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腎臟,從日常生活開始,想要避免損害腎功能,有哪些方法?飲食上又該注意哪些?除了戒菸戒酒、少吃止痛藥,多喝水、少吃鹽有效嗎?腎臟是人體過濾有毒廢物的重要器官,但腎臟也是沉默器官,即使發炎、受慢性病影響,導致腎功能遭破壞,也常默默承受,不會發出警訊,直到腎功能只剩下15~29%時,身體才會有感覺。正因為腎臟絕少抱怨,我們更應該提高自我覺察度,不要等到腎臟罷工,必須洗腎(透析治療),才驚覺自身不當的飲食、用藥習慣會戕害腎臟。
警覺1》
不要抽菸吃檳榔
菸品中的尼古丁會引起腎動脈狹窄,當血管狹窄,養分供應不足,腎臟會逐漸萎縮。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表示,流行病學發現吸菸會引起蛋白尿,菸抽得兇、菸齡愈長,尿蛋白就越多,代表腎功能衰退。至於檳榔,常搭配石灰咀嚼,國外研究顯示腎臟過濾石灰時,會傷害腎功能;石灰含有氫氧化鈣,也會引發腎臟鈣化。
■怎麼調整?
不想洗腎,請戒菸、戒檳榔。
警覺2》
少吃止痛藥、來路不明草藥
無論腰痛、頭痛、經痛、膝蓋痛,止痛藥似乎是讓人暫時擺脫疼痛的良方,但看在曾擔任鄉鎮衛生所醫師的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教授眼裡,經常使用止痛藥,可是會加速腎功能被破壞,呼籲醫師謹慎開立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民眾也須避免長期服用,以免這類藥物造成腎衰竭,破壞腎小管,引發間質性腎炎。
許多偏鄉地區的老人家,在退化性關節炎頻頻發作時,會要求醫師注射止痛針,雖有止痛效果,但對腎臟的損傷卻可能是口服止痛藥的8倍,許志成副所長希望民眾與醫師一起關注止痛藥對腎臟傷害的議題,避免為了止痛卻傷害腎臟。
另外,不少人有吃中草藥的習慣,盧國城醫師表示,千萬別為了消除病痛或調理身體而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偏方、或未經專業中醫師處方的中藥,因藥草多含有生物鹼,有毒性,吃太多會損害腎功能。
■怎麼調整?
止痛藥不適合長期使用,服用或施打止痛藥前,必須瞭解止痛藥作用及是否適合,務必在安全狀態下使用。若有傷腎之虞,最好更換藥物,以免換來洗腎的遺憾。
此外,不要隨意摘採路邊的草藥,自行燉煮服用,若有需要,最好先諮詢中醫師,再到合格青草店或中草藥店購買,也需詳閱中草藥丸標示,確認安全無毒後再服用。如果腎功能異常,不要貿然服用草藥,避免損傷腎功能。
警覺3》
別不喝水,也別一下喝太多水
水可協助人體代謝廢物,許志成副所長建議,腎功能正常的人每天要喝1800~2000cc的水,因為水喝得足夠,被體內重新回收的尿液比例會變少,可減少尿液中草酸鈣、磷酸鈣等電解質的濃度。長時間不喝水,尿液回收比例會提高,其中攜帶的尿素、尿酸,肌酐濃度會增加,易引發腎功能衰退。不過,若有腎功能異常,必須依照醫囑限制水分,避免腎功能負擔太重而惡化。
■怎麼調整?
喝水看似簡單,但要喝得對。身體正常,沒有病痛時,早上起床後可喝250cc.開水,再視氣溫、活動量調整每天飲水量,千萬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而是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各喝1/3的水量。此外,含糖飲料無法取代白開水,不習慣喝白開水的人,可加檸檬片,增添風味。
警覺4》
勿吃太鹹的食物
重口味食物使人食欲大增,卻加重腎臟負擔。一旦人體無法迅速排除血中大量的鈉,大腦為維持身體平衡,會下達留住水分的指令,以稀釋鈉的濃度,但過多水分滯留人體,會增加細胞周圍的水含量及血液體積。
許志成副所長建議,為了腎臟健康,要學習原味飲食,不要沾醬,也要少吃加工食品,像洋芋片、泡麵中的調味料,都含高鹽分,長期吃太鹹,也是腎衰竭原因之一。
■怎麼調整?
若過去習慣高鹽分飲食,必須立刻減鹽,否則很容易成為洗腎候選人。平常飲食需學習辨識含鹽量高的隱藏食品,像醬料包、零嘴、罐頭食物、麵包、餅乾、火鍋料、速食,最好少吃。
如何漸進式減鹽?可從少用沾醬或少加鹽做起,吃麵及火鍋時,儘量淺嘗幾口即止,最好養成不喝湯習慣。洋芋片減量食用或三個人吃一包,到最後不再食用。泡麵減少食用次數,每次食用時調味醬料減半或只用1/3。料理時,加鹽瓢數逐漸減半,可改加蔥薑蒜、咖哩等辛香料來增添風味。但要注意完全不吃鹽也不好,反而會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警覺5》
拒絕環境毒物入侵
環境毒物多如牛毛,像重金屬、塑化劑、戴奧辛、雙酚A、全弗辛酸,且會以百變面貌藏身在各種用品之中,像紙杯、紙盒便當、塑膠袋、吸油紙袋、PC透明水瓶、電子發票、指甲油都含有環境毒素,只要經常吃塑膠袋裝的熱食、吸油紙袋裝的炸雞、紙杯裝的熱咖啡、食用含戴奧辛的深海魚,毒素就會入侵體內,腎功能會依接觸量而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怎麼調整?
環境毒物已充斥現代社會,平常一定要吸收環毒新聞資訊,而且要採取避毒措施,不要使用塑膠袋裝熱食、改用馬克杯裝熱咖啡、降低吃深海魚的頻率、減少擦指甲油次數,以免提高腎臟接觸環境毒物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