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食品營養",共有67筆資料

慢性疼痛不再只靠止痛藥!吃對食物也能緩解

台灣65歲以上約有21.5%的人服用止痛藥物長達3個月以上,長久下來影響生活作息或工作表現,董氏基金會提醒,不健康的飲食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使慢性疼痛更加嚴重。5種健康飲食可有效降低發炎,緩解慢性疼痛!
2025-02-27

50歲前越早保健大腦,預防中風與失智效果越好

夜晚氣溫驟降易讓血管突然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增加中風、心臟病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填寫大腦保健評分表可掌握中風或失智風險,50歲前及早保養,能讓中風或失智風險降一半。越早養成健康習慣,效果越好。
2025-02-18

遠離黃斑部病變,吃對4大護眼食物

當視力模糊、看東西有黑影、直線變曲線、字體扭曲變形時,當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為失明主因之一,飲食補充4類食物可降低罹患風險!
2024-11-11

樂齡族預防肌少症、肌無力,只吃蛋白質還不夠!

「肌少症」是長者健康的隱形殺手,其特徵包括肌肉質量減少、肌肉功能降低,造成行動力下降、跌倒、骨折機會增加,甚至導致失能;很多人知道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但提醒大家:光是攝取足夠蛋白質卻缺乏運動,無法有效增肌!
2024-10-24

增肌減脂、防肌少症吃國產雞,新鮮營養且少碳排放

5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想增肌減脂、預防肌少症,多吃優質蛋白質及運動是解方。比起豬牛羊肉,雞肉蛋白質保留率最高、飽和脂肪低、含合成肌肉的支鏈胺基酸,且養育過程碳排放較少,選擇國產雞肉更是新鮮且環境友善的好選擇。
2023-10-23

人生的最後一餐 想怎麼吃?健康吃才能開啟精采人生下半場

人生中有許多值得紀念的一餐,你曾想過人生最後一餐恐要靠鼻胃管進食嗎?董氏基金會拍攝「人生的最後一餐」短片提醒:國人晚年平均臥床時間達8年,現在吃的每餐都可能影響健康,及早吃得營養均衡,50歲後才能健康、老得慢,開啟精采人生下半場!
2023-09-11

怕胖不敢吃飯?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質讓你健康又長壽

別以為少吃飯(碳水化合物)及多吃肉(蛋白質)能保持體態,其實吃過多或過少的碳水化合物均對健康不利,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一半,最長壽,唯有「適量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搭配「植物性蛋白質」才有助於健康又長壽!
2023-06-30

吃火鍋沾生蛋、愛吃半熟蛋?比起膽固醇,先擔心沙門氏菌危害!

不少民眾喜歡在火鍋沾醬裡加入生雞蛋,董氏基金會提醒,蛋殼上有氣孔,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有機會入侵。吃未熟蛋易引發急性腸炎,造成腹痛、噁心嘔吐。先水洗雞蛋再冷藏,更是錯誤作法!至於蛋黃是否易讓膽固醇飆高,讓長達32年的研究告訴你。
2022-10-24

降中風風險!快將30種零膽固醇的未來食物入菜降血脂、抗衰老!

想降血脂、降膽固醇、增進腸道健康、抗衰老嗎?營養師嚴選台灣在地「30種未來食物」,教你如何將這些高營養價值的蔬菜、全穀雜糧、豆類、堅果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融入三餐,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
2022-08-03

紅燒肉.雞湯.蔥油雞 軟食物食譜讓老人更有食慾補足營養

為了讓牙齒不好的老人更有胃口,避免長期因咬不動只吃糊狀食物而營養不足,董氏基金會聘請營養師、廚師依據長輩咀嚼吞嚥狀況,推出色香味滿分的改良版紅燒肉、蔥油雞、雞湯,讓長輩享受記憶中的「好食光」,更有食慾與體力享受人生!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