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慧的爸爸前陣子確診罹患糖尿病,喜歡品嚐美食的他不想放棄山珍海味,因而不願積極治療。苦惱的家人只好到醫院詢問衛教師,希望找到好的溝通方法、讓他願意調整飲食……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的併發症;對大部分的病友來說,糖尿病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疾病,而是全家共同的挑戰。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不安的負面情緒,學會與疾病共存、活得自在呢?這是家屬與病人得共同面對的課題。
壓力與糖尿病關係大
糖友憂鬱比例高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三成患有憂鬱症,且在所有糖友中,約有9%為重度憂鬱,和其他慢性病相比,比例高出許多。想當然耳,乍聞罹病的第一個反應是「啊!要一輩子控制飲食」,這的確難以接受。
臺中榮總糖尿病衛教師劉秀珍說,多數糖友在初期排斥吃藥、驗血糖或打針的原因,是心理上還沒適應這疾病的發生,但經過適當衛教,多數人都能慢慢接受。生活習慣大調整需要心理調適,若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血糖;另一方面血糖過高時,人會特別疲倦沒精神,過低時情緒差、性情大變也會反過來造成精神上的不安,形成惡性循環。
情緒處理第一步
家人支持,一起面對
「面對」是糖友最困難的第一步,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需要截肢、洗腎的患者,受到的衝擊更大。如果能固定在「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下的醫療院所就醫,會有完整的配套,可減輕這種衝擊。像臺中榮總就規定患者回診時,電腦系統會強制符合條件的個案納入照護計畫,先與衛教師會談再回診,以協助個案控制血糖及調整情緒。
劉秀珍衛教師分享,當患者沮喪、抱怨時,她的作法是「傾聽、陪伴」;當患者不願意打胰島素,她會說明:「血糖高,腎臟長期泡在糖漿裡,就像梅子泡在糖漿裡,久了易萎縮。」這種「理性+感性」的對話技巧看似簡單,但長期要保持這樣的態度需要「耐心與專業」,不光是有愛心就能做到,需要長期練習才能嫻熟。
對家屬來說也是,因糖尿病的共病很多,病況又從血糖不穩到尿毒症都有,家屬照護時,同樣需要足夠的耐心及對病程的知識,才能陪伴病人走出陰霾。
另外,加入病友團體也是好方法,當患者感覺不孤單,更能坦然面對。曾有一名孤身在臺的老榮民,罹病後一直未積極治療,後來醫師告訴他要截肢,他難以接受、興起自殺念頭。無助的他打電話到張老師服務專線訴說委屈,經過心理師兩個月的開導,老伯終於願意回到醫院就診。心理師說,溝通的技巧正是「耐心傾聽」。
還有一名國中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怕在學校採血、打針被同學笑,加上家中經濟狀況差,所以不想控制,導致小小年紀就洗腎。這類案例會放棄治療的主因,都跟現今醫療水平沒有關係,幾乎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所以,不論病情輕重,若家人無法共同投入,那麼「螞蟻也會看成大象」,孤身一人的信心往往越消磨越少;相反地,家人如果懂得支援,幸福可能越聚越多。
鹿港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冠怡分享,有名患者本身是第一型糖尿病,家人為了幫她適應,自她罹病起,全家一起改吃健康飲食,沒有人抱怨,而對這名患者來說,家人的支持就是他對抗病魔的勇氣來源。
另外,有些糖友的家人會分工合作。比方說,爺爺罹病,煮飯的媳婦負責與營養師溝通,兒子定期陪父親回診,孫子、孫女不在爺爺面前吃甜食、每天陪爺爺散步……。當支持越多、壓力就會變少,病友便擁有更多的支持去面對繁瑣的細節,較不易陷入血糖不穩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情緒處理第二步
重建生活模式
第二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人數的九成以上,其成因與遺傳、不良的生活模式脫不了關係,通常被誘發是因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紊亂作息造成,所以患者確診時,最難接受的就是「以後沒口福了」!
專家提醒,糖尿病飲食其實是健康飲食,如果能換個角度想,危機就是轉機,得病正好是讓不良模式回歸正軌的時候。很多長期與病共存的糖友最後都會體悟這點,這有助於未來的共病不再惡化,可說是「亡羊補牢,猶時未晚」的轉機。
不過,胰島素的機制已被破壞,由於血糖穩定要仰賴規律的生活作息、飲食及血糖控管計畫,甚至連運動方法、其他疾病的服藥都會影響血糖,所以必須全盤掌握影響血糖的因素,才能維持生活品質。患者應確實建立全新的生活模式,並繼續深化相關知識,等到血糖完全控制之後,便能淺嚐自己愛的食物,自在過生活。
林冠怡衛教師舉例說明,很多因素會影響血糖起伏,像劉先生午餐時吃了很多滷肉、肉燥,但午餐飯後血糖正常,沒想到晚餐前的血糖卻大幅飆高,他一時氣結,認為中餐的含醣量已有控制,一定是血糖機不準,今後準備放棄,不再驗血糖。殊不知造成晚餐飯前血糖飆高的原因不是糖,而是午餐吃下太多動物油脂。
另外,坊間盛傳喝檸檬汁養生,很多病人每天狂喝,後來血糖飆高,是因為誤以為「口感酸」就是「無糖」,忽略檸檬本身也含有果糖,才會錯把口感跟糖分畫上等號。
總結來說,想再度擁有自主的生活,客觀、勤勞地使用知識、計畫表來建立新的生活規律,是不可少的功課;然而,若能認知「第二型糖尿病是來自以往錯誤的習慣」,以及「糖尿病不是外敵,是體內失衡的結果」,這種為身體負責、接受共存的態度,可為糖友帶來心境上的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