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連環爆,芝麻油沒用真芝麻,米粉沒用真米糰,到底什麼才是真的?什麼才能吃?3個健康飲食祕訣,教你揪出偽食物,讓你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民以食為天,可是面對一波又一波食安問題,我們該如何遠離化學添加物的毒害?為食品安全把關25年的前食品藥物管理局技正、目前在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擔任講師的文長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提供3大飲食祕訣,雖然不能完全避免,至少能拉大與偽食物之間的距離。
1.別被食物漂亮外表迷惑
少加工食品,多原味食物
許惠玉主任表示,每種食物都有原狀,如胡蘿蔔有其樣貌、花生有其外觀,很容易辨認,「一旦製成胡蘿蔔汁、花生醬時,就很難辨認是否攙假,消費者何不花時間跟真食物接觸,這樣較易透過個人經驗,了解何者為真,何者是偽食物。」真食物的外表不會漂亮,貯存以後,新鮮度降低,原味會變質,「但這種漂不漂亮、原味是靠個人味蕾的經驗,長期培養而來。」她認為多接近、多吃真食物,食物的各種變化自會成為飲食文化,深植在生活中。
食物與食品之間,看起來很相近,但彼此有很大的分野,真食物是本身會變質,像魚、肉、蛋、蔬、果等生鮮食物,但近年來基改食物愈來愈多,文長安老師特別強調,優質的真食物要回到傳統的生產方式,而不是透過基因改造長成的食物。
★豆漿要有豆香味、煮沸時有泡沫
愈接觸真食物,就會愈了解真正的豆漿是在煮沸時會產生泡沫,且有淡淡豆香味;現在的豆漿加了消泡劑,少有泡沫,若採用的是基因改造黃豆,沒有豆香味。真正的豆腐無法久放,一般室溫下,超過半天就會發酸;現在的豆腐,常添加了苯甲酸或過氧化氫,具有漂白、防腐雙重效果,顏色較白,放一天都不會壞。
★足齡生長的牛才是好牛
真正的肉牛不是穀物飼養,是要吃牧草,且是足齡生長的牛,現在的肉牛是吃玉米等穀物混合飼料,是從牛隻骨骼結構及瘦肉顏色研判生理成熟度,不是實際的成熟年齡,所含的ω-6脂肪酸及ω-3脂肪酸比例平均是25:1,兩種油脂失衡情況嚴重,吃入人體易引起發炎現象。
★米粉應是米糰製作,而非修飾澱粉製成
真正的米粉是百分百米糰製成,煮熟後很容易斷掉;現在的米粉用了大量的玉米澱粉,這是一種經過酸性氧化處理的修飾澱粉,具有防腐作用,不易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