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自2018年起提供「長照四包錢」,分別為「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項給付服務。民眾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或出院前向醫院洽詢「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服務」,就有專人到府依失能程度(一至八級)或城鄉距離,評估補助額度。本文列舉兩個案例,教民眾如何利用「長照四包錢」,減輕家裡的經濟重擔!
根據衛福部2015年一份《全國國民長照需要調查》的結果顯示,全臺灣約有231萬人,因為照顧家人而影響到工作,其中高達13萬人離職、18萬人因此減少工時。以全國勞動人口約1100多萬人來計算,約每5人就有1人的工作受到影響,約有1%的人因此放棄工作。比例之高,讓長照問題已經單純從健康層面,波及到勞動市場。
目前有很多需要照護的家庭,還不知道長照2.0可以大幅減輕負擔。有些家庭仍每個月自費好幾萬元,甚至還讓某個家人辭掉工作,擔任24小時的全職照護者;這種方式雖然負責任、盡孝道,卻不一定理想。長照是完整的配套方案,可依據每位個案不同的狀況來分配資源,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補助額度可以怎麼用。
案例1
中風、重度失智的李爺爺
80歲的李爺爺,有「中風、重度失智」的問題,平時可用助行器緩慢行走。在長照等級中,被評定為最嚴重的【第八級】,非中低收入戶的他,是一般戶。
在沒有使用長照2.0之前,主要照顧者是70多歲的李奶奶,李奶奶24小時全職照顧,所有事情一肩扛,有時壓力很大,也會哭泣或大罵李爺爺。
使用了長照2.0之後,李爺爺每週一到五,一大早有照服員來協助洗頭、洗澡;洗完之後,週一到週四的早上會有交通車,把李爺爺接到「日間照護中心」去,下午才回來。日照中心有專業者協助作認知、移步等訓練。而週五,則有照服員到府協助,像是「陪同外出」、「陪同就醫」、「協助餵食」等。李奶奶現在只要照顧周末兩天,及一到五的晚上,有時候還會有家人來輪班,大幅減輕照顧壓力。
此外,長照2.0還補助了照顧床、電動床和其他設施,以及每年最高21天的機構式住宿喘息服務,讓李家人累的時候,可以讓李爺爺暫住在住宿機構裡,也讓家人鬆口氣;這部分李家人每個月平均使用2或3天(一年用了30天),因為已經超過21天的補助額度,超支部分就自費支付。
經濟負擔上,李家每個月平均只要花7000多元的費用,就可以妥善安排李爺爺的生活。經過日照中心訓練,現在李爺爺的失能速度減緩了,李家人不必常苦惱、吵架,可用比較自在的態度來面對李爺爺的老化。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李家人是如何使用「長照四包錢」。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分析,李爺爺的情況讓我們看到,長照的服務可以混搭,也必須練習混搭,才能符合家庭期待的最佳配置。
案例2
長照需求第五級的吳奶奶
吳奶奶有失智症,但行動自如,也可以自己進食;她被評定為第五級、中低收入戶,被安排每週五天到日照中心,周末則由家人看護。
因為五天都在日照中心,居家的服務需求並不多,只是有時候會使用到第四包錢──喘息服務中的居家喘息,所以她的計算方式相對簡單。
綠杏事業公司附設臺北市私立萬芳(居家式服務類)長照服務機構的居服督導黃秀菊指出,其實可以到日照中心的長照對象,多數都偏好每週五天,因為對長者來說「規律的作息更好」。
長照舊制轉新制
負擔會加重嗎
對於已經使用過長照1.0的人來說,長照2.0會不會花更多錢呢?黃秀菊居服督導跟張筱嬋副主任都說「跟舊制差不多」,除非是極少數的特殊案例,否則在一般的狀況下,雖然服務採取「分項計價」看起來算得比較清楚,但部分負擔比例跟舊制相比,卻大幅下降。
譬如最嚴重的全癱案例,在舊制以每小時200元、取得補助90小時、部分負擔30%的家庭,每個月的自負額約5000多元;改成新制之後,(以照顧及專業組合來看)取得了36180元的額度、16%的部分負擔比率,全部用完也是5000多元。根據試算,新、舊制的轉換,不論新制是增加或減少負擔,每個月的差異很少超過1000元;如果真的差異大,應與個案管理師詳談,找出最需要的項目,或是照顧過程中,是否有認知上的重大落差。【「長照四包錢」試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