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能帶來快樂,但要幫助老弱婦孺、貧困者才叫善行嗎?其實像給人搭便車、送杯飲料給朋友等小小的善意舉動,就能讓他人感受到溫暖和愉悅感。根據一篇2022年8月發表於《實驗心理學期刊:總論》的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
該研究為德克薩斯大學與芝加哥大學學者共同進行的系列實驗,第一項實驗由研究者在公園招募84名參與者,請他們選擇將一杯熱巧克力贈送給陌生人或自己留著,有75人同意由研究者將飲品遞給陌生人,並告知是參與者贈送,再請接收者自評自己的心情,給予者猜測他人收到飲品的感受,結果顯示給予者低估自己舉動的重要性,給予者預估接收者的情緒平均為2.7,接收者自評為3.5。
第二項研究將200名參與者分成兩組,對照組中的50人因參與實驗獲得一個蛋糕並給自己的心情評分,另外50人則猜測接收蛋糕者的感受,實驗組的100人中,50人被告知可以把蛋糕送給陌生人,並分別幫自己和接收者的心情評分。結果顯示,透過善舉收到蛋糕的接收者,比對照組接收者更快樂。(延伸閱讀:吃巧克力.深海魚.堅果.五穀能有好心情?吃錯則更憂鬱?)
最後一項研究,參與者在遊戲前收到來自實驗室商店或另一位參與者贈送的禮物,接著請收到禮物的參與者在遊戲中將100美元分配給自己和一位未知的接收者,結果發現透過另一名參與者的隨機善舉收到禮物的接收者,在遊戲中對陌生人更加慷慨。
獲得幫助者,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生活經驗讓我們感覺到「施比受更有福」,上述研究顯示,受者的心情比施者所想的還要好,是很有意思的發現。
林家興說明,研究中「施者」所從事的善行,並沒有用到自己的錢或資源,樂於助人的心情會很好,但如果要使用自己的資源或錢去幫助別人,結果可能會涉及損失多少和是否值得所影響;另外「受者」都是陌生人,針對陌生人所進行的善行比較單純,會讓受者的感受更深刻、心情通常也會比較好,若是認識的人可能就會牽涉到認識的程度及關係好壞的影響。
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一個善行的循環,對陌生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小善行,接受者感受到的溫馨與愉悅感超乎我們想像,建議民眾可以養成隨時助人的習慣,讓善行在社會中增長,大家自然都能從中受惠。(延伸閱讀:感恩不只讓人快樂,還能刺激大腦活化)
從事善舉不要有太多的「以為」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我們都知道對人為善會讓人有良好的感覺,但是並不知道感覺會有多好,上述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從分數可以知道,接受善舉的人常不是因為收到的東西是什麼,而是這項舉動。
有些人從善或多或少有目的性,期待做了以後會有成果或回報,希望如自己的期望發展,葉雅馨提醒,從事善舉不要有太多的「以為」,以為對方會有什麼反應、以為會怎麼樣,像是對方要很開心、不再難過或得到安撫等,當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反倒讓關懷者感到被潑冷水、不領情,覺得不值得、多此一舉,「誤判的期待」反而成了利社會行為的阻礙。(延伸閱讀: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很簡單!從散步、走走路開始)
舉手之勞的善行有股「自在」
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民眾,從「關心周圍的人開始」,關心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或公益團體關注的議題。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一種壓力或負擔。像是打通電話給長輩,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讓對方收到關心,舉手之勞的善行,相對較「自在」,不會讓被幫忙的人感到需要有所回饋的壓力,同時有助於持續的從事利社會行為、累積自己的正向情緒,及發揮善的影響力。
歡迎至華文心理健康網認識、關心、支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您的善舉將全額用於國人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症防治推廣工作!
華文心理健康網 https://www.etmh.org/
小額捐款 https://donate.newebpay.com/jtf/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