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職場關係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876
收藏 瀏覽數 : 2876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一批批職場新鮮人畢業季後陸續投入職場,面對試用或是適應新環境的前幾個月,情緒難免起起伏伏,有些人試用期滿,順利取得職場門票,有些人卻還在摸索、習慣新環境。根據勞動部發布的「2016新鮮人職場適應狀況大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大」、「與主管應對溝通」是新鮮人最難適應的事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於2015年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狀態,比低活動度與肥胖更容易增加疾病風險。

 

健康亮紅燈、工時過長、業務過多
上班族三大壓力源

「健康」、「時間」、「業務」是上班族感到最有壓力的事件。為提醒民眾定期檢視憂鬱情緒及建立運動紓壓的好習慣,董氏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等單位自2000年起,將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訂為憂鬱症篩檢日。今年邁入第18年,配合世界心理聯盟提出「職場心理健康」主題,將篩檢日主軸訂為「關懷職場新鮮人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根據董氏基金會於企業進行紓壓體驗課程,匯整上班族回饋的歷年調查,不難發現職場中容易感到壓力的事件分別為時間(工作時數、通勤時間過長等)、業務(工作量過多、業績壓力等)、健康(長期外食、沒時間運動等)、家庭(無法兼顧家庭的照顧責任等);常用的紓壓方式則為「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逛街購物」、「運動」及「找親友訴說」。建議上班族平日須養成紓壓習慣,避免長期累積壓力,以免產生憂鬱的情緒。

 

列工作表、排定先後次序
善用政府與民間資源,有助排解負面情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超過三億人口罹患憂鬱症,但僅不到五成接受有效治療,許多國家的憂鬱症就診率甚至不到10%。罹患憂鬱症時,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因而時常缺勤或假性出席。

 

「篩檢情緒是取得幫助的第一步。」葉雅馨提醒,當發現自己出現想逃避工作、任何事都使不上力、做什麼都不對勁,或生病、感冒不易痊癒等現象,可能代表自己正處於高壓環境。必須先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建議可透過董氏基金會提供的DS憂鬱情緒篩檢APP或是線上情緒篩檢量表,定時檢視情緒。再者,也可透過其他相關資源,如:線上諮詢──心情頻道聊天室或情緒教育相關影音及教材,了解及學習各式紓壓方法。

 

職場新鮮人不妨透過列出時間工作表、排定事件先後次序,釐清壓力源,了解自己的壓力臨界點。平常可多培養嗜好及建立運動習慣,幫助自己在情緒低落的狀態轉移注意力。不過,若因情緒困擾影響日常生活,且持續兩周以上,則須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改善情緒狀態。

 

為了關懷職場新鮮人的心理健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敦安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肯愛協會、新光吳氏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等共15個單位於10月1日圓山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辦「心生報到,幸福職場Up To You」活動,現場除了有樂團表演外,也提供運動紓壓體驗活動,讓參與活動的上千名職場新鮮人及上班族感受一場放鬆身心的饗宴,不少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還開心的和工作人員說:「明年還要再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