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關心",共有71筆資料

口腔癌、舌癌術後防營養不良,4招改變飲食及變化菜單

許多口腔癌患者在開刀、放射線治療、化療期間覺得疲倦、無力,因傷口或藥物副作用而味覺改變、口腔潰瘍或機能受損,導致食慾下降、進食困難而減少飲食,以致營養不良,該怎麼調理食物及改變進食方式,才有體力渡過治療期?
2024-08-20

有憂鬱症的女性比男性更易患心臟病,從「心」體貼媽媽

周末將迎來母親節,還在思考要準備什麼禮物或安排帶母親去哪裡吃飯嗎?比起禮物或美食,不妨先關照媽媽的身心健康。研究指出,女性得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有憂鬱症的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心臟病。
2024-05-09

樂齡生活 注意交通安全

老年生活需要更多「動態」生活,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維持生活節奏、繼續既有嗜好、學習新事物,有行動力才能夠享受樂齡生活。活動力,除了自身體力,也免不了移動和使用交通工具,那就要重視交通安全!
2024-03-11

老年人有腸胃疾病易感到孤獨和憂鬱!3招關心父母、增互動

農曆新年將至,親友團聚時,如果長輩表示身體不適,除了關注生理狀況,也要留意社交、人際互動,是否有孤獨感與憂鬱情緒,特別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因為研究發現,有腸胃疾病者孤獨感較高,與憂鬱症高度相關。
2024-01-25

胸悶 氣喘是心肌梗塞前兆!救護車未抵達前如何自救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1月2日疑因心肌梗塞過世,注意哪些症狀才不會錯過心肌梗塞的警訊?心肌梗塞時應如何自救?網路上流傳「雲南白藥能當作心肌梗塞急救藥」,是真的嗎?若親友心肌梗塞,又該如何協助急救?
2024-01-04

口腔癌最新治療 一表搞懂治療過程、費用及健保狀況

治療口腔癌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若延誤診治,腫瘤擴大,開刀切除病灶後,還需口腔重建,以恢復吞嚥、語言功能與外觀,後續會再視情況搭配「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到底哪些治療健保有補助、哪些須自費?看醫師解析。
2023-07-31

1/5新手爸爸感覺憂鬱 3方法提升新手父親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研究指出,初為人父的男性在轉變成父親角色的期間,心理健康將面臨挑戰,他們希望在父親身分、配偶關係的改變上獲得更多指引和支持。父親節即將到來,不妨多給新手爸爸們關懷與問候。
2023-07-31

跌倒撞到頭,過兩天竟腦出血死亡!當下怎麼判斷要不要叫救護車?

前中視董事長鄭淑敏7月26日如廁時不慎跌倒撞到頭而腦出血昏迷,之後急救不治,享壽78歲。歌仔戲大師陳美雲也是失足跌倒而過世。跌倒撞到頭到底有多危險?當下怎麼判斷要不要就醫?什麼情況下應叫救護車?(2023/7/27更新報導)
2023-07-27

增口腔癌123倍風險正是檳榔菸酒!快幫老公戒癮

你知道「檳榔」不另加料,本身就含多種致癌物嗎?嚼檳榔易讓口腔有「癌前病變」,導致口腔癌;而配料「荖花」含肝毒性的黃樟素;「紅灰與白灰」則有強鹼性,多種致癌物使食道、胃肝都增罹癌風險。若家人愛吃檳榔,怎麼幫他戒癮?
2023-07-13

樂齡健走養生 私推中台灣3條適合老人親子遊的森林步道

74歲因攝護腺癌手術後,我用健走來健身抗癌,感覺效果顯著。以下嚴選三條中台灣景觀優美、交通方便的涼爽森林步道—「草屯九九峰步道」、「竹坑南寮步道」、「十八彎古道」,給銀髮族健走養生、防骨鬆、降三高。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