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寒冬不想帶孩子跑醫院,爸媽要當心的8大傳染病

寒冬不想帶孩子跑醫院,爸媽要當心的8大傳染病

出處/ 2013年12月號/第32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668
收藏 瀏覽數 : 2668
寒冬不想帶孩子跑醫院,爸媽要當心的8大傳染病

小兒科冬季求診率多三成,不想孩子被流感、氣喘、輪狀病毒、支氣管炎等疾病威脅,《大家健康雜誌》完整解析8大常見兒童疾病的症狀、照顧方式,讓您安心守護孩子健康。
2歲6個月大的男寶寶,連續發燒、咳嗽4、5天,到診所看診後情況未改善,後來呼吸急促,爸媽緊急送往成大醫院,醫師檢查發現是右上肺葉大肺型肺炎,凶手是B型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感染。

氣溫驟降
秋冬小寶貝求診增加

冬季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驟降,加上兒童抵抗力較差,易造成病毒和細菌感染,本刊列出8大幼兒常見的疾病供父母參考,讓小寶貝們健康平安過冬。

秋冬診所和小兒科看診人數劇增,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表示,36、37度環境會抑制病毒活動力,秋冬氣溫降低,病毒變得活躍,幼兒易呼吸道感染,罹患腸胃炎、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嬰幼兒來醫院求診的比例較春、夏多兩至三成。

較溫暖的南臺灣也是如此。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小兒科主治醫師謝旻玲說,秋冬流感和肺炎的小病人多二到三成,最常見的是肺炎和中耳炎。

幼兒好發的8大疾病

1普通感冒
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一般感冒是呼吸道局部症狀,症狀較輕微,可能發燒1到3天,較少併發症。治療方面,陳萬德醫師說,發燒開退燒藥,咳嗽、流鼻涕等開止咳等藥物,多半不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

♥照護重點
讓孩子多休息、多喝水。謝旻玲醫師提醒,若高燒3、4天不退,或孩子不再哭鬧,有嗜睡現象,可能就不只是感冒,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大醫院就診,進行X光或抽血檢查,看是否有肺炎。

2流行性感冒
症狀:頭痛、喉嚨痛、高燒、倦怠、肌肉痠痛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是,流感發病歷程快,影響範圍是全身,嚴重到無法工作、上課,病程約5~10天。陳萬德醫師說,痠痛感、咳嗽等不適程度會很明顯,甚至發燒時必須服用克流感才會退燒,且併發肺炎的機率高。

謝旻玲醫師說,流感有九成症狀是頭痛、喉嚨痛和高燒,每年流行時,約有一成的人會有噁心、嘔吐和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診斷流感最迅速的方式是進行快篩檢查,治療以抗病毒藥物為主,用最多的是克流感,在48小時內投藥效果最佳。目前已有抗藥性的流感病毒產生,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不要自行購買克流感,以免使用不當,產生抗藥性。陳萬德醫師說,當醫師檢查懷疑是細菌性肺炎,才需服用抗生素。

♥照護重點
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不過,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在6個月後會逐漸下降,加上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建議每年接種。謝旻玲醫師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五成以上的風險。

另外,要注意手部清潔,如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噴嚏後,避免孩子的手亂碰,如手直接碰觸眼、鼻、嘴;要讓病童在家中休養,也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3輪狀病毒
症狀:發燒、上吐下瀉、脫水、酸中毒

秋冬為「腸胃型流行感冒」好發季節,謝旻玲醫師說,最常見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感染,症狀有輕有重,包括腹瀉、嘔吐、腹痛、痙攣與發燒等,嚴重會導致休克,感染途徑主要透過糞口傳播。

病毒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嘔吐物及糞便中,處理不當,除易污染環境及相關設施外,也常在學校及人口密集機構引起大規模感染。

陳萬德醫師說,此疾好發於2歲以下的幼兒,不過成人也可能感染。一般腸胃炎可能嘔吐或腹瀉1、2天,之後會慢慢改善,但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約三至五成會出現嚴重脫水,必須住院注射點滴。

至於民眾最熟悉的腸病毒,則在夏天較常見,傳染途徑比輪狀病毒多「飛沫傳染」,症狀以發燒、水泡和皮疹為主,最典型症狀是口腔黏膜、上顎、牙齦、舌頭等多處潰瘍。

♥照護重點
在處理患兒的嘔吐物或糞便時,要妥善分開處理,照顧者要勤洗手。疾病管制署建議,對於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應以0.5%漂白水(5000ppm)充分浸泡、靜置30分鐘後再行處理,受污染的環境表面,也應以0.1%漂白水(1000ppm)進行消毒擦拭。

孩子嘔吐就不要再吃固體食物,當幼兒輕微腹瀉時,謝旻玲醫師建議,可先將牛奶、果汁稀釋一半再餵食;如果腹瀉得很嚴重,可考慮改喝電解質補充液或無乳糖配方奶。

4細支氣管炎
症狀:鼻塞、咳嗽、痰多

細支氣管炎是秋冬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會得到多半是因較密切的接觸傳染,例如家中有較大的孩子感冒,或父母感冒,都會傳染給幼兒,感染後3到7天有症狀。陳萬德醫師說,2歲以下幼兒因細支氣管發育尚未成熟且較細,只要受到感冒病毒感染,就會造成呼吸道有許多痰,又咳不出來,導致細支氣管發炎。

♥照護重點
原則上採取支持性療法,倘若呼吸急促則可能要進行蒸氣治療;如果完全無法進食,則要打點滴。陳萬德醫師說,多半是針對化痰做治療,父母應盡量幫小孩將痰拍出來,同時讓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有助於化痰。

至於怎麼拍痰?謝旻玲醫師說,手要弓起來拍,且要避免肩胛骨和脊椎,時機也要慎選,用餐完就拍,孩子會吐出來,最好在飯前、飯後2小時拍痰。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