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寶媽2004年發現甲狀腺癌,2016年又發現淋巴癌,是否甲狀腺癌易轉移成淋巴癌?甲狀腺癌復發機率5.3%,手術切除癌變組織後要追蹤多久?想防復發,哪些情況需要放射碘治療?
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診斷科系副系主任林偉哲醫師表示,甲狀腺和脖子的淋巴位置接近,卻是「不相關的兩種腫瘤」,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
淋巴組織分布全身,除了頸部,鎖骨下方較淺的部位、胸腺、肝脾、腹股溝等都有淋巴組織,也都可能生成淋巴癌。
林偉哲醫師解釋,甲狀腺惡性腫瘤95%以上是位於甲狀腺的原發性癌症,極少數可能是局限於甲狀腺腺體中的惡性淋巴瘤及轉移至頸部的淋巴結。(延伸閱讀:甲狀腺結節約5%藏甲狀腺癌 一表搞懂追蹤頻率)
防甲狀腺癌復發,手術後要追蹤什麼?
廖立人醫師表示,絕大部分甲狀腺癌治癒率高,但仍有復發機率,研究指出接受甲狀腺全切除術,甲狀腺癌復發機率為5.3%,接受甲狀腺單側切除術,復發機率為9.2%,原因在於手術做得再乾淨,仍會殘留甲狀腺細胞,只要殘留細胞攜帶癌細胞,還是可能復發。為減少甲狀腺癌復發,中、高度風險者會接受放射碘治療,進行甲促素(TSH)壓抑治療。(延伸閱讀:甲狀腺結節過大或藏癌 怎麼選手術不留疤?射頻消融或微創手術哪個適合?)
後續追蹤方式以「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甲狀腺球蛋白(Tg)」為主,甲狀腺球蛋白是甲狀腺製造的蛋白質,甲狀腺全切除後,此數值會測不到或很低,可藉由追蹤球蛋白數值早期發現癌症是否復發。Tg檢查是相當敏感的檢查,完全清除時表現低值,濃度上升代表癌細胞轉移。
廖立人醫師強調,病人手術及放射碘治療後「務必定期回診」,一年內每3個月回診一次,抽血檢查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荷爾蒙或甲促素濃度。無異狀的話,一年後可改為6個月追蹤一次,血液檢查外,會視情況再安排放射碘掃描、胸部X光檢查、血中抑鈣素濃度檢查(針對髓質癌)等。若術後情況穩定,可改為3~5年內定期回診追蹤。(延伸閱讀:治療「甲狀腺癌」,除了手術切除,還有哪些方法?)
臨床上,有些患者對於半年回診看癌症是否復發的報告,壓力很大,不知道怎麼調適?林偉哲醫師表示,病人壓力來源常是過度擔心病情,其實甲狀腺癌相比其他癌症較為友善,一般癌症存活率統計以5年為期,甲狀腺癌是10年,呼籲病人一定要定期回診,完成抽血、胸部X光等各項醫囑檢查,再針對疑慮詢問醫師,應有紓解壓力作用。(延伸閱讀:甲亢可打新冠疫苗嗎?服藥副作用為何、復發怎麼辦?醫師解開7大治療疑問)
手術切除甲狀腺癌變組織 再評估是否做放射碘治療
若發現甲狀腺癌,手術切除癌變組織後,會依據病理報告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做放射碘治療(碘131治療),病人需要定期回診治療。
李明蒼醫師表示,臨床上髓質癌、未分化不良癌、腫瘤大於1公分、有遠端轉移狀況,或有血管侵犯、甲狀腺被膜侵犯時,術後會做碘131治療。由於甲狀腺癌細胞與甲狀腺正常細胞一樣有會吸收碘的特性,給予含輻射線的放射性碘,可利用放射線特性達到治療作用,有效消除手術後殘餘的甲狀腺組織及降低復發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