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退休準備 享受時間幫你賺錢的快樂

享受時間幫你賺錢的快樂

出處/ 2007年12月號/第25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471
收藏 瀏覽數 : 2471
享受時間幫你賺錢的快樂

現在報章雜誌、新聞節目大談投資理財之道,有的人靠投資理財,把60萬變成1000萬,利滾利之下,已準備好退休,但也有人連老本都賠了下去,只好延後退休,繼續拚命工作,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一樣理財,卻有如此大的差別?第一金控私人財富管理部副理孫娟娟說:「許多人在退休規劃上,常犯的錯誤為:1.開始得太晚;2.投入得太少;3.理財方式太保守。」她指出,年紀大了以後,所能承受的風險愈低,本金自然愈大,愈年輕開始投資,付出的本金則愈少,「因時間就在幫你賺錢!」

 

許多人每個月都會存錢,但到了退休,仍無法累積到足夠的財富,對此,她提及,「這要檢視你是用什麼樣的理財工具,如果是定存,年利率只有2%多,當然無法累積足夠的財富,要享受高報酬,還是要靠投資。」

另外,也有人每月都拿出一筆錢來投資基金,仍無法累積到足夠的財富,她表示,如果投資工具的年報酬還不錯,「就要回頭檢視投資金額是否太少?」無怪乎,大部分的銀行理財專員都建議,一個人或家庭的收入分配,至少要有30%放在投資理財,「但很多年輕人每個月買名牌花掉幾萬元,眉頭都不皺一下,花在投資的金額,遠不如買名牌的比例!」

不想讓未來的退休生活苦哈哈,孫娟娟提出以下7大退休理財規劃重點:

1.愈早準備愈輕鬆,愈晚開始愈辛苦
若夫妻倆月收入共7萬5,000元,30歲開始準備,每月提撥月薪的30%,到65歲退休時,退休基金約達4,300萬元;如果45歲才開始準備,即使每月提撥月薪的40%,最終擁有的財富卻僅有2,700,少了1,600萬元;除了因距退休年齡已近,有較大的準備壓力外,也失去時間複利的效果。

2.投資金額以收入三成為主
大部分的人在青壯年時,支出多花費在購屋、子女教育需求及日常生活開銷上,事實上,日常生活費中就算有節餘,時下年輕人也總喜歡「買名牌來犒賞自己」,或花在其他的吃喝玩樂上,所以,往往每月拿來投資的金額,只剩不到2,000、3,000元。如果要累積足夠的財富,最好規劃收入的三成用於投資。

3.把理財列為必要支出
想打破「有餘錢再投資」的心理,唯一作法就是每月領到薪水後,先把理財支出視同房貸一樣,是每月固定要繳的費用,利用銀行自動扣款機制先扣掉,剩餘的錢再應用於生活開支上;不要小看這項先後順序的調整,財富累積的方法往往是靠有紀律的固定投資來達成的。

4.不可輕忽通膨的威力
許多人在計算退休後的生活需求時,常以現在的支出做為參考指標,殊不知,在現今原物料年年上漲的壓力下,假使現在一個月花費2萬元,只要以每年3%的通貨膨脹來計算,35年後就變成5萬6,277元!何況,有時物價上漲的幅度,一下子就超過3%,因此,做退休後的財務規劃,千萬別低估通膨的威力。

5.注意各種投資風險
每個人都希望能用各種投資工具致富,當然也包括退休規劃在內,然而,卻常被各種投資風險弄得血本無歸。投資風險有許多,如:投資時機、財務槓桿、匯率、利率、通膨、被騙的風險等,都是運用投資工具進行退休規劃時要注意的事項。 

6.不輕易贖回投資基金
上班族最常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來累積退休基金,因在時間的複利效果下,這種方式的確是一種最輕鬆、最有效的財富累積方法,但許多人常定力不夠,動不動就贖回基金移作他用,殊不知,這樣一磋跎,就中斷了想運用時間的複利來累積財富的效果,所以做退休規劃時,切忌動不動就贖回基金。

除非所投資的基金,在市場出現趨勢反轉的情況,才有必要贖回,而贖回後的金額也不要就此花掉,應繼續布局在其他趨勢向上的基金,才能達到複利效果。

7.退休早期花費不宜過多
有些人剛從職場退休時領有一筆退休金,一時手頭寬裕,花錢就無節制,若未適當控制,很快就把退休金花費殆盡。加上科技日新月益,壽命延長,本來以為自己只能活到75歲,提早把退休金花光的人,萬一活到85歲,手頭無錢的情況下,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恐怕只能用「淒慘」兩字來形容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