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當姊妹淘因渣男流淚卻遲遲不分手,到底該如何打醒她?

當姊妹淘因渣男流淚卻遲遲不分手,到底該如何打醒她?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543
收藏 瀏覽數 : 7543
當姊妹淘因渣男流淚卻遲遲不分手,到底該如何打醒她?

看見自己的摯友,被渣男玩弄於股掌間,陷入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情,相信大家除了於心不忍,更多的是想把好友打醒的心情。大學三年級的宜臻,自入學與大一歲的學長初見後,便兩情相悅墜入情網,至今已交往三年多,沒想到在男方畢業前晚,她竟看見男友與學妹親密互動,這才發現原來對方在這三年內,與學妹已有多次的親密接觸。心軟的宜臻,堅信男友只是一時糊塗,即使男友不斷再犯,卻捨不得分手,一而再、再而三地給男方機會。看著宜臻被男友傷害,姊妹淘們無不義憤填膺,恨不得讓她清醒些,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到底該怎麼開導執迷不悟的朋友,才能在打醒對方的同時,又不傷害友情呢?
 

渣男的定義因人而異
千萬不要評斷好友的男友

在討論如何開導之前,先來探討怎樣的男友才算是渣男。其實,每個人對於渣男的定義都有所不同,因為宜臻的男友與學妹有曖昧關係,且多次親密接觸,對宜臻的姊妹淘而言,他是渣男。但對其他人而言,也許身體出軌無所謂,精神出軌才算渣男,正因為每人心中的尺度都不太一樣,所以無論多憤慨朋友的處境,「你怎麼能容忍這種渣男!」這樣的言論,才更不適合說出口。因為只要她不認為自己的男友是渣男,任何人都沒辦法幫她定義。
 

謾罵不會帶來快樂
負負不會得正

「但我就是看不慣你這樣糟蹋自己!那男的就是爛、渣!」看著朋友為情所困,天天以淚洗面的模樣,相信不少人沉不住氣,忍不住怒罵對方的男友,事實上,這樣並不會讓朋友感到安慰或快樂。諮商心理師貴婦奈奈認為,陪著對方謾罵不僅不會讓朋友感到愉快,反而會造成對方覺得自己的遭遇很悲傷,認為自己一步錯、步步錯,不斷在負面情緒裡徘徊,反而更鑽牛角尖。她甚至認為,不只不該謾罵,甚至連建議都不要給。
 

不給建議
才是最好的建議?

看到「不要給好友建議」這句話,不少人會疑惑:「我們不是應該開導友人,讓她想開些,或離開那個男人嗎?」假如她不願清醒,沒人打的醒,因為她根本不覺得自己身陷困境。有些人也許會說,當朋友有難,我們該救她,但許多人沒想到的是,親友認為的好建議,對當事人而言,或許不是解藥而是毒藥。

舉例來說:「你到底為什麼不分手?」這句是多數人一氣之下常詢問的話,但在脫口而出的瞬間,有人思考過這句話背後可能引起什麼問題嗎?貴婦奈奈為我們解惑:「今天,如果你勸她分手,但她離開男友後生活沒有好轉,甚至更糟,這責任該由誰扛?」

這問題確實存在,卻很少人思考過,人們鮮少用這樣的觀點處理朋友的感情問題,因此,貴婦奈奈不建議朋友幫當事人做決定,「她不想離開,這沒有人可以勸,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當你不斷提出自以為的好建議,有時她反而會更堅持自己的立場。」她不願放手,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與顧慮,每一個人應付壓力的能力都跟她的心理條件有關,否定她並不會讓她解脫,反而使她更無助。
 

自己清醒
才是真正的清醒

難道我們只能看著她不斷沉淪、深受委屈?當然不是。根據貴婦奈奈長久以來的觀察,通常與渣男在一起的女性,負能量都很強,她的朋友接受如此頻繁的負能量後,常逐漸疏離,這些女性會開始意識到,因為一個不適合的男人,自己的生活開始變質,朋友開始消失。

「一定要等她自己驚醒,才是真正的清醒。」朋友是「打不醒」的,必須讓她意識到對方對她的生活帶來太多負面影響,才會思考她與男友的關係是否要調整。這並不代表要你疏離、放下對朋友的關心,而是換一種方式來陪伴對方。

當朋友已處在負面的環境,給她更多負能量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讓她感受到你的全力支持才能幫助到她。身為資深的諮商心理師,貴婦奈奈提供了她最常使用的經典句:「聽起來你這陣子過得很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好一點?我很想幫你,如果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可以告訴我。」讓她感受到你傳遞的關心後,詢問她:「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理想中快樂的感情應該是什麼樣子?那,現在這個有符合你的期待嗎?」

試著引導對方說出她自己可以做的決定,讓她提出一個建議給自己,再告訴她:「任何決定我都支持你,但我沒辦法幫你做決定,也沒辦法給你建議,因為我認為的最佳選擇,對你來說或許是最殘酷的決定。」也許,最終她仍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也是她的決定,不要急著否定她的選擇,而是告訴她:「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站在你那邊,你知道,你一定有方法讓自己變快樂。」從而讓她自己尋找出解決的方法。

若有些朋友仍不知所措,不斷的詢問:「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回應?貴婦奈奈認為,如果對方問起,可以告訴她如果是你,你的做法是什麼,但千萬別對她說:「你不行」、「你不可以」、「你不要」,因為當回答這問題時,我們的角色,已不再是第三者的立場,而是以當事人的身分去思考: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怎麼做。不過,在回答問題時,一定要告訴對方,每個人的心理承受度都不同,我可以告訴你如果是我遇到,我會怎麼處理,但這不一定是適合你的決定。

丟出問題讓她思考,比直接告訴她應該怎麼做更有效,如果朋友還是不知如何是好,不妨問她:「如果今天遇見這件事的人是我,你會希望我怎麼做?」她自己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會是最適合她當下的狀態。

只有當她自己發現已陷入泥濘,驚醒後,她才能真正的走出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