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會在老後「隨心所欲」,不再像年輕時謹守禮儀常規,變得散漫而隨性嗎?這答案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不論是從年輕時就常要別人配合自己,或到老了想掙脫束縛而「走樣」,都會造成家人,尤其是另一半的尷尬和困擾。
國際演說家暨兩性婚姻專家吳娟瑜說,多年來往返國內外進行多場演講和輔導,幾乎不曾看到一對夫妻同時認為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即便是兒女眼中認為的「幸福家庭」,爸爸也會私下透露:「其實常和太太關起門來爭吵。」可見共同生活有摩擦是必然的,只要到老還願意繼續相處,不妨多想想怎麼開心過生活,不要把力氣和精神聚焦在爭吵互鬥上。
吳娟瑜年輕時常勸先生早睡早起身體好,偏偏先生是夜貓子,專愛在半夜寫文章,把她的好意當耳邊風。後來兩人分房睡,有點距離再看對方,吳娟瑜發現先生晚上睡得少,但早餐、午餐過後都會補眠,整體睡眠時間加在一起也不算少,也就不再囉嗦雜念了。
不諱言婚姻有過低潮和危機的吳娟瑜,走過婚姻風暴的考驗,年過40且成名後才決定出國讀書,立志成為國際演說家。近作《酷老樂活》書中提及:另一半不久前感性說出「下輩子還要娶妳」的話,她則戲言回說:「你不想換人做做看嗎?」
而「室婚」則仍住在一起,但是分房各自生活,家事分工合作,支出也公平分攤,但互不干涉,平日孩子回家,有父母可以喊,等孩子結婚後,再思考是否分開或一方搬到子女家去照顧孫兒。「通常到了這時候,兩人已習慣這種各自為政的相處模式,離不離婚已經無所謂了。」
對老年生活而言,啟宗心理諮商所所長、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林世莉認為,要不要「卒婚」或「室婚」要看夫妻兩人有無共識,如果兩人都接受,覺得沒到離婚的地步或覺得離婚很丟臉,合不來可以彼此距離遠一點;但若是其中一方認為,老後子女獨立,老夫老妻就要互相扶持更加靠近才對,單方卻堅持卒婚或室婚,可能會形成另外的壓力或不被另一半及子女諒解。
林世莉手邊有個案例是子女諮商提問:年輕時離家的爸爸老後回家了,媽媽雖願意接納,卻不想再結一次婚,這種情況下,子女需要敲邊鼓加溫嗎?林世莉認為,「破鏡重圓」一定要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子女也要尊重父母的想法,不要一廂情願亂撮合。
此外,還有一種比較不理想的狀態是,當摩擦一輩子的夫妻進入空巢期後,有一方不想再忍,另一方卻變得更難搞或愛找碴、甚至喜歡大吼大叫難溝通;或有些生活壞習慣,例如:不愛洗澡、不換衣服,導致身上有臭酸味;或愛喝酒且酒後會發酒瘋、愛抽菸不愛惜身體,常對規勸充耳不聞;或一個愛亂買、一個節省過頭……任何小事都可吵翻天。
尤其是老年夫妻最不喜歡被對方碎念,偏偏有一方自認「我是為你好」,而喜歡指導和批評對方。林世莉說,隨著年紀增加,人的思維愈加固著,也愈不能忍受別人和自己不同,然而,「你的『本來』和我的『本來』,本來就不同。」如果不能認知「夫妻大不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互相折磨,甚至向子女情緒勒索,要兒女選邊站。
老伴愈老愈愛碎念
怎麼溝通不傷人
萬一老伴特愛碎念,卻不承認也不改善,林世莉建議以下2招:
被碎念的一方可到另一個房間或到陽台、廚房去做別的事(在一方碎念不停,另一方煩躁不已的情況下,任何規勸只會引來更多爭吵,對情況完全無法改善)。
等雙方火氣全消後,被念的一方不妨冷靜、幽默地和對方討論:「請問同件事同句話要講幾分鐘才算是碎念?3分鐘?5分鐘?10分鐘?說好喔,以後最多講10分鐘就不能再念了。」等下次對方又開始碎念,就笑著說:「現在開始計時,給你講10分鐘。」用一種幽默又有事實佐證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老伴困擾,漸漸就能幫助對方減少以碎念的方式溝通。
先生退休後愛在客廳看A片
即使是難題,還是有方法解決
吳娟瑜和林世莉都說,上述的案例顯示,很多家人中的摩擦只要不加入太多情緒,在技術上總是找得到方法解決。最怕的是中間摻進價值判斷、個人好惡及人格評價,就容易小事變大事,形成彼此解不開的心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