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膝關節退化,可以不換人工關節嗎?

膝關節退化,可以不換人工關節嗎?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621
收藏 瀏覽數 : 8621
膝關節退化,可以不換人工關節嗎?

今年68歲的黃伯伯去年膝蓋開始莫名疼痛,到診所檢查都只開立消炎藥治療,症狀沒有改善。後來,隨著疼痛加劇,黃伯伯連走路都跛行不穩,生活大受影響。直到赴醫院骨科就醫後,才發現右膝軟骨已局部壞死,有膝關節退化的情形。原本黃伯伯以為自己需要置換人工關節,沒想到醫師透過「脛骨截骨矯正術」治療,不僅讓他保留自己的血肉之「膝」,還能健走和游泳。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退化性關節炎越來越普遍,根據統計,全台60歲以上民眾,每2人就有1人為關節炎所苦,但多數人都等到嚴重影響生活才就醫。雙和醫院骨科關節及運動醫學特診翁佩韋醫師表示,當關節軟骨內某些組織合成逐漸減少,就會造成軟骨結構改變、脆弱。加上本身體重、工作、活動等外來的重量負荷,經年累月都會使關節軟骨逐漸崩壞磨損。

 

脛骨截骨矯正
免置換人工關節

翁佩韋進一步說明,因內側脛骨關節面接近人體的中心,所以有九成的膝關節磨損都由內側開始,之後還可能導致內翻變成O型腿,讓內側磨損加速惡化,使患者疼痛感加劇、行動不便,生活品質下降。然而,每位患者的症狀不盡相同,退化程度也不一。

 

治療上,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及微創技術的精進,醫師可依據患者的退化程度,提供適合的療法:

●    輕度退化:採保守治療,如服用消炎藥物、使用減壓鞋墊、接受疼痛神經阻斷術、施行自體血小板或玻尿酸注射等。

●    中度退化:當上述保守治療失效者,可考慮接受「脛骨截骨矯正術」合併膝關節鏡微創手術。

●    重度退化:一旦膝關節已變形攣縮,建議考慮部分或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翁佩韋解釋,脛骨截骨矯正術是先將關節軟骨壞死的部分清除,並在小腿脛骨上截出一段缺口以矯正脛骨角度,並用骨板固定,讓內側關節壓力減低。這項手術有助關節軟骨重新再生,預防持續內翻變形,讓病人能保有並靈活使用原本的膝關節。

 

不過翁佩韋也指出,門診發現,約有3~4成患者就醫時已屬較重度的膝關節退化,錯失接受「脛骨截骨矯正術」的時機。建議民眾,若發現膝蓋疼痛持續2~3週,並有紅腫熱痛,彎曲時感覺緊繃等症狀時,應儘快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年輕人也會關節耗損
服務業成高危險群

關節損耗無時無刻都在發生,退化性關節炎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正常人關節平均每年動的次數為100萬次,其中以膝關節最為頻繁,一天至少動2000~3000次。就連簡單的生活動作,如走路、上下樓梯都會造成關節的磨損。目前已知,人在走路時造成的關節負荷為平躺時的3倍、下樓為4.3倍、做家事時常做的蹲、跪動作,更是讓關節負荷高達平躺的5.6倍。

 

因此,翁佩韋提醒,只要在活動時關節總是喀喀響、上下樓膝蓋覺得疼痛不適、蹲下卻站不起來,這些都是關節退化的徵兆。尤其久坐、久站的上班族、服務業,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脊椎間、膝蓋長期承受全身壓力,都是罹患關節炎高危險群。

 

預防勝於治療,在日常保養方面,許多民眾以為運動會磨損膝蓋,因而視運動為畏途。其實,適當的運動能加強大腿周圍的肌耐力,有助於保護膝蓋,使關節活動更穩定,像健走、騎自行車、游泳等負重較低的運動,適合各年齡層,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