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吃出健康 健康飲食 常吃深海魚會汞中毒?

常吃深海魚會汞中毒?

出處/ 2016年11月號/第35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898
收藏 瀏覽數 : 4898
常吃深海魚會汞中毒?

大家都認為魚肉營養好,不少婆婆媽媽也愛烹調魚料理,但是,不少魚類受到汞汙染,吃多了反而傷身,恐慢性汞中毒!想吃又想兼顧健康,得避開哪些部位?喜歡吃魚的人不可不知。
常吃深海魚真的會汞中毒嗎?恐有肌肉萎縮的現象?其實汞含量的多寡與海水的深度無關,和食物鏈的位階才有關係!像是鯊魚、鮪魚、旗魚、鯨魚、油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都是位於食物鏈的頂端,靠吃小魚維生,體內累積的汞含量相對較多。

孕婦誤食汞
孩童中樞神經恐受損

汞中毒可分為「元素汞中毒」、「無機汞中毒」、「有機汞中毒」三種類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表示,常見的慢性汞中毒主要來自有機汞,是由無機汞在環境中經由微生物轉化為有機汞;而其中的甲基汞,便是殘害人體中樞神經的兇手之一,導致患者視力受損、肌肉萎縮及智能受損等,如日本的水俁病。

倘若孕婦攝取到甲基汞,也會通過胎盤或藉由母體分泌至母乳中,而影響到腹中的胎兒,或是尚在發展階段的嬰幼兒,所以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孕婦及孩童這兩種敏感族群應少吃掠食性魚類,避免孩童的中樞神經遭受破壞。

食用掠食性魚類
一個月260g為限

李俊璋教授提醒民眾,食用大型掠食性魚類時,應有量的限制,由於汞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為120天,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代謝,建議1個月食用的頻率最好為1~2次,每次攝取的量應以5~6片生魚片大小為基準,每次約為130克上下。

汞在工業上的應用也非常廣泛,諸如生活周遭的體溫計、血壓計以及日光燈等均含有元素汞的成分。由於在室溫下,只有它是呈現液體狀的重金屬,民眾較容易疏忽而觸碰到,需交給專門回收的人員作處裡,若是不小心打破,也應存放於密閉盒子,以免吸入人體。總而言之,避免慢性汞中毒,可靠以下三招:

1.    使用汞的場所,應定期清理汞汙染。
2.    少食用大型掠食性魚類,可有效預防甲基汞的暴露。
3.    不吃大型魚的魚皮、內臟脂肪和魚頭。

顏宗海醫師補充說明,民眾體內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的化合物,甚至是毒物,自然的排毒管道有2種,若是水溶性毒物,建議民眾多喝白開水,如此會經過人體的腎臟,從尿液中排出;脂溶性毒物則需經過腸胃道由糞便排出,因此建議民眾多吃含有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如橘子、奇異果、鳳梨、竹筍、柚子、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

此外,抽血做檢驗不是預防的機制,而是治療的途徑,因此李俊璋教授認為,若有慢性中毒現象,例如:本來沒有貧血的問題,卻忽然長時間無來由的貧血,就要懷疑是否有慢性中毒現象,應馬上至醫院就診。顏宗海醫師建議病人可以掛毒物科或腎臟科,醫師較能針對中毒情形給予診斷或治療,若中毒嚴重,即使沉積在器官或是累積在骨骼中,亦可用螯合劑有效的把重金屬抓出來,所以就診是最明確的選擇。

 

關鍵字: 深海魚汞中毒孕婦毒物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