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尿",共有293筆資料

聚餐或宴客,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臟病友,如何吃澎湃卻少負擔

歲末年終之際,聚餐、尾牙接連不斷,頻繁吃好料,腸胃受得了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腎臟病友,品嘗美味料理時,又該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吃得健康沒負擔?
2017-01-20

別懼怕!胰島素注射有訣竅

許多糖尿病友聽到要打胰島素就聞之色變,從醫院領了胰島素回家後,王太太開始天天打針,以維持血糖穩定,到底該怎麼用才不會痛?注射胰島素有什麼小撇步?許多糖友擔心「打針好痛」、「步驟好複雜,學不會」等,醫生強調,「其實打胰島素比你想像的簡單,而且不會痛!」鼓勵病友學習自我照護,熟能生巧後,便能藉由打胰島素良好地控制血糖,安心跟糖尿病共處。
2017-01-12

血糖起伏壓力大,安撫糖尿病友這樣做

巧慧的爸爸前陣子確診罹患糖尿病,喜歡品嚐美食的他不想放棄山珍海味,因而不願積極治療。苦惱的家人只好到醫院詢問衛教師,希望找到好的溝通方法、讓他願意調整飲食……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的併發症;對大部分的病友來說,糖尿病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疾病,而是全家共同的挑戰。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不安的負面情緒,學會與疾病共存、活得自在呢?這是家屬與病人得共同面對的課題。
2017-01-12

糖友用藥疑惑大解析

隔壁的王爺爺罹患糖尿病已經20幾年了,最近開始洗腎。這讓10多年來都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柏凱很擔心,不知道要不要開始規律服用降血糖藥,很怕吃太多藥會傷肝腎……
2017-01-12

掌握糖尿病治療新趨勢

不少糖尿病友誤以為施打胰島素等同被宣判「病況嚴重、進入末期」,甚至認為施打後可能引發洗腎風險……,醫師澄清這是錯誤觀念!其實,提早施打適合的胰島素,不僅能保護胰島細胞維持正常功能,控制血糖的效果也比口服藥物來得好。
2017-01-11

糖友怎麼避免「神經病變」

48歲的林姓水電工罹患糖尿病多年,三個月前發現腳趾發麻,漸漸延伸到腳踝、小腿,沒想到後來甚至連手指也開始發麻,尤其是夜深人靜,症狀更嚴重,很難熟睡。他擔心是中風前兆,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診是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友最怕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功能障礙,想要避免截肢、中風、視網膜病變及性功能障礙,哪些事情要注意?
2017-01-11

高血糖要警覺,拒當糖尿病候選人

你知道自己的血糖值嗎?每年有高達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正式升格為糖友;「糖尿病前期」代表胰島素代謝已紊亂,飯前空腹血糖介於100~126mg/dl,此時只要妥善治療,仍可能完全痊癒;但若空腹血糖超過126,演變成「糖尿病」,就必須一輩子控制與照護,對於高血糖,你不能掉以輕心!
2017-01-11

糖尿病友,不可不防「牙周病」

你知道糖尿病不治療,會導致牙周病嗎?假如已罹患牙周病,不控制血糖,會讓牙周病更嚴重,治療更困難!到底牙周病和糖尿病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預防呢?
2017-01-09

避免兒童肥胖,禁含糖飲料入校

2014年底全球已近四成成年人體重超重,主要原因之一為民眾飲食中攝取過量的糖分,尤其是含糖飲料更助長兒童肥胖。WHO呼籲各國若將含糖飲料售價提高20%,將可大幅減少相關產品消費,進而降低糖分攝取。為了預防學童肥胖,也愈來愈多國家禁止含糖飲品進入校園。
2016-11-01

麗嬰房創辦人總裁林泰生》理解疾病,學會與病共處

林泰生在26歲時和友人一同創立了麗嬰房,從一家店面開始,到現在的兩岸童裝龍頭。今年林泰生進入「人生七十才開始」的年紀,麗嬰房也即將步入44週年,林泰生認為經營事業最重要的是「傳承」。曾生病有所體會的他,在管理健康上也很有心得,認為不要怕生病,要學會跟疾病共處……
201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