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葉金川 樂齡生活 注意交通安全

樂齡生活 注意交通安全

出處/ Web only 
撰文/
瀏覽數 : 10367
收藏 瀏覽數 : 10367
樂齡生活 注意交通安全

老年生活需要更多「動態」生活,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維持生活節奏、繼續既有嗜好、學習新事物,有行動力才能夠享受樂齡生活。活動力,除了自身體力,也免不了移動和使用交通工具,那就要重視交通安全!

事故現場

近期發生兩起重大交通事故,引發民眾高度關注。 一起是發生在台灣彰化,一位73歲老翁,開車撞到正走在行人穿越道上的三姊弟,造成兩姊妹重傷至今尚未清醒;另一起則是發生在日本,一位79歲男性開車行經東大寺突然暴衝,直向行人穿越道衝去,撞倒了一位日本人及一位台籍旅客,台籍旅客送醫搶救後仍不治身亡。

我在2020年時也發生過一次車禍,當時我正減速等待左轉,一台由70多歲職業大貨車司機駕駛的卡車以70、80公里的速度、完全沒有剎車地追撞我的車,幸而車上的我與太太都無大礙。

我76歲的山友,最近也發生交通事故。他騎摩托車外出辦事,結果不慎摔倒,他直覺地想用手掌撐住身體,結果卻造成手掌骨折。

我們無法預期意外的發生,但是這些事故的發生與身體老化是有直接關連的,年紀大了,視力、聽力、肌力、反應力等都在下降,而且這是無法避免的,差別在於退化多少而已!

行的安全,我的改變

自多年前我搬到花蓮長居之後,因為當地大眾運輸系統沒有台北市便利,開車一直是我的主要交通方式;過了70歲之後,我逐漸減少開車次數,例如,從我家到我志學的農場單程8公里,我就騎自行車往返。

必須開車的時候,我也會把握幾個原則:例如維持最低速限;開上高速公路時不超過90公里;不走內線道、不超車快速道;夜晚不開車等。

即使我ㄧ直都保有運動習慣,我的體力、肌耐力、反應力算維持得不錯,我仍需接受這無法改變的事實:年紀大了,身體自然會老化。

無論再怎麼健康的人,到了一定年紀後,眼力、聽力、肌力、肌肉量及反應力等多多少少會下降,更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友善的大眾運輸系統 讓樂齡也能享受旅遊

過年期間,我和朋友一行人到太魯閣爬山;平時有台灣好行旅遊專車行經太魯閣國家公園各景點,讓遊客方便往返。而年假期間只提供接駁專車由花蓮新城車站往返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中心。我們回程,本想搭接駁專車,但是排隊等車的人龍是一圈又一圈,遇到幾位等車的美籍旅客,他們也在問車子到底要等多久,他們也不知道,因為沒有任何公告、也沒有管道可獲知。我們最後決定走路下山回新城車站搭火車。

我想起到日本旅遊的時候,可以完全依靠大眾交通工具到訪各處,即便是小城市也不會受阻。例如到高松市旅行,搭乘有百年歷史的琴電(Kotoden,全名為高松琴平電氣鐵道)暢行。前一陣子看到新聞,報導這電氣鐵道虧損連連,但不會停止營運。因為日本是高齡社會,要讓銀髮族有便利的交通方式,大眾運輸工具是最友善安全的。

對照日本的例子,我想,在台灣要讓銀髮族更願意出門,除了要提供安全及更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外,有清楚完整的資訊服務也很重要。

老人可採用哪些方式旅行?

我一直是自助旅行、自駕的愛好者,尤其在國外旅行的時候,一天開車好幾百公里都不成問題。然而,去年完成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到黃石公園露營、30天3000英里的自駕旅行後,我決定往後的旅行不再自駕了,畢竟年紀越來越大,自駕的安全性會大幅降低。

很多人會選擇跟團旅行,吃、住、行程有人打理,這是最便利的做法;提醒有健康疑慮的年長者到國外旅行時,一定要保健康醫療險,若不幸在國外生病或有意外傷害,就不用擔心需要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

我自己則偏好Long stay的旅遊方式,選一個地方住上兩、三個星期,使用當地的大眾運輸工具參訪鄰近景點,還可以深入體驗當地人的生活。

此外,遊輪和觀光列車也是適合老年人的旅遊方式。這些列車都有餐廳、休閒空間,有的還有臥室,它的安排都是行經風景優美的路線,旅客可以坐火車悠閒的暢遊著名景點。

保持「活動力」,享受樂齡生活

要享受老後的生活,我們依然要保持「活動力」與「移動力」,除了旅遊方式,注意交通安全,並且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只有確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才能盡情享受老後生活的樂趣。

圖片來源/pexels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