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已成為青少年抒發憂鬱及壓力的管道之一,各諮商單位陸續成立網路諮商服務,幫助在現實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而父母除了隨時注意孩子網路使用的情形外,也應對於網路相關知識有所涉獵,才能早一步發現問題,避免孩子沉迷網路。到今年底止,中華電信預估,台灣將會有1千萬人上網,習慣上網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25歲,其次是26~35歲,再來是12~18歲。從族群分布可知,網路是青少年學習、休閒、交友的「最佳拍檔」之一。
沉迷網路者多半生活挫敗
網路日漸普及,不但改變了人際溝通模式,更形成青少年私密互動模式的次文化,不少青少年習慣藉上網紓壓,在網路上遊逛、玩遊戲、交友、購物等,抒發煩悶的心情,問題是,紓壓後問題並沒有解決,壓力反而加倍如狂潮湧來,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成為青少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南強工商輔導主任陳正馨說,青少年上網的效益背後,常伴隨著後遺症。因為青少年上網多半為了避開現實,以虛擬的真實忘掉眼前擔憂的事。一旦回到現實,壓力和煩惱再度湧現,反而讓青少年的情緒更差、行為更退縮。
陳正馨發現,沉迷網路的青少年,成績多居中後段,沈迷網咖比例頗高。這群學生多半較沒自信、學業成就感低、缺乏生活的方向和目標、生活中的挫敗多於成功、人際退縮或互動不良,為了能順利交友,找到自我肯定,不論何時、何地都可玩遊戲、找朋友、開展新天地的網路,便成為這個族群加倍依賴的管道。
然而,網路畢竟是虛擬世界,其中的關係也不夠紮實,即便可求助網友,釋放真心,受到鼓勵與肯定,但內心仍不夠踏實。青少年心理相當清楚,這些網路朋友,和自己沒有現實利益上的衝突,他們說的話也不必負責,或許在當下,網友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回到現實,所有的煩惱和困惑,還是必須自己面對和解決。
網路諮商已成趨勢
陳正馨認為,對就學中的青少年來說,和師長面對面諮商最能解決問題,但由於每個學生的個性、背景、對諮商輔導的刻板印象等經驗各不同,導致多數學生,並不習慣向師長求助。在這種情況下,以信函、網路、電話進行諮商輔導,不失為值得嘗試的管道。
「張老師」總團部負責網路諮商的陳柏翰說,10年前張老師就嘗試網路諮商的可行性研究。3年前張老師正式與網路公司合作,進行線上即時通的網路諮商,期間個案數從每月50~60例,成長到每月100~150例。
去年7月起,張老師自行架設網站及維修,正式宣告台灣網路諮商時代來臨。目前張老師在傳統的電話、信函、面對面諮商外,還提供的服務包括即時通、聊天室、布告欄、e-mail等在內的網路諮商服務。
其中線上即時通,每週一至週六晚上6:30~9:30開放,每天10位義務張老師進行線上諮商。青少年只要連線www.1980.org.tw,便可得到免費的諮商服務。
「雖然張老師的人力不虞匱乏,但限於場地及電腦的台數有限,仍有不少青少年,在時段內無法連上線。」陳柏翰坦言,從事網路諮商的義張,不但要有專業諮商經驗,還要有足夠的電腦知識、打字夠快、熟悉網路文化及青少年習慣用語,否則很可能談個兩三句,青少年覺得不對盤,立刻下線閃人。
網路求助者以未婚學生最多
至於國內自殺防治與危機處理機構─生命線,自民國86年7月起,由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率先開辦e-mail諮商服務,每年上網求助的個案約1500人,相較於每年16000多人次的電話諮商,使用網路的情況仍不夠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民國88年7月,台北市生命線於「生命線網站」外,增設「sos救命網站」(http://www.sos.org.tw),已有超過20萬人次上網瀏覽,尤其上網求助(e-mail函件輔導)的個案,每年均大幅增加,去年與前年相較,成長率便高達41.1%。
另一方面,在過去數年間,助人網路服務漸出現,像董氏基金會網站、心靈園地、心理健康諮詢網等,都累積了許多寶貴經驗與服務成果,而不少學校如: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台灣師大、陽明大學、彰化師大、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以及新進發展出的雲林縣輔導工作輔導團網路諮商向日葵計畫等,在學校輔導工作網路化上,都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據生命線調查,網路求助者的連續個案,數量高達46%,其中以未婚學生最多,佔43.6%。全體求助者中,無自殺意念者佔3/4,曾有自殺念頭者佔1/5,曾經自殺過才求助者佔3.9%。台北市生命線總幹事朱開玉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使用人數迅速增多,諮商輔導也要跟得上世界的腳步,將輔導服務推向另一領域,可惜限於人力及物力,生命線目前尚無法進行線上即時一對一的網路諮商。
女性比男性更會藉由網路求助
陳柏翰表示,青少年的困擾多集中在人際(特別是來自異性的困擾)、課業、親子問題上,嚴重的程度屬於困擾、抱怨階段。也有少數青少年,由於被嚴重排擠,感到不舒服,而影響生活作息。偶爾,也會遇到嚴重憂鬱、想自殺、懷疑自我價值的青少年。
有一次,一位義張曾遇到一位已服用安眠藥的青少年,正在線上求助,義張不慌不忙用另外一支電話求救,找到該名青少年的IP位置,順利把他送到醫院治療。陳柏翰也聽過割腕後求助成功的個案。
其實,青少年只要找人聊一聊,有人聽他把問題說出來,壓力多少都會改善,如果能討論出好方法來應對,那就更棒了。
一般而言,青少年選擇藉網路抒發憂慮情緒,多半是不願以電話、面談方式抒發的求助者。陳柏翰還發現,不同於電話諮商男女比例為1:1,網路諮商的男女比為1:3.5,顯示女孩藉網路求助的比例高於男孩。
雖然青少年的情緒困擾猶如颱風過境,稍加陪伴就能天青月明,有趣的是,少數個案竟發展出如電話諮商般的模式,每隔一陣子,就有青少年上網要找某號張老師。
不論是張老師或生命線,在網路諮商部分,使用者的年齡集中在18~24歲,其次是12~18歲,只有少部分是父母。尤其是學生放寒暑假時,個案數量顯著上揚,考試前夕則明顯降低,完全隨著學校的作息起伏。
網路成癮者多缺乏病識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柯志鴻,曾進行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研究,並曾開辦青少年成癮門診,更以網路的視訊看診(病人不必上醫院亦可求診),結果發現,青少年對網路依賴問題雖然有所認知,但真正覺得「沉迷網路已成為一個問題」的人絕無僅有。
柯志鴻說,門診開辦以後,每周大約有1~2個案例求助,但所有個案幾乎都是由家長強迫而來的。這些網路成癮者之所以迷「網」,除了部分因電玩遊戲引人入勝外,還包括網路購物狂、網路賭博、網路色情、網路愛情、網路上癮症、網路聊天,甚至網路犯罪。
「尤其是功課不好的學生,更愛藉遊戲不斷升級過關,得到短暫的回饋與肯定,但下線後身心耗竭,更加空虛無力,卻得再度面對無法處理的挫折感,惡性循環的結果,不少人乾脆就不回學校了。」柯志鴻觀察,網路已成為青少年「短暫緩和壓力」的主要管道,但青少年自我覺察力不足,導致個案因而休學、延畢、中輟,甚至產生偷竊、欺騙等偏差行為,或交友對象複雜。
而與柯志鴻合作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並曾擔任高雄地區「張老師」網路諮商第一任生活資訊版主的高雄慈惠醫院臨床心理師蘇俊賢指出,網路可說是青少年生活中相當重要的虛擬支持系統,雖然輔導者與諮商者彼此不一定見面,但雙方仍可談得深入。
在柯志鴻及蘇俊賢搜集到的80多名青少年成癮案例中,以居住北部者較多,年齡集中在國中到大學,多半是讓學校頭疼的個案。視訊看診讓青少年多一個求診管道,猶如網路諮商可讓E化青少年,多一個和大人溝通的管道。蘇俊賢感嘆,因種種因素之故,目前視訊看診已停辦。
防堵不如引導 學上網親近孩子
蘇俊賢說,父母如果不希望孩子沉迷網上,還是一句老話:「預防勝於治療!」在孩子剛和電腦接觸之際,就要訂定生活公約,讓孩子知道功課做完或有優秀表現時才可上網多久?電腦應該擺在開放空間中的何處?不論為功課或娛樂,只能做那些特定用途,不可看那些內容?都要建立「契約」。
他表示,父母最好學會上網,擁有最基本的網路知識,否則即便孩子玩過頭,還是很容易把大人蒙在鼓裡。若覺得防不勝防,也可考慮採用預設關卡的方式,以USB電腦網路鎖或藉助某些軟體,了解孩子究竟去了那些網站。
對於已沉迷網路的孩子,陳正馨認為,應該以引導代替指導及輔導,千萬不可說教與阻止,以免孩子不願求助。她也建議為人父母,凡事必有因,與其不准孩子流連網咖,不如了解並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以免逼急了,孩子乾脆蹺家。「親子關係OK,才能引導孩子,以多元的方式休閒!」
事實上,多數理直氣壯孩子的背後,有很多他們也不確定的事,但這時期的孩子很容易為反對而反對,而老師如何依學生透露的訊息,和學生建立穩定關係後,再適度介入,給與建議,則是輔導者必備的敏銳度。
陳正馨提出,不論學校或父母,都應給孩子多些時間與空間,增加孩子成就的來源,才能避免孩子迷戀網路,紓壓不成反而成為壓力來源。
家人關懷提醒能降低成癮機會
「其實上癮者都有自知之明,也明白網路成癮的壞處,但就是無力自拔!」蘇俊賢說,在輔導青少年回到正常軌道的過程,發現親子關係的好壞,常是個案能否成功戒除癮頭的最重要關鍵。如果家長一味把問題推給醫生和輔導老師,結果一定不樂觀!
蘇俊賢解釋,家長務必了解孩子的壓力何在,同時協助孩子面對課業、人際上的難題。父母光抱怨是不行的,更何況,如果連父母也不願面對現實,又如何要求孩子面對真實的壓力?臨床上顯示,單親家長資源缺乏的處境,要讓成癮者回歸正常生活,的確較一般雙親家庭困難許多。
不可否認的,如果孩子身旁有人關懷,有好友、兄弟姐妹適時提醒協助,「有人重視,可讓青少年接納自己,生活作息漸恢復正常,然後才能逐漸提升自制力,願意修正自己,轉移注意力、興趣或成就感於運動、逛街、看書、技藝學習上,使成癮機率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