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元氣生活 運動休閒 後疫情時代更需保有休閒活動,為心理健康帶來保護力

後疫情時代更需保有休閒活動,為心理健康帶來保護力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250
收藏 瀏覽數 : 3250
後疫情時代更需保有休閒活動,為心理健康帶來保護力
兩年多來新冠疫情變化不斷,各種變異株來襲,原以為可與疫情共處,但隨著染疫可能出現重症,民眾又陷入擔憂及不安,面對還看不見盡頭的疫情,該如何維持心理健康?
 
根據2022年1月發布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持續參與休閒活動」有助於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能改善心理健康。
 
該研究由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學者於2021年2月進行,研究對象共503名,平均年齡46.6歲。以問卷方式評估,並要求列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及此項活動的頻率,同時詢問疫情後活動參與度的變化及目前參與狀況,與理想的活動量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以在家為主的非網路活動最受歡迎,其次為以螢幕為主的數位/網路活動、體能或戶外活動。此外,閱讀、電腦或電玩遊戲等家庭活動普遍增加,大多數體能和戶外活動則呈現減少的情況;心理健康上,約1/4的受訪者呈現重度憂鬱症狀。
 
與疫情前進行比較,發現參與度的變化及與理想參與度間的差距,都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如增加或保持活動的參與度,其憂鬱症狀不會惡化

疫情期間民眾身體活動量減少
恐影響情緒調適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疫情期間民眾休閒活動選擇大多轉向閱讀或戶外活動為主,在台灣特別是登山、露營的比例大幅提升,不過整體而言,身體活動量仍下降不少,恐會影響自身情緒,因在運動時會產生腦內啡、多巴胺等物質,讓心情產生愉悅的感覺;同時運動需要專注,能暫時拋開負向情緒;也因改變生活型態而減少負向思考的時間。
 
他說明,休閒活動是指扣掉工作、生理所需的時間,自己可以掌握時間從事喜愛的活動,可能是身體活動、閱讀或網路相關等,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建議可安排有目的的休閒活動,不單只是獲得滿足,也可強化自我概念的發展,透過多次經驗值的累積,能產生自我肯定。
 
對於青少年,徐錦興指出,休閒活動的參與更具有正向意義,家長有義務引導孩子規劃休閒活動。他也提醒,許多人喜好以螢幕為主的數位或網路活動作為休閒活動,需學習控制使用的時間,避免時間過長而造成心理上的影響(如網路成癮)。
 
兩招重拾休閒活動、增加紓壓管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多項研究指出,從事休閒活動能緩解壓力、降低憂鬱和焦慮、提升幸福感。然而,當面臨重大壓力事件,如考試、工作挫折、情感波動或發生災難、意外,像是經歷兩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會影響我們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減少紓壓管道。
 
有句話說「平常心,心常平」,意指讓心保持在平靜的狀態,能以不變應萬變。上述研究結果正如這句話,面臨不確定的未知與變化,愈需保持休閒活動的參與,也是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保護力。若因故喪失或中斷了休閒活動,要重拾參與動機,戴怡君建議可從兩個方面著手:
 
1. 找伴:找能激勵自己或與自己有相同興趣的人,請對方分享經驗,聊聊感受,或是約定一起從事某些活動。
 
2. 縮小或換目標,重新建立維持休閒活動的習慣:如失去寫日記的動機,可改為用幾句話或圖像記錄,或應用可做心情紀錄的APP,像董氏基金會研製的憂鬱檢測APP。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