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將恐慌症視為急性自律神經失調,如字面所述,恐慌症就是突然無法控制自律神經,造成焦慮、急躁、恐慌等心理反應,症狀會依當下的環境、情況而有所不同。患者會突然毫無預警地莫名驚恐,在任何時候,甚至是睡覺時、喝酒時、或開車經過隧道、走入擁擠的人群時,都可能發作,而沒有明顯的壓力源或導火線。
由於恐慌症發作時,症狀來得又急又猛,常被誤認為是心臟病發作,在正確診斷之前可能四處求醫,並反覆進出急診室。好在恐慌症是焦慮症中最好治療的,只要透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基本上都能痊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發作時都會有強烈的恐懼感,但與被害妄想症不同,恐慌症在意的是自己的身體狀況,易產生「慮病症」,過度憂慮自己是不是身體有問題,而被害妄想則是擔心自己的人生安全。
反之,如果做完後沒有改善,還出現非原本存在的其他症狀,如心臟不舒服的情況轉移到背後處疼痛,或是多了頭暈、臉潮紅等其他症狀,這可能是身體真的出狀況的警訊,而非恐慌。許正典醫師強調,真正的恐慌症不會有生理狀況,雖然可能出現手麻、腳麻、心悸,但都不會持續太久。
至於恐慌症為何反覆發作?許正典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只要發作一次,大腦就會形成不舒服記憶經驗,這個不適情緒經驗會儲存在杏仁核裡,形成情緒記憶,也會在海馬迴形成認知記憶。而情緒記憶通常都比認知記憶強烈,因此患者會不斷擔心復發,而在擔心復發的過程中,會不自覺一直回想當初發作的情形,因而不斷想起發作當下的感覺,再加上通常第一次發作時都找不出原因,復發後患者常不知該不該去急診、或是究竟該如何處理,情緒不斷處在焦慮不安的狀態,若剛好又身處在密閉空間或空氣不流通等地,恐慌症自然就容易發作。
1. 容易焦慮
其實每個人都有些微的恐慌因子,但恐慌症的患者大多本身有焦慮的人格特質,遇到事情會特別緊張或害怕,無法靜下心來,處於高緊繃狀態。
2. 過度在意別人看法
恐慌症的病人第一次發作時,常會因為對身體的恐懼而立刻就醫,然而,抽血、拍攝X光片、心電圖都未發現異常,也常沒做任何治療,心慌感就不藥而癒。許正典醫師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到了醫院,患者相對地覺得安心,而當安全感足夠後,害怕的症狀自然會消失。但這同時也可能埋下了日後復發的因子,找不出病變原因的不安轉變為「要是再發生該怎麼辦?」的無助害怕。到底發作的當下該怎麼處理?許正典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1. 降低敏感度
遇到恐慌的狀態時,告訴自己這不是身體有病,而是自律神經不受控制,不要理會,也不要在意,因為恐慌的症狀到達一個強度後,會自己慢慢下降。許正典醫師也常建議自己的病患:「只要想著是自己大腦業障重,一切都是假的,只是大腦暫時性反應,過一下就好了。」
2. 轉移注意力
恐慌症發生時,建議離開當時的環境,做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選些做了以後會讓自己身心愉悅、放鬆心情的事。
至於許多患者都很害怕的駕駛安全,許正典醫師建議,若開車時突然發作,不妨先將音樂、冷氣打開,如果覺得悶就開一些窗。若發現自己狀態太差,就先將車停在路邊,告訴自己靜下心來,這並不是丟臉的事情,自己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發生這種事的人,慢慢地把當下的孤獨、孤離感抽離,放鬆緊繃的神經。
恐慌症能不能治癒?
不吃藥可以嗎?
其實,也並非一定得靠藥物治療,只要平常情緒保持平穩,凡事不要過度在意、過度求表現,常讓自己放鬆、調息,凡事往正面來思考,這些都能降低恐慌症復發的頻率。許正典醫師強調,恐慌症與其說被治癒,不如說是終身不再發病,一旦知道如何調節,以後即便遇到會引發恐慌的情境,也會知道該如何趨吉避凶,不會讓自己一直處在壓力、情境中出不來,見招拆招,自然就能隨遇而安。(延伸閱讀:家人有憂鬱症及恐慌症,如何照顧及陪伴?)
想了解更多【心臟病 警訊、自救、護心飲食 】資訊,請看396期【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