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尿",共有307筆資料

得了糖尿病,怎麼避免失明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失明的比例約為普通人的20倍以上,原因大多跟視網膜病變有關。研究發現,6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視網膜病變,究竟得了糖尿病,該如何預防眼睛病變及失明?張總經理、黃廠長兩人罹患糖尿病10年,工作同樣忙碌。張總經理沒有規律服藥及按時就醫,等到視力模糊,檢查後發現視力已退化到0.4,出現黃斑部水腫,經適當治療才減少水腫,挽救可能失明的視力。反觀黃廠長,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且遵從醫囑,規律用藥,每半年到眼科檢查眼底,視力雖有退化,仍在可控制範圍,未出現視網膜病變。
2017-05-31

只吃降血糖藥不行嗎?解開糖友3大用藥疑惑

定時服藥,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法,忘了服藥,該如何處理?立刻補吃嗎?假如醫師不只開降血糖藥,還開了降血脂、降血壓藥物,也都要服用嗎?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5月下旬公布全球醫療照護品質調查排行榜,在195個評比的國家地區當中,臺灣排名第45名,輸給鄰近的日本和南韓。若進一步分析單項評比結果,臺灣急性疾病照顧效果佳,但慢性病照顧卻有待加強,尤其是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
2017-05-31

妳的涼鞋,讓腳暴露在危險中?

夏日炎炎,鞋店也開始推出各式各樣的涼鞋,路過的女性都忍不住多看一眼,想在夏天露露腳指,清涼一下!但有報導指出,穿涼鞋會導致肌腱炎、接觸性皮膚炎等腳部疾病,為了保護腳的安全,還是少穿為妙?
2017-05-29

痛風患者,為何得留意心血管疾病?

說到痛風,恐怕很多人第一個閃過腦海的印象就是關節腫大,嚴重時會出現痛風石,全身關節疼痛難忍。事實上,人體在代謝普林的過程中,會產生不穩定的自由基,攻擊心血管,因此,痛風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2017-05-26

慢性病患想動出活力,專家最推薦哪些運動?

明知運動對健康是個好習慣,可是,膝蓋有些退化的熟齡族,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常怕運動增加關節負擔,或擔憂心肺功能負荷過重,到底哪種運動才適合?
2017-05-25

慢性病患怎麼健康動起來?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患者,因身體不便或疾病問題,怕一動就動出致命危機,事實上,只要掌握一些照護的小祕訣,慢性病患也能健康動起來!
2017-05-20

別把妳的健康「憋」壞了

出門在外,或是忙碌等種種因素,讓憋尿成為女性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除了過程裡的不適,另會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別讓憋尿成為你的必要之惡。
2017-05-19

當心夏日「炎、炎」!

進入夏季,氣候溼熱利於細菌繁殖生長,女性的祕尿系統更易受感染而引發尿道炎、膀胱炎,避免夏日炎、炎,才能疏爽自在地享受生活!
2017-05-19

暢快到底,擺脫結石夢魘!

疼痛有如夢魘,復發如影隨形,這是尿路結石頑強的特性,也是泌尿科醫師致力突破的目標。
2017-05-19

尿失禁不再是妳的難言之隱

「方便」的事總是令人難以啟齒,一旦有了困擾也不知向誰求助,別把自己的難言之隱邊緣化,其實可以尋求的管道、治療的方法,為數不少。 尿失禁的原因眾多,女性在生命的進程裡,因為生育、更年期…等因素,造成嚴重度不一的尿失禁,「及早治療」是醫師們的老話常談,卻也是影響治療效益的關鍵因素。正視泌尿問題,醫療體系已經有所改變,為女性特設科別,突破心防。以下先看幾則例子。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