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醫院",共有590筆資料

​治療失智症新利器:rTMS經顱磁刺激

當長輩失智,家屬往往焦急卻無力,除了藥物與照護方式外,神經科學領域的非侵入性技術:重覆性經顱磁刺激(rTMS)也被應用於改善失智者的認知與情緒表現,以下帶你了解誰適合接受rTMS,治療效果、有何禁忌、療程怎麼安排?
2025-09-08

夏日安心運動控三高這樣做

運動能增進心肺功能,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心臟病者,醫師也會建議養成運動習慣,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夏日天氣悶熱,怎麼運動能減少對心臟的衝擊?此外,中暑跟心肌梗塞都可能全身無力,怎麼警覺及應對?
2025-09-04

善用健檢警覺威脅男性健康的六大癌症

美國前總統拜登5月確診罹患攝護腺癌末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提醒男性要注意癌症威脅。衛福部公布2024年十大癌症造成3萬2,295名男性死亡,醫師呼籲:定期健檢,即早發現與治療,是降低癌症威脅的關鍵!
2025-08-05

關心爸爸3大健康改變,幫他延緩退化

許多父親常隱忍自身需求,使子女不易察覺異樣而延誤就醫。醫師提醒,有3種疾病最易被當老化而忽略,建議每3個月用「長者功能自評量表」幫父母把關健康,並善用「免費的健檢」揪出癌症、慢性病,讓全家更健康!
2025-08-05

高溫、吃太多冰易心肌梗塞!夏天有效降溫防猝死

近年來全球高溫導致熱中風或熱致死事件頻傳,起因與心臟病發有關。研究顯示,當氣溫達32℃以上,氣溫每上升1℃,心肌梗塞風險增3~4%。50歲以下的心梗族群越來越常見,炎夏想護心防猝死,醫師叮嚀這些事勿做
2025-07-16

控管14個失智症風險因子,這樣做更有效

名醫林芳郁退休後與失智症搏鬥了5年,令人心疼,失智症可否預防?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2024年發表了最新的失智症研究報告,提醒可能造成失智症的14個風險因子,讓專業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及改善!
2025-07-11

睡太多恐損傷記憶力及認知功能

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九小時,可能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
2025-07-11

遠離骨鬆、肌少症威脅,怎麼吃補鈣又增肌

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症狀,不少中高齡者直到關節磨耗或骨折需住院動手術,才知道自己肌肉及骨質流失,增加了日後殘疾或失能風險。快來了解哪些NG的飲食習慣要調整,用對方法吃進營養,預防骨鬆與肌少症
2025-07-09

炎夏如何防恐致死的中暑與熱衰竭?這些細節別忽略

台灣夏季各地氣溫動輒飆破35°C,加上濕度高,體感溫度更高,熱傷害送醫人數也隨之攀升。熱傷害不僅增加心肌梗塞機率,之後恐提高腎臟病風險,戶外工作或假日出遊民眾這樣準備,徹底防範熱傷害!
2025-07-04

樂齡族跟著專家運動練腳力,防骨鬆、肌少症!

想預防骨鬆、肌少症,只散步、爬山還不夠!復健科醫師提醒,適當的阻力運動訓練能刺激肌肉及骨骼生長,增強肌力及肌肉量也可提升跌倒時的應變力。政府2021年起已在各縣市設銀髮健身俱樂部,怎麼練?以下完整分析!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