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佑佑坦言,「自己就是一個3C產品過度使用者」。因為,即時網路和3C產品本來就是成癮性非常高的東西,其回饋非常立即性,就像酒癮、藥癮、毒癮、賭癮般容易讓人成癮,而且在生活中又可以很容易、很便宜取得,並且和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因此成癮個案並非都是年輕人。
「不同世代所差只在於,數位移民大多數的基本知識都已養成,所以即便上癮,影響比較小,但數位原住民的一代,學習還沒有打下基礎,卻虛耗許多時間沉迷在網路上,問題就會比較大。」
兼任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的政大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創辦人黃葳威教授,常在教導長輩使用手機各種功能後,發現他們不算是低使用度族群,反而是「特定功能的高使用度玩家」,他們會興趣盎然的整理舊照片、玩修圖,雖然不像年輕人要變成網美或搞kuso,但他們希望能利用一段文字發抒心情,讓一些黑白照片歷久彌新並能夠被看得到,或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長輩圖,再傳來傳去彼此問安,樂在其中,也樂此不疲。「這就像小時候做勞作、手工藝,長輩們也想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並得到成就感。」
黃葳威發現,年輕人一般比較喜歡簡單快速的溝通,結束後關掉網頁整件事就結束了。「但這也衍生一個新問題,就是把人際關係也比照網頁,分手時簡單傳句話,以為關掉網頁彼此關係就結束了,殊不知關係的處理其實是需要醞釀和過程的,這也導致近年發生很多分手後的衝突事件。」
黃葳威說,一般網路成癮的指標是:使用時間愈來愈長、使用時已產生忽略真實生活的情況、不使用時會出現情緒煩躁、沮喪、痛苦等「戒斷症狀」,但也有人從教育角度看,認為年輕人大多是「沉迷」而非「成癮」,停在網上忘記了真實生活,只要學會做好時間管理,讓時間有多元的分配,並慎選內容,或藉用app每半小時畫面變馬賽克或失焦來強迫休息,10分鐘後才恢復正常。「使用頻率高,好過使用時間長。」黃葳威建議,可以常常使用,但每次不要太長的時間,因為停留太久就容易麻木成癮。
但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網路沉迷和網路成癮兩者並不相同。吳佑佑說,有些人的工作必須使用電腦及網路,所以只能說他們是重度使用者,即便他整天都掛在網上,但可能是在創造或者是在賺錢,也許他也成癮,離開網路也會焦慮,但因為他的社會功能還是存在,就不能說他是成癮。
「不少人也會主動求診,想要改變現況,比較麻煩的是,網路成癮的治療方式,和其他上癮症的改變方法並不一樣。」吳佑佑說,一般上癮者,只要堅定不碰上癮物質,幾乎就可以改變,但網路本身對人無害,而且網路及3C產品幾乎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所以無法當成酒精、毒品一樣來治療,頂多只能控制到減少使用,但不可能完全不使用,即便善用APP來降低手機的使用時間,但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家庭、社會及個人
都要努力才能降低依賴
黃葳威和吳佑佑同時表示,台灣已經越來越能夠接受多元的才能,當父母從興趣培養看待各種學習,孩子可以從各種面向得到成就感,過去不被肯定的能力就可以擴散開來,不見得一定要透過競爭來得到成就感,父母就有機會影響孩子,指導其成為更有智慧的3C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