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自覺的遷就,爺奶的過度寵愛,當心成為小孩驕縱個性的引線!3個棘手的案例,透過專家解析,破解你的教養盲點。
你和小孩溝通出了問題嗎?衝突、冷漠、爭吵的畫面不只在你家上演,當情況已變得難以收拾,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沸騰的情緒降溫,找到解決之道?以下的案例,或許會勾起似曾相識的感覺,或指引家長一個思考的方向。
專家特別提醒,當小孩出現被寵過頭的情形,過程中要非常小心地抽絲剝繭,思考孩子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不要太早給孩子「貼標籤」;大人眼中的「寵壞」,可能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並不一定全是寵壞所致,所以過度激烈、急躁的言行都是大忌,在沒找出問題前,不要讓衝動撕裂了珍貴的親子關係。
管教危機1
爸爸當靠山,小孩變成小霸王
5歲的睿睿聰明可愛,被爸爸捧在手心呵護著,每次跟鄰居小朋友起了爭執,爸爸總會說:「是誰欺負你?告訴爸爸!我幫你去罵他、打他!」最近睿睿的幼稚園老師向媽媽反應,睿睿在學校,只要別的小朋友一不順他的意,或是被老師糾正錯誤時就會說:「小心我叫我爸爸來打你喔!」──該怎麼矯正睿睿不對的觀念呢?
專家解析》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回答,要處理這問題,爸爸必須先做改變,要跟孩子承認,自己先前的行為是錯誤的,打罵並不能解決問題,引導孩子觀察發生什麼事了,從事情的前因後果來提醒孩子可以做什麼?或者希望同學做什麼?討論完之後,鼓勵孩子去完成。
假如孩子還是不肯去處理,家長可以問孩子:「不去溝通的原因是什麼?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是會發生啊!」呂旭立基金會諮商心理師陳桂芳建議,可告知孩子不講理的人,人際關係會變差,如果孩子還是聽不進去,父母就要等待時機,這樣的孩子遲早會遇到人際挫折,此時父母再進行機會教育,效果反而更好。
當然,也可請學校老師留意這個情況,最重要的是,當孩子改善時,父母要針對進步之處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