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失眠、長期壓抑情緒,會引發心臟病?

失眠、長期壓抑情緒,會引發心臟病?

出處/ 2014年9月號/第33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404
收藏 瀏覽數 : 4404
失眠、長期壓抑情緒,會引發心臟病?

心臟病發,總讓人措手不及!除了肥胖、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是大家熟知的誘因外,長期睡眠不足,或是擁有較多負面情緒、社交壓抑的D型人格,也要當心!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在新聞中看到30幾歲的工程師過勞、心臟病發猝死的案例,雖然釐清猝死的原因並不容易,但可確定的是,勞累、缺乏休息對心臟功能有負面影響。以下是易引發心臟病的危險行為,最好改變生活型態。

 

危險群1
熬夜、睡眠不足
強迫心臟超時工作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繼雄提到,睡眠不足身體就無法擁有足夠的體力,此時對心臟收縮功能就會產生影響,像過勞死的案例,就是長期心臟收縮功能受到負面影響,易造成心律不整,嚴重時甚至可能猝死。

 

在良好的睡眠中,心臟平均一分鐘跳40至50下,比清醒時稍慢,同時血壓也平均降低20mmHg,這意味當人體睡眠時,心臟也同時獲得休息。假如長期睡眠不足、熬夜,代表心臟長期加班維持人體正常運作,久而久之,心臟缺乏調節、舒緩的時間,會影響收縮功能,導致心臟必須花更大的力氣,才能達到人體所需的血流供應量。

 

危險群2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容易心臟病發

另一個易導致心臟病發的睡眠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無論是阻塞型(睡眠時因呼吸道塌陷,空氣無法順利進入肺部)或中樞型(中樞發出的呼吸驅動力異常,導致胸腹運動減少,而產生呼吸氣流停止與通氣量減少)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表現出來的症狀除了打鼾,還有呼吸中止或呼吸減弱。

 

當呼吸中止或呼吸減弱,空氣無法順利進入人體,意味著血氧濃度下降,會使原本在睡眠狀態中的患者驚醒。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暨核子醫學科主任吳彥雯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有時在睡眠時出現全身性缺氧,對心臟產生非常大的負擔,因此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中風或猝死的比率都高於一般人。

 

人口比例上,約10%的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例大幅提高,尤其是蓄積水分鹽分的患者中,可能50%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困擾。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有很高比例是肥胖,肥胖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因此理想體重的控制非常重要。

 

危險群3
負面情緒+社交壓抑
影響血管運作

荷蘭學者Johan Denollet分析了1995年至2009年間的研究指出,具有D型人格的人相較於不具D型人格的人,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高出3倍以上。

 

什麼是D型人格?英文名稱是distressed personality,兩個最大特徵是「長期負面情緒」與「社交壓抑」,目前有許多研究都在探討D型人格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也明確指出D型人格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成大醫院精神科研究發現,在臺灣一般人口中約有16%具D型人格,而在冠心症者中比例較高,約20%。此數據與國外資料相近。

 

林繼雄醫師從血液動力學的角度分析,心血管的收縮與舒張會受到自主神經系統影響,假如一個人長期壓抑情緒,代表心血管的運作會受到壓抑的影響,易產生病變。此外,也有報告說長期處於壓抑的情緒,身體易內分泌失調,慢性發炎及氧化壓力較大,對心血管也有不良影響。

 

吳彥雯醫師則從人格特質來推測,D型人格者確實可能因壓抑的人格特質,負面情緒多,萬一罹患心臟病進入門診接受治療時,比起一般人較不積極配合治療,易中斷療程,治療的效果可能就因而打折扣。因為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病,身體跟心靈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感謝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核子醫學科主任吳彥雯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