臉老爸
在醫生的角色上,不僅軍人醫院裡的老師很有紀律,林欣榮對自己、下屬也都採用高標準,但是回到家裡,他卻搖身一變成為白臉父親。雖然早婚、早當父親,但那時工作正繁忙,他常以醫院為家,就算回家,也總在孩子睡著之後、睡醒之前,使得一雙兒女經常問媽媽:「爸爸昨天有沒有回來?」所以,小孩的教育、管教就通通交給太太,他自己則變成有應公,小孩想要什麼東西就找他。
在教育觀念上,對於子女的發展太太會優先考量未來的出路,林欣榮則覺得興趣最重要,雖會給建議,但最後還是很開明。以女兒林姮怡為例,從小就有藝術天分,尤其在繪畫方面,無論生日卡、賀年卡都自己DIY,他總覺得:「畫得真漂亮。」選擇科系時,女兒想要考美術,但太太擔心女兒學藝術會沒飯吃,希望她多涉獵生物,因為「爸爸這方面比較專門」。
林姮怡聽了媽媽的話選擇畜產就讀,只不過最後找工作時,還是回到她最愛的藝術,當了模特兒,林欣榮說:「她的興趣本來就在那裡,求學時雖然轉個彎,但最後還是走回原點。」
交友方面,林欣榮也是採取開明的態度,如果女兒不主動說,他便不過問。有一天,報紙大幅報導林姮怡與蔣家第四代蔣友柏交往密切,林欣榮才恍然大悟,原來常送她花的男生是蔣友柏。就這樣,在公事上實事求是、紀律嚴明的林欣榮,在家裡就把黑臉角色交給太太,自己則是永遠尊重小孩、作小孩後盾的慈父。
還有多少第一?
林欣榮和第一很有緣,他是第一位三總送出國唸書的博士,在神經醫學方面的表現,更有許多第一;慈濟骨髓幹細胞醫學中心正在籌建兩座符合cGMP規範的細胞、基因製造所,也是全台第一。
很多沒去過慈濟醫院的民眾,是從骨髓開始認識慈濟,慈濟骨髓幹細胞醫學中心共收集了20多萬筆資料,是華人第一、全世界第三的骨髓資料庫。林欣榮指出,台灣細胞研究要前進世界舞台,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場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未來有了這兩座細胞、基因製造所,便可大大地加強慈濟在幹細胞研究與臨床運用的實力。
運動方面,林欣榮也有不少第一的表現,不僅乒乓球常拿冠軍,長跑亦然。小時候在鄉下長大的他,由於有空間跑來跑去,因此運動細胞訓練得特別好,初、高中時都是長跑、乒乓球校隊,一直到現在,都還常下場比賽乒乓球,拿冠軍則是家常便飯。
他記得在榮民總醫院實習時,醫院舉辦獎金6000元的桌球比賽,他心想「這筆錢夠用1、2個月,不管怎樣,就是要拿冠軍」,而他這股拚勁,果真讓他抱走大獎。林欣榮的人生有數不完、大大小小的第一,喜歡挑戰高難度的他,未來大概還要創造更多的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