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低溫防中風,注意9大危險因子及中風前兆

低溫防中風,注意9大危險因子及中風前兆

出處/ Web only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398
收藏 瀏覽數 : 8398
低溫防中風,注意9大危險因子及中風前兆
本周二開始溫度一路降,每當氣溫驟降,腦中風的案例就增多。醫師發現,最近青壯年中風案例增加,呼籲要注意9大危險因子。若發現平衡感、視力、手腳肌力下降,或出現臉部、嘴角歪斜、口齒不清等中風症狀,應儘速就醫溶解血栓,才能避免腦組織損傷造成偏癱。
 
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終其一生發生率是1/6;2022年腦血管疾病居十大死因第5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約40分鐘就有一人離世。每年有4萬多人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男性多於女性。
 
彰基醫學中心急診部副主任李宗翰醫師表示,近年來發現青壯年中風的案件變多,小於45歲的年輕中風已爬升至15~20%(約占每年8000人)。發病後即使存活,通常會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家庭負擔。(延伸閱讀:常頭暈頭痛 無力恐腦中風!定期2檢查避免中風或血管性失智

中風9大危險因子

之前氣溫驟降時,彰基醫學中心曾一天接連收治了三名約40歲左右的青壯年腦中風患者。在急診會同腦中風團隊的緊急治療下,這三位患者成功度過了危險期。李宗翰醫師指出,其中一位突發失語的女性,就醫後發現左側腦梗塞。他當下立即給予溶血栓藥物,之後進行取栓術打通血管,避免腦組織進一步損傷壞死。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缺血性中風」是腦內血管阻塞,血流受阻造成大腦區域缺氧;「出血性中風」是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流入腦組織。臨床上發現,中風者約七至八成為缺血性中風,二至三成為出血性中風。
 
李宗翰醫師回憶,當天他診治的三位中風患者都才40歲,突然生病讓本應是家庭支柱的患者頓時陷入困境。高血壓、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是誘發年輕人腦中風的原因。尤其年輕的病人常忽略三高的控制,且較易暴飲暴食。要避免中風,要降低以下9大危險因子的威脅性:
 
1. 高血壓:50%的患者有高血壓,應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延伸閱讀:吃完薑母鴨竟主動脈剝離猝死!「高血壓」是危險群,如何治療預防
 
2. 糖尿病:未有效控制時會影響心血管,進而造成中風,應遵照醫囑定期追蹤及用藥。
 
3. 高血脂:導致動脈硬化,超過25%的患者有壞膽固醇(LDL)過高的問題;飲食應減少動物脂肪、拒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延伸閱讀:天冷避免心臟病發 高血壓.高膽固醇族飲食牢記4招護心防中風
 
4. 吸菸或電子煙:直接損害血管,超過10%的患者與吸菸有關,直接吸菸或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風險,鼓勵民眾立即戒菸。
 
5. 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20%的患者有肥胖的問題,超過1/3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腦中風風險。25%的患者未攝取均衡飲食,尤其是缺乏蔬果等纖維質。
 
6. 過量飲酒:這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個中風者有飲酒過量的問題,女性每日不宜飲酒超過1杯(葡萄酒120~150cc、啤酒330cc、威士忌30~40cc等),男性則不宜超過2杯。
 
7. 心臟病和心律不整:9%的腦中風與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或其它心臟疾病有關,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或治療。
 
8.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中風病史。
 
9. 過度壓力:持續性的過度壓力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影響。
 
另外,高度環境污染和氣候急遽變化也是中風的因素。以往我們認為老年人才會中風,近年卻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發病,應是受到極端氣候、不良的生活習慣,體重過重等因素影響。除了控制慢性病,改變生活習慣,發病時更應盡速就醫。(延伸閱讀:洗澡泡湯沖冷熱水訓練血管?小心「主動脈剝離」而心肌梗塞、中風致命

出現腦中風11大症狀 盡快就醫

腦中風的症狀包括:1意識改變2肢體無力3感覺異常4口歪眼斜5言語不清6吞嚥障礙7視野缺損8步態不穩9頭暈10流口水11大小便失禁等,出現其中幾個,民眾就要提高警覺,及早送急診治療或直接打「119」請救護車將病人送至醫院。
 
之前新聞曾報導,有位住在花蓮的56歲甘女士,起床後突然感到口齒不清、右半身無力,並有些微意識混亂,身為消防隊員的兒子十分警覺,察覺到媽媽的症狀疑似腦中風,雖右手和右腳能行動,但握力明顯變差,因此緊急呼叫救護車將她送急診。經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確認是左側內頸動脈急性梗塞,神經外科醫療團隊立刻進行取栓手術,在病人到院後90分鐘內即完成取栓治療,未留下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目前恢復良好。
 
李宗翰醫師說明,近期治療缺血性中風的時間有調整,健保署於2023年10月1日起,將血栓溶解劑的使用時間從3小時調整為4.5小時內,取栓手術時間從8小時內改為24小時內。延長治療時間期望能幫助更多中風者恢復功能,但「盡快就醫治療」仍是拯救腦功能的關鍵。
 
李宗翰醫師呼籲民眾,關注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過量飲酒、心臟病和心律不整等,以預防中風。若出現中風症狀時,如口齒不清、臉部歪斜、一側肢體無力等,應立即前往急診,勿錯過黃金搶救期。(延伸閱讀:紅蚯蚓酵素,真能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嗎?
 
圖片來源/pixabay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