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心跳漏一拍?當心心房顫動而心律不整引發中風

心跳漏一拍?當心心房顫動而心律不整引發中風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41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839
收藏 瀏覽數 : 7839
心跳漏一拍?當心心房顫動而心律不整引發中風

比賽或表演登場前、恐怖電影演到緊張橋段時、或感到壓力時,心兒砰砰跳像快要跳出胸口,若偶爾有此感受,症狀不影響生活,不必過度擔心;但必須留意的是,同樣的感覺可能也是心臟疾病的徵兆,如果伴隨盜汗、胸痛,就有致命性,須盡快就醫查明原因並治療。

一般常將心悸(自覺心跳加快、變慢、漏拍或強度變強)、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相提並論,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仕康醫師解釋,心臟不規則跳動通稱為「心律不整」,其原因很多,主要分為因心臟疾病造成的生理性心律不整,還有因興奮、緊張、壓力、情緒失控等情緒反應造成的心理性心律不整。嚴重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胸痛、盜汗。

至於「心房顫動」,則是心律不整中的一種類型,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疲勞、無力、運動缺乏耐力等,都可能是心房顫動所致,也因此易被輕忽。

心房顫動的風險可能隨年齡增加,慢性病友如三高、糖尿病和腎臟病友風險更高,嚴重可能引發中風。不過,只要定期回診追蹤控制,就可降低心房顫動的機會,同時降低腦中風發生的風險。

嚴重心房顫動可能致命

正常的心臟跳動會因為不同的身體狀況,如運動量或心情影響而變快或變慢。一般心臟跳動每分鐘為60~100次,若小於60次/分,稱為心搏過緩;若大於100次/分,稱為心搏過速。

在一般狀態下,我們無法感覺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心臟在跳動,除非運動或情緒緊張時,才會有心跳加速的感覺。如果生活中時常感覺心跳加速、心悸,伴隨胸口不適、有緊縮感、冒冷汗,影響到日常活動,就必須留意,很可能是危險的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為何發生?「把心臟想像成一台電器,電器運轉如同心臟跳動需要發電機,而發電機就是竇房結。」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高志堅醫師解釋,心臟規律的發動電氣脈衝,可使人體產生規則的心跳。而心房顫動的病人,心臟會有異常放電的區域,一般來自肺靜脈及心房後壁的區域,使得心房呈現缺乏力量的顫動。心房顫動會讓血液流動不正常,易在心房或心耳處產生血栓,血栓一旦離開心臟,就可能造成全身性栓塞。其中一個危險的狀況,就是缺血性腦中風。

心臟疾病誘發心律不整,高齡者居多

60歲的李先生多年前曾心肌梗塞發作,送醫救回一命後裝設心臟支架續命,不料某天在家突然昏倒失去意識,所幸經消防救護員電擊搶救恢復心跳,這才發現心臟手術後的結痂點誘發心律不整,導致心因性休克。

現年72歲的前宜蘭縣長劉守成,9年前突然中風送醫,醫師發現他有心律不整病史,判斷是心律不整引發血栓導致中風。

高志堅醫師表示,心房顫動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但患者可能會感到心悸、疲勞、無力、運動缺乏耐力,嚴重者甚至會呼吸喘或感到頭重腳輕,甚至昏倒。

心房顫動的風險隨著年齡增加,但有些慢性疾病的患者風險更高,如:(高血壓、瓣膜性、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和慢性腎病。若慢性疾病定期回診追蹤得到控制,也可以降低產生心房顫動的機會。

心房顫動病人,中風機率高5倍

民眾若想知道是否有心房顫動,可以透過心電圖檢查,特別是長時間的心律監測得知。現今許多高科技的穿戴配備,也開始具備心律監測的功能。

心房顫動病人的心跳需要控制,以免心跳過速產生不良影響。評估栓塞及出血的風險後,醫師可能會建議病人使用抗凝血藥物來降低栓塞,特別是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如果服用抗凝血藥物仍產生栓塞,或出血風險較高的病人,心耳封堵術也可降低栓塞的風險。

年紀較大的長輩透過檢查、篩檢或穿戴設備的幫助,有機會早期發現心房顫動。高志堅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的病人,未來罹患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透過早期治療可避免心房顫動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並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植入心律整流除顫器或電燒灼,可控制心律不整、防猝死

心跳漏一拍的感覺令人心慌,如果已對生活造成影響,建議進一步檢查,了解問題出在哪裡。評估病人狀況與需求後,醫師會為病人佩戴24小時連續心電圖記錄器,裝置約一台隨身聽大小,佩戴在腰間或放置於衣服口袋,用來記錄心跳的速度及節律,可以偵測各式心律不整。

經過一整天作息記錄後,醫師檢視數據,若判斷心律不整情況輕微,但患者仍感到不適,則須注意自己是否心理狀態或其他環節出了問題。

曾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或無法由藥物控制心律問題的高風險患者(如:之前曾心肌梗塞者),可經由醫師的診斷與評估後,在體內植入「心律整流除顫器」(ICD)。ICD大小如同行動電源,植入於皮下,內含有電池及微電腦裝置,負責調控心跳節律並記錄心律資料;而導線系統能接收傳遞訊號,測知心跳情形。

ICD使用年限達10年以上,時時刻刻主動偵測心跳,在心跳過慢、過快或休止時,調整、修正心跳節律,使心跳恢復正常,進而控制可能致命的心律不整,預防猝死。

隨著醫療進步,不適合使用藥物治療的病人也有根治方法。在醫師評估後,可透過導管以電燒灼的方式,去除心室內異常放電的傳導路徑來根治。

養生養心, 恢復心肌功能

心臟疾病患者要比一般人更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上,陳仕康醫師提醒,盡量避免吃高熱量、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品,以免血管硬化或阻塞。也要避免刺激性食品或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濃茶及提神飲料等),因為會影響自律神經並改變心臟跳動。

建議適時以健康的方式紓解壓力、放鬆心情,讓自己情緒穩定、愉悅。改變生活型態,每天作息正常,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有的心臟疾病患者怕運動造成身體負荷,但醫師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適度運動能夠增強心肌功能。初期可先嘗試慢走、有氧等低強度運動,增加心肺功能,進階版則有騎腳踏車、利用跑步機進行快走或跑步訓練;前後可搭配拉筋運動、柔軟體操,提高體能活動度。

陳仕康醫師表示,定期回診,讓主治醫師清楚掌控身體狀況並持續追蹤很重要。按時服藥外,勿亂服用來歷不明的成藥,以免傷身;同時,如同每天量血壓一樣,學習每天固定時間自我監測脈搏次數並記錄。

不少輕微心律不整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直到做心電圖檢查才發現。輕微的心律不整不會影響生活,但醫師建議要有病識感,若感覺心律不整惡化或出現其他症狀,要即時就醫,才能挽救生命。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