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併發症",共有18筆資料

藥物過敏嚴重恐喪命!你不可小看的用藥安全

看診時,醫生都會問病人:「吃藥會過敏嗎?」你常毫不猶豫的搖頭說:「不會」嗎?其實,藥物過敏大多是非預期的,不一定會出現在首次用藥後,可能多次服藥後才出現徵狀,用藥不可輕忽,才能避免疏忽致死的可能性。
2017-03-21

手術治攝護腺肥大價差大,電刀、雷射怎麼選?

68歲的林伯伯,長期飽受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最近檢查發現攝護腺體積過大,阻塞尿道,導致反覆急性尿滯留,必須開刀刮除攝護腺組織。他想選擇健保給付的電刀手術,看到報導說自費15萬至17萬元的雷射手術,出血量比電刀手術少,但手術費用太高讓他非常煩惱,不知怎麼選擇才好……
2017-03-20

手術後怕沾黏,防沾黏產品有用嗎

要動腹部手術或婦科手術,手術費用裡有一項「防沾黏產品」,那是什麼?有必要嗎?不使用預防沾黏產品,會有什麼後果?
2017-03-07

血糖起伏壓力大,安撫糖尿病友這樣做

巧慧的爸爸前陣子確診罹患糖尿病,喜歡品嚐美食的他不想放棄山珍海味,因而不願積極治療。苦惱的家人只好到醫院詢問衛教師,希望找到好的溝通方法、讓他願意調整飲食……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的併發症;對大部分的病友來說,糖尿病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疾病,而是全家共同的挑戰。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不安的負面情緒,學會與疾病共存、活得自在呢?這是家屬與病人得共同面對的課題。
2017-01-12

糖友用藥疑惑大解析

隔壁的王爺爺罹患糖尿病已經20幾年了,最近開始洗腎。這讓10多年來都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柏凱很擔心,不知道要不要開始規律服用降血糖藥,很怕吃太多藥會傷肝腎……
2017-01-12

掌握糖尿病治療新趨勢

不少糖尿病友誤以為施打胰島素等同被宣判「病況嚴重、進入末期」,甚至認為施打後可能引發洗腎風險……,醫師澄清這是錯誤觀念!其實,提早施打適合的胰島素,不僅能保護胰島細胞維持正常功能,控制血糖的效果也比口服藥物來得好。
2017-01-11

糖友怎麼避免「神經病變」

48歲的林姓水電工罹患糖尿病多年,三個月前發現腳趾發麻,漸漸延伸到腳踝、小腿,沒想到後來甚至連手指也開始發麻,尤其是夜深人靜,症狀更嚴重,很難熟睡。他擔心是中風前兆,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診是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友最怕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功能障礙,想要避免截肢、中風、視網膜病變及性功能障礙,哪些事情要注意?
2017-01-11

糖尿病友,不可不防「牙周病」

你知道糖尿病不治療,會導致牙周病嗎?假如已罹患牙周病,不控制血糖,會讓牙周病更嚴重,治療更困難!到底牙周病和糖尿病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預防呢?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