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仔細審視與孩子的對話方式嗎?是讚美鼓勵還是恐嚇威脅?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讓他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與孩子對話」系列,多位專家、學者從發展理論與實務經驗,給家有不同年齡孩子的父母一些原則性的提醒,及正負兩面的示範,這樣的構想,源自於在一次邀訪台北市立師院林佩蓉教授談父母不懂得與孩子對話,造成管教失當的情形,在我對照9年來經營「愛家總動員」節目,深入觀察親子互動的經驗中,覺察到親子對話普遍不被重視,卻又深深影響親子關係與教養結果時,我非常感恩於每一次接受訪問的老師,他們正呈現一種好的習慣,正向的示範及優質的傳承。
7月6日新聞報導,一位醫師告訴病童家屬,孩子的基因不好,就是祖先「種」不好,所以才有一堆疾病,家屬準備告上法庭,索賠1億元以上的事件,我的看法是,一位專科醫師,他沒有在「尊重、肯定、關懷」的環境中成長,縱使他再權威、醫術再優秀,也無法達到醫病、醫人、醫心的境界,感嘆他週遭的大人未能在他不同年齡與他進行適切的對話。
別讓孩子擔憂恐懼
讓我來舉些例子,重新檢視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下,是否懂得尊重孩子,並且用了切合孩子年齡的語言與孩子對話。
例(一)「哇!哇!哇──」一個新生寶寶夜裡忽然大哭起來,怎麼哄都無法安靜!被吵醒的爸爸憤怒地喊著:「你再哭,你再哭我就打死你!」孩子依然繼續哭泣。
例(二)兩歲的小娃娃走在媽媽的前面,探索著某營區憲兵崗哨,媽媽恐嚇孩子:「等一下阿兵哥會把你抓走喔!」孩子還不懂被抓的恐懼,繼續向前,媽媽伸手拉孩子,孩子不理會,掙脫媽媽向前走去,媽媽不耐煩地抓緊小孩,責罵他:「你很討厭,你知不知道?」我很想替他回答:不知道!
例(三)超市入口處,4歲的孩子推著車,期待大肆採購一番,可是爸爸只準備買一、兩樣就走,爸爸沒事先告知孩子,孩子高興地推著車不肯放手,爸爸叫他:「把車子放回去!」孩子說:「不要!」爸爸招架不住孩子當眾抵抗他的權威,便大聲說:「叫你把車放回去,你聽到沒有?」孩子還是緊緊抓住推車,張大了眼睛看著不知道為什麼生氣的爸爸!
例(四)5歲的孩子在幼稚園中和小朋友打架,媽媽接孩子時老師告知這件事情,媽媽因面子掛不住而情緒不好,立即大聲斥責孩子:「我不是告訴過你不可以打架嗎?你為什麼不聽話呢?跟老師對不起!」孩子被媽媽的怒氣嚇到了,楞楞地向老師說對不起!隨著憤怒的媽媽走出學校,媽媽回過頭繼續罵孩子!「你真是個壞孩子!媽媽不要你了!你走開!」孩子哭了!拉著媽媽害怕得不得了!
例(五)小學生功課考不好,媽媽問:「為什麼只考80分,手伸出來,打20下,打到你考100分為止!」殊不知每回考試,孩子是抱著驚恐的心和顫抖的手在寫考卷的,這對學習一點用也沒有!
例(六)國中生出門前,家長殷殷叮嚀,「記得要喝開水喔!便當要記得帶回來喔!」孩子回到家,父母盯著寫功課,還催促「還不快點去洗澡……」
與孩子進行適齡對話
讓我們檢視一下:我們和孩子說了些什麼話?有沒有可能超齡的說些他們無法理解的話,或是孩子已經長大了卻還用幼稚園階段的話與他們交談,我們和孩子談話,是積極、正向、讚美、鼓勵呢?還是恐嚇、威脅、挫敗與打擊呢?若再讓您重新做一次小孩,您會選那一組對話方式呢?很抱歉,您無法再當一次小孩,但要恭喜您的是,您可以選擇一個更好的對話模式和孩子進行交流。
高雄市尋聲父母教育協會創辦人盧桂櫻老師在談到教青少年學做大人時,懇切的叮嚀為人父母的我們:幼齡的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成長中的孩子在錯誤中學習,透過一切錯誤的事件,讓孩子學習經驗,摸索出正確的方法,所以父母要有寬容的心,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盧老師甚至強調,孩子是來成就父母的,更是刺激父母再學習的動力,千萬不要怕孩子犯錯,更無須在孩子犯錯時,以不當的言詞傷及尊嚴、挫敗信心;一旦孩子成長到高中階段,即將邁向成人的準備階段,尤其要把他當成大人來對待,陪他一同面對問題,鼓勵他自己想辦法解決,父母只要擔任顧問就行了!
父母及師長能在孩子不同階段,以尊重的態度進行適切的對話,除了提高教養效益之外,更是培養一種溫和溝通的好習慣,示範一種與人為善的良性互動,傳承優質無價的傳家寶。
良性的對話
內文6個不良對話的舉例,若調整為下列的對話方式,相信會有不同的溝通結果,您不妨試試。
例(一)「小寶貝怎麼啦?不舒服嗎?爸爸來抱抱!喔,哭得這麼傷心啊!」
例(二)「你想看看這是個什麼地方呀?喔!可是這裡是不能隨便進來的喔!走!我們去看那是什麼,好可愛喔」,不能去及不能做的事,則想辦法轉移孩子注意力。
例(三)事前告訴孩子只買兩樣東西,並答應孩子可以選一樣購買,告訴孩子「這麼大的車只裝兩樣東西,太可惜了!趕快把車推回去,讓買很多東西的人可以不必太費力。」
例(四)「媽媽好愛你!你是媽媽的寶貝,別的小朋友也是他們媽媽的寶貝!一聽到寶貝打架!我們都好心疼!你要不要告訴媽媽,為什麼會打架呢?」
例(五)「今天數學考卷上有四題寫錯了!我們來看看錯在那裡?」協助孩子把寫錯的題目再看清楚,教會孩子了解題意及解題能力,不必因考卷分數而處罰孩子。
例(六)國中青春期的孩子面臨課業繁重及身心發育兩大壓力,與孩子談話,請以談天、分享為主,不要再像幼稚園一樣千叮嚀、萬交代,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沒有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