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肝膽腸胃 根除壞習慣,不要成為洗腎候選人

根除壞習慣,不要成為洗腎候選人

出處/ 2011年7月號/第29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528
收藏 瀏覽數 : 7528
根除壞習慣,不要成為洗腎候選人

頭痛、經痛,就把止痛藥往嘴裡送?有糖尿病、高血壓,卻不以為意,任由血糖、血壓高低起伏?別再讓壞習慣,增高洗腎風險!

 

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高血壓環環相扣,你還在放縱過生活嗎?若不小心控制,當心健康亮紅燈!

 

當心這些病
讓腎臟脆弱不已

俗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慢性腎臟病就如同疾病中的羅馬,除了腎臟本身出問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也可能引起慢性腎臟病。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表示,國人最常見的腎臟病因是糖尿病,洗腎病患中超過四成都是糖尿病患;其次依序是腎絲球腎炎、高血壓、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和多囊性腎臟病。

 

致病機轉簡單來說,糖尿病是因血糖控制不好導致代謝異常、腎絲球腎炎是免疫異常、高血壓會造成血管傷害、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因感染或毒藥害、多囊性腎臟病則是遺傳基因變異引起。

 

專長為腎臟內科醫療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振文指出,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高血壓環環相扣,高血糖會造成腎絲球高過濾率,引發腎絲球肥大,導致蛋白尿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率提高;糖尿病患也易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已證實為腎功能變化的獨立風險因子,控制患者的血壓可減少蛋白尿,並大幅降低腎絲球過濾率的下降速率,進而延緩腎病變的進展。

 

肥胖引發的代謝症候群,也是增加慢性腎病的危險因子。陳振文醫師表示,肥胖會影響腎臟的血流量及腎絲球過濾率外,還可能造成腎絲球腫大、硬化、增加腎間質細胞及細胞增生。

 

三控三避
避免傷害腎功能

治療腎臟病要對症處理,馬偕醫院淡水院區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台灣腎臟護理學會監事林秋媚表示,糖尿病在發病10年後,約有2~10%的病友會進入需要洗腎治療的階段,關鍵在於病友對於生活、飲食、糖尿病控制是否得宜。減重、少鹽、多運動有助於延緩體內器官衰竭的時程,若生活、飲食不節制,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必須洗腎。

 

建議糖尿病人控制好血糖、讓糖化血色素低於7%,控制血壓低於130/80毫米汞柱,以血管張力素阻斷劑降低蛋白尿;高血壓腎病患者,也要控制血壓低於130/80毫米汞柱,找出讓血壓升高的繼發性原因並予以治療;多囊性腎病目前沒有好的藥物,但仍必須控制血壓,並藉由遺傳諮詢幫助面對及預防疾病快速惡化。

 

固然每個人都該護腎,陳永銘醫師指出若是下列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更應監測腎功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患者、65歲以上、長期服用中西藥、有家族腎臟病史、痛風、抽菸者。監測方式是每年測量血壓、驗血和驗尿,再輔以X光攝影或超音波檢查,才能早發現、早診療。

 

日常生活方面,每個人特別要注意「三控三避」,才能護腎。「三控」是控制血壓、血糖、蛋白尿,「三避」則是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感冒、避免接受會傷腎的檢查。像做電腦斷層或冠狀動脈攝影檢查時,使用顯影劑可能會傷害腎臟,因此腎臟病患應將自己的病況告知醫師,讓醫師做防範措施,比如調整施打劑量等。腎臟病患應做到上述口訣,才能避免腎功能惡化、降低洗腎機率。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