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衛生",共有298筆資料

如何關心單親爸爸的身心健康?

有多項研究數據顯示,男性的身心狀況比女性差。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顯示,男性在認知自己的身心狀態的能力,比起女性更為遲鈍,他們較無法體認自己已得到精神疾病、且無法完整表達其內心感受。而衛福部資料顯示,男性精神科就診率不到1成,而2017年死因統計也發現,男性自殺率66%,明顯高於女性34%。
2018-08-15

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公衛救人,生技助人!

張鴻仁學醫,但未選擇當醫生,投身公衛領域,之後擔任公職,在多次臺灣遭遇傳染病威脅時,都在第一線防止疫情蔓延。衛生署副署長退休後,開始在生醫界服務,現在是臺灣生技產業最著名的「業師」。他以豐富的產官學經驗,屢屢為生技產業建言,希望臺灣生技產業更好,幫助更多有醫療需要的人……
2018-08-01

半夜醒來睡不著,怎麼辦?

根據一篇2018年5月發表於《刺胳針精神醫學》的期刊指出,睡眠經常受到干擾、晝夜節律紊亂的人較容易出現情緒問題、憂鬱和躁鬱症。可以一覺到天明真的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但如果因為要上夜班,無法正常作息該怎麼補眠,才能避免生理時鐘被打亂呢?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但夜深人靜總愛一個人胡思亂想,失眠睡不著?工作壓力大、半夜總是突然驚醒的人,又該怎麼做,才能在入睡後睡得安穩?
2018-07-30

台灣青少年的憂鬱問題,如何解?

你可能知道憂鬱症是甚麼,但你關心過青少年憂鬱症的問題嗎?臺大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丘彥南表示有接近三成的青少年都有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而根據董氏基金會的歷年調查結果顯示,在台灣,平均每五名青少年就有一人有明顯的憂鬱問題需要專業協助。
2018-07-25

老年人玩「大型桌遊」有哪些好處?

「玩桌遊」不僅是親朋好友交流、消磨時間的好方法,還是促成長輩自動自發起身運動的動機!根據一篇發表於《老化臨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期刊的研究指出,大型桌遊遊戲可提高老年人主動參與運動的興趣及動機,為認知和身體方面帶來正向影響。
2018-07-16

威脅你我的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同時也是最容易威脅國人健康的心臟病。究竟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台灣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遞嬗,醫藥技術的發達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台灣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總死亡率近40年來明顯下降,然而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卻明顯增加。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近30年來一直名列十大死因前茅,更是老人最主要的病因與死因。台灣自1993年9月成為聯合國所謂的老人國之一,老化的人口結構,勢必使動脈硬化性疾病成為未來疾病與公共衛生工作的主流。
2018-07-10

如何孤單不寂寞,讓獨處感到自在?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是否心中不時會響起這種寂寞的旋律呢?在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寂寞已不再只發生於年長者或獨居者身上。根據一篇2018年4月發表於《劍橋大學心理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同年齡人,孤獨的年輕人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失業的機率較高。
2018-07-02

仁濟醫院院長李龍騰》想做對的事,就要堅持!

曾任衛生署副署長的李龍騰醫師,是當年SARS疫情爆發時的抗煞功臣之一,也是國內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他歷任官場數職,對於醫療專業始終有一份榮譽感與使命感,寧願看診時間增加,也不願誤診一人;當面臨官場文化與醫療專業衝突的時候,他認為專業遠比烏紗帽重要……
2018-06-29

運動提升專注力,8成跑者很有感!

跑步不僅能增加心肺功能、讓心情變好,調查發現,持續且規律的運動可以提高工作和讀書的專注力!為此,董氏基金會與體育署自2015年起便開始合作推廣大跑步計畫,三年來,全臺高中職以下學生近乎每5人就有1人參與跑步及上網登錄,其中臺中市、新北市及桃園市累積里程數最多,堪稱全台最會跑的縣市!
2018-06-25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