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另一半很會花錢嗎?經常買精品、動不動闊氣請朋友吃飯、或者沒有理財觀念?如果雙方總為用金錢觀傷和氣,怎麼有效溝通才能緩和僵局,達成財務規畫的共識?最近媒體曾有一則報導:台中市一名女子拿著先生替她辦的信用卡附卡狂刷,先生的月薪只有4萬,但是老婆連到大賣場買東西,都能海刷20萬元。兩年來,老婆總共刷掉1500萬,銀行的催債信與律師函擠爆信箱,彪形大漢也曾上門追債,最後先生受不了,向法院申請離婚獲准。
雖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生活中許多夫妻或情侶,可能因為其中一方太會花錢,讓另一半叫苦連天的事例,雖然沒有極端到離婚或分手,但為此發生爭執也所在多有。
消費習慣不同
夫妻常為錢失和
Lily從小生長的家庭經濟情況很好,被父母呵護長大的她,生活用品都是用最好的,養成她不是貴的不買、不是名牌不穿的習慣。Andy雖然在與Lily交往時就知道她的習性,當時為了追求她,也常買一些名牌包包當作禮物來討她歡心。但婚後Andy卻愈來愈看不慣她的購物性格,剛開始只是向同事朋友抱怨兩句,但漸漸的愈來愈不滿;Lily也覺得Andy對她的態度愈來愈差。每當兩人為此發生口角,Lily就質疑Andy,「為什麼你婚前會買名牌給我,婚後反而嫌我愛買名牌?」
小蘭與明達是某知名保險公司的夫妻檔,他們工作認真、為人親切,因此兩人業績都很好,收入頗豐。雖然經濟環境不錯,但小蘭私下常抱怨老公太過海派,每次看到信用卡帳單,她就升起一把無名火,常質問明達:「為什麼你和你的朋友吃飯聚餐,總是你買單?」甚至朋友向明達借錢,他二話不說立刻答應,但這些錢往往有去無回,令小蘭氣得跳腳。雖然明達知道小蘭會因他的海派個性而不悅,但他覺得,「請客、吃飯是小錢,如果朋友有急用,怎麼好意思不借他?」所以常把小蘭的話當耳邊風。
消費超過收入的1/2
稱得上敗金
面對這些「敗金」的另一半,應該怎麼辦?而「敗金」的定義又是什麼?
兩性作家吳娟瑜說,可以從平常花用占收入多少的比例來看,「收入的1/3應用於日常生活開銷,1/3用於儲蓄,1/3用於投資或是置產。因此,日常花費若超過1/2,就稱得上『敗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則從文化的角度來觀察,她說:「同樣買一件1萬元的衣服,有人會覺得敗金,有人卻不會,這牽涉每個人的收入與成長環境。」她特別指出,通常敗金的人,可能從小家庭環境很好,買東西從不考慮價錢,養成出手無節制的習慣;另一種則相反,「可能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沒漂亮衣服穿,所以長大後就要買很貴、漂亮的衣服來滿足自己。」
不管哪種背景產生的「敗金」,廖清碧強調,「只要用的是你自己賺的錢,而且不要超過到要讓另一半來負擔你的花費,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