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進補過頭,如何降火氣?

進補過頭,如何降火氣?

出處/ 2018年1、2月合刊號/第36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9756
收藏 瀏覽數 : 19756
進補過頭,如何降火氣?
立祥自從北上工作後,就很少回老家,最近母親特地北上,想要幫他好好補一補,沒想到吃完一大鍋補湯後,立祥隔天竟出現關節疼痛、便祕的症狀。熱心的同事建議他去中藥店買「三黃粉」敷在患部,以便緩解疼痛。立祥聽了不禁納悶:「三黃粉真有這麼神奇?」
 
現代人營養過剩,備受三高及各種慢性病困擾,但仍有很多人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常感冒,此時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只要補一下就好了!究竟三高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應如何進補?倘若進補後,出現火氣大、便祕、皮膚癢、痛風發作的情形時,又該怎麼做才能緩解呢?
 
假如三高、痛風及腎病等代謝性疾病患者想進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針灸科主任楊素卿醫師提醒,要避免補過頭,以致藥性積在體內排不掉,反而造成身體負荷。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展弘表示,一般來說,藥膳火鍋並不會用很多藥材,但還是有藥性,吃了會全身發熱,所以熱性體質者還是會有燥熱的反應,或痔瘡發作、嘴巴破皮等不舒服的症狀出現。
 
慢性病患者想要進補,一定要隨時觀察身體的變化,了解身體各種反應代表的意義,再以涼補或溫補的茶飲、粥品或食材調理,讓身體不致在短期間內因積滯太多不良的物質而負擔過重。
 
簡單的上火可能只是長痘、嘴破、便祕、痔瘡出血,其中虛性體質者,誤補容易出現嘴巴破、聲帶水腫,痛風體質者誤補容易關節痛,溼熱體質者誤補容易皮膚癢,但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補過頭,說不定就會腦中風或眼中風(眼底出血)導致失明。
 
楊素卿中醫師也提醒,補湯大多加薑、加酒,能溫通經絡祛寒,吃太多易嘴破或是拉肚子、皮膚癢,建議痛風、中風高危險群、膽囊炎患者、有失明風險者,淺嚐味道就好,不宜一下子吃太多;另外,三高患者吃補容易造成血壓飆高或痔瘡發作、肛門出血,最好也要節制分量。至於胃腸黏膜潰瘍的人,千萬不能喝加酒的補湯,否則潰瘍的情況可能加劇。
 
補過頭了嗎?
DIY調理茶飲緩解一下吧
 
林展弘中醫師說,一般食補補過頭要消積化食,可吃水梨或是喝檸檬水、橘子汁、甘蔗汁、麥芽茶,或是將洛神花煮水、荸薺煮水泡來喝,或喝山粉圓加點檸檬蜂蜜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利尿、加速代謝。此外,菱角連皮煮半小時,是強鹼食物,可抗癌利尿。
 
林展弘和楊素卿兩位中醫師都強調,「山楂」和「金桔」是兩味最能消積化食的調補食品。自製金桔洛神花茶,可以清熱解毒、補血抗高血壓,還可以平緩身體酸鹼值,是冬天進補後保養身體的茶飲。菊花、決明子也是調理好物,甚至可以雙向調理──熱趨涼、寒轉溫。
 
楊素卿並提供一個冬日最佳茶飲配方,用小金桔+蘋果+綠茶包或紅茶包,加水煮來喝,可以養生消積滯。其中,小金桔可以減緩血管硬化,防止血管破裂,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還可以行氣解鬱、消食化痰、生津利咽喉,具有解酒作用,冬天常喝,還能補充維生素C,增強身體禦寒能力,預防感冒。
 
假如誤補後上火,林展弘推薦的緩解妙方是吞幾顆黃蓮粉膠囊或取幾顆黃蓮煮水喝,可快速清熱解毒消炎。另外,也可至中藥店買黃蓮片熬水喝,或是用綠豆加白木耳燉湯來降火氣。
 
至於一般人擔心中藥含重金屬,林展弘和楊素卿都表示,目前政府有進行嚴格的邊境檢驗,也推藥材產地身分證,合法產品的外包裝會貼上完整的產地履歷,到中醫診所或有證照的中藥商處購買,只要包裝完整,基本上就不必太過擔心。

慢性病患進補該注意的事

以下建議的進補食材,若有固體食材者,每天服用一小湯碗,日食兩餐,一周3~5天;無固體食材的湯方,一次200cc,每天1~2次。
常見慢性病 是否建議進補 進補食材 進補禁忌 注意事項
高血壓 先讓中醫師診斷,實症不要補,虛症才可小補。 以黃耆、白朮、茯苓調補(注意多用生鮮食材)。 口味要淡,少吃醃製品、高鈉加工品。 隨時觀察排便情況,便祕會使血管壓力負荷過重。
糖尿病 末梢循環不好,可以吃一些。 薑母鴨、羊肉爐。 甜味的食材如枸杞、大棗,不宜多加。 分餐食用,不可一下子吃太多,每餐分量最好諮詢營養師。
痛風 體質偏寒者,可稍進補,但頻率不要太高。 以海參為主,加藥材。 忌吃紅肉、海鮮、內臟或豆製品;不用濃湯或海鮮湯底。 多喝水或黃蓮水,痛風發作時可以三黃粉調漿敷於痛處。
慢性肝炎 日常食補,可減緩發炎。 蛤蜊冬瓜湯,或是絲瓜炒干貝。 最好吃新鮮食材。 公筷母匙,避免傳染。
慢性腎病 先讓醫師診斷,可視體質稍微食補。 海參、山藥,加一點小米燉粥。 蛋白質的攝取要減量。 觀察尿毒有沒有升高,避免腎臟負荷。
腸胃不佳 可以溫補。 四君子湯、六君子湯。 忌食寒性食物及茶飲。 觀察排便情況是否正常。
(製表/林展弘、楊素卿)
 

冬令進補補過頭,如何消解症狀?

補過頭症狀 緩解之道
便祕、長青春痘 綠豆煮水,或取一把綠豆用滾水悶煮15分鐘後,取水喝。
聲音沙啞、口乾舌燥、身體發熱 羅漢果泡水喝。
睡不好覺、失眠 將小米+百合+綠豆煮成粥喝,可洩內熱。喝桂圓薑茶可安神。
胃酸過多 盡量吃米飯,不要配湯配水。
皮膚癢 避免吃會導致過敏的食物,忌酒。
關節疼痛 多喝水。
痛風 取中醫三黃粉(黃柏、黃蓮、大黃磨粉)調點水,塗抹在痛風發作處,可緩解不適。
(製表/林展弘、楊素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