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出處/ 2005年5月號/第22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330
收藏 瀏覽數 : 3330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在乳癌防治還未起步的年代,張金堅看到罹患乳癌的婦女身心飽受煎熬,於是投身乳房外科,並於8年前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在推廣活動中,他發現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關懷的角落,於是把「鑽研醫學新知」和「推動乳癌防治」當作終生的志業,以行動回饋社會,熱忱地深入角落,教導女性疼惜自己。


在醫療專業上,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身為國內乳癌、大腸直腸癌專家,常要診療病人私密的部位,他不只讓病人卸下心防,也讓專家服膺他。不久前,他領軍的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得到「經濟部學界科專」的支持,進行醫療科技的研發,裡頭成員個個學有專長,如何和專家互動?他自剖:「我不是有智慧的人,最簡單、最愚笨的方法就是努力做事、誠懇待人,這樣就會有成績。」

 

農村子弟為救父而學醫

張金堅是台中後龍的農村子弟,小時候不只種西瓜,還要賣西瓜。如果天氣很熱,他就很高興,因為西瓜又沙又甜;如果雨下個不停就慘了,因為西瓜會爛掉。即使到現在,看到載滿西瓜的貨車停在路邊叫賣,還會勾起他童年的回憶。


和西瓜為伍的日子不長,因為父親覺得繼續住在鄉下發展有限,就把田地給了伯父,進鐵路局當工人,從司爐、副司機當到司機,張金堅記憶中最特別的是:「火車開到我家門口,還可以停一下。」


張金堅後來選擇從醫,和父親有關。父親為了家計勞心勞力,後來升為辦事員,本以為可輕鬆一點,想不到居然得了開放性肺結核(TB)。在醫學不夠發達的時代,那是相當棘手的疾病。由於TB有傳染性,父親起初被隔離在彰化八卦山上,直到病情稍微穩定才接回家裡,而為了安全,家人另外租了一間房子給父親住,每個禮拜見一次面。


當時,父親有感而發地對他說:「你如果當醫生,說不定可以醫治我的病。」父親另一個考慮是:家境清寒的人不易有出頭的機會,當醫生有一技之長,在職場比較不會被刁難。


張金堅聽從父親的話,如願考上台大醫科,只不過,大一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當時正好是暑假,他參加救國團橫貫公路的活動,行程才到霧社,就傳來父親病危的消息。父親58歲就因TB過世,由於心中有無限的遺憾,所以日後除了自己的專長之外,他亦投入不少時間和心力,推動防治開放性肺結核的工作。

 

疼惜女性
鑽研乳房外科

選科別的時候,張金堅曾想過要在內科鑽研TB,但外科在當時比較熱門,雖然現在知道「刀不能解決所有的疾病」,不過,他還是覺得:「刀到病除,選外科似乎對病人更有貢獻。」


進入外科之後,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選擇乳房外科和大腸直腸外科作為鑽研的方向。他分析,20、30年前,乳癌的治療技術不夠成熟,婦女得了乳癌,常必須切除整個乳房,加上化療藥物不多,療效不彰,放射線治療常造成皮膚潰爛,肺部纖維化,使婦女承受很多痛苦;而失去性徵,也造成心理很大打擊,需要更多的支持與關照。另一方面,那時大腸直腸癌病人較少,手術及麻醉技術還不夠先進,很多直腸癌病人必須做永久肛門,由於這兩個疾病都與飲食有關(攝食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為了探究其關連性,張金堅一頭栽進乳房和大腸直腸外科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他深入研究後發現:「乳癌患者日後得大腸癌機會較多,大腸癌病人日後得乳癌機會也較高。」高相關性讓張金堅在這兩個領域的醫療技術和研究上,更加相輔相成。

 

教精不教多
主張核心100

由於在醫療專業上成績斐然,受到上司的肯定和同事的推崇,張金堅在民國 85 年出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帶領外科團隊進入嶄新的里程碑,不論是學識和倫理教育,他都有獨到的看法。


在倫理教育上,張金堅認為:「與其上課講一大堆,不如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地潛移默化。」上課之餘,他也安排醫學研習營,或舉辦郊遊活動,甚至找同事一起去運動,在生活中與大家自然地互動,一起切磋,建立共識。


在學識教育上,張金堅更主張:「教書不一定教很多。」他提出「核心100」的想法,找來專科教授和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一般外科、整型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等7位分科主任,花了20個中午,編出一套教材。在這過程中,每個分科都想多放一點自己科的教材,經過反覆協調,才確定各科的比例。自從這個教法推出之後,其他科也紛紛跟進,例如「急診100」、「內科200」等。


張金堅當醫學生時,普遍的觀念是「刀到病除」,外科非常受重視,外科醫生也是「走路有風」的一群,可是,30餘年後的今天,醫學生的價值觀迥異,現在醫學生對外科的看法是:工作比較累、責任比較重、工作不定時、健保給付不合理……。在後輩不願意當外科醫師、人才容易流失的情況下,張金堅的另一項挑戰是:如何留住優秀的人才。


面對嚮往工作輕鬆、可兼顧家庭、實質的收入比較好的醫學生,張金堅採取的作法是道德勸說,像是教學生如何從開刀、救病人當中得到成就感,不過,他也承認:「道德勸說的效果有限,儘管如此,還是會繼續做下去。」

 

跨刀重振桃醫
成績斐然

擔任外科主任期間,張金堅覺得:「生活最紮實,因為專業沒放棄,行政管理又跟專業很契合,做起來得心應手。」這段時間的表現得到醫界高度肯定,後來桃園醫院還前來請纓,希望他前去整頓。他91年跨刀到桃醫當院長,後來又兼任桃園療養院院長,兩年的時間,他用「日以繼夜、一天當兩天用、真的很拚」來形容當時的生活節奏。


歷史悠久的桃園醫院素有「小台大」之稱,許多台大的學長、學弟都在桃醫服務,可是,因為醫療環境改變,讓桃醫在林口長庚、壢新、敏盛等醫院的競爭下,營運出現困境,張金堅覺得:「有義務幫忙,不僅可以幫學弟妹的忙,也是對地方有些貢獻。」


在桃醫兩年的時間,恰巧碰到SARS疫情,不只全民恐慌,也有醫護人員不知所措,還有醫院院長因疫情控制不當而吃上官司。在那個需要領導魄力的時刻,張金堅拿出鐵腕作風,最後還被衛生署評為「抗SARS績優醫院」,連院內基層的歐巴桑都說:「如果沒有你,我們早就淪陷了。」


就地理位置而言,桃醫離中正國際機場最近,一發現可疑案例,就往桃醫送,擔任領導人的張金堅知道,沒有確實做好預防措施,後果很難想像。為了滴水不漏地抗SARS,他板起臉孔,宣布必要的作法,包括:每個人身上掛牌子,註明體溫;有可疑的症狀,立刻強制隔離;胸部X光移到戶外;同仁每天要讀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最新案例;當天的案例要總檢討……。


這些措施剛公布的時候,張金堅看到「每個人的臉都很臭,」隨著疫情逐步獲得控制,院內上上下下才了解雷厲風行的必要性,還出版了一本「抗SARS戰疫總動員」,以茲紀念。

 

肺結核防治中心
未竟的遺憾

此外,張金堅還把桃園醫院和桃園療養院合而為一,節省不少行政資源;也幫護理之家增設空中花園,讓原本擠在狹小空間的老人,有個舒緩身心的地方……。然而,除了這些成績,他最念念不忘的還是:沒有把TB防治中心做起來,「如果讓我多待一段時間,一定要完成TB防治示範中心。」


由於控制不當,即使在醫療進步的今天,每年TB還有15000名新增個案,張金堅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做得更好的領域,當時就把對TB很有研究的專家索任醫師找來,希望在他的規劃下,桃醫能有一個全國最先進的TB防治中心,既能救人,也能告慰因TB去世的父親。


而惜才的張金堅也不忘肯定索任的努力,他說:「與索醫師相處兩年,他的學識極為豐富,看X光片頗為精準,診治病人更是無微不至,」這麼好的人才,只因太過專注醫療,較少接觸行政,無法落實TB防治中心。張金堅離開桃醫之後,索任也退休了,唯才是用的他一再表達遺憾:「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少見,不知道重用是國家的損失。」

 

受母校感召
重回台大圓志業夢 

雖然離開桃醫有這麼一絲遺憾,可是,張金堅還是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在「台大情結」的召喚下,回到母校繼續從事醫療、研究的工作。


記得畢業時,同學們對於前途規劃各有各的想法,張金堅卻毫不遲疑地選擇留在台大,原因之一是「念舊,和老師們相處一段時間,培養了深厚的情誼,」而另一個理由是:「感恩,台大培養我,所以我應該感恩,留下來就是最實際的回饋。」


事隔30多年,台大情結愈結愈深,張金堅還是決定回到台大,只是現在的他,對生命的看法比當年更上層樓。他把工作分為:「職業、事業、志業三個層次,職業只是為了活下去,掙一口飯吃;事業必須規劃,就是business plan;志業的話,是為社會奉獻,有公益的性質。」


年輕的時候,不見得明白什麼是志業,一路走來,張金堅發現:「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關懷的角落,自己有能力做,且做起來很快樂,為什麼不去做?」現在他除了一如往常看病、照顧病人、教學之外,最重要的事情是:研究醫學新知和推動乳癌防治。


在經濟部學界科專的強力支持下,張金堅執行「血管新生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發」,今年初才發表3項成果:1.以超音波判別各類癌症的腫瘤血管流量。2.研發、製造「動脈硬化檢測儀」,日後可望發展為家用檢測儀,讓糖尿病患或相關末稍血管疾病患者,隨時掌握病況。3.發現肺癌與大腸癌預後新分子指標,運用CTGF基因,更精確地判斷肺癌、大腸癌的預後情形,現正朝利用血液進行癌症偵測試劑的目標努力,未來病患抽血檢驗即可知道病況。


參與這麼複雜的研究計畫,團隊中有工學院、生命科學院、生物資訊、分子生物學及農學院的專家……,個個都有很強的自主性,張金堅承認:「要費勁做整合與協調的工作,」可是,由於喜歡臨床研究工作,他得到許多新知,做起來很快樂,有機會的話,會一直做下去。

 

以「三誠」領團隊
推乳癌防治

除了跨專科的研究,張金堅另一個重要志業是:充實乳癌防治基金會的工作。目前乳癌防治基金會的主要業務是衛教工作、病友支持。在衛教工作上,由於許多志工和病友的支持,社會上已有很多團體展開衛教宣導與乳癌防治的工作;而在病友支持方面,仍有待加強,他強調:「只有病人來參加病友聯誼活動仍然不足,病友的家人也要投入,才能使乳癌病人重獲新生,不會悲觀消極。」


退休之後,張金堅打算募集多一點款項,支持乳癌相關的研究。如果可能,還希望把乳房的照護工作,擴大為婦女照護中心(woman care center),從女人有月經那一天開始,照護到更年期,甚至晚年為止。


這一路走來,張金堅帶領不同的團隊,完成不同的工作,有的是專業的醫療團隊、有的是義務性質的志工團體,還有各行各業菁英組成的任務編組,不論是哪個領域,都有辦法把人和事「橋」好,他透露秘訣是:在待人處世方面,態度要「誠懇、誠實、誠心」;在專業上,眼光要「務實、創新、前瞻」,如此一來,帶領什麼性質的團體,都行得通。

 

絕處逢生 「面對」才有好的醫病關係

外科醫師發生醫療糾紛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張金堅鑽研的領域又與女人私密的乳房有關,發生誤會、誤解的可能性更高,可是,他的基金會曾與兩大美女蕭薔、林志玲合作,立法院美女立委蕭美琴也是乳癌防治的代言人,由此可見,他深受女性朋友信任,而他處理醫病關係的方法,也令人好奇。


張金堅透露,與病人相處是需要學習的。他當總醫師時,有位病人送進醫院,不但發高燒,白血球也過高,檢查之後發現肝內膽管結石,有如爛泥巴,立刻積極處理,但這種情況就像清臭水溝,怎麼清還是有爛泥巴,症狀很容易復發。復發1、2次之後,病人希望根本醫治,於是他建議:「從膽管到十二指腸有一個擴約肌,切開擴約肌,進行擴約肌成形術,讓爛泥巴掉下去,比較可能根治。」


由於前兩次他成功把病人從鬼門關救回來,因此病人信任他,同意開刀。沒想到,開刀之後,不但濫泥巴沒有流下去,反而十二指腸的東西逆流上來,病人敗血、休克、昏迷。家屬覺得前兩次患者病危都救得回來,這次人好好的,開刀後卻變成這樣,頗不諒解,考慮訴諸法律。


在危急、艱難的處境中,張金堅的信念是:先不去想法律的問題,而是用所有方法,看怎麼把病人救回來。他去請教血液科、感染科,試圖找出敗血、黃疸的原因。當時太太正要生大兒子,他卻只能陪在病人旁邊。幸運的是,病人慢慢甦醒過來,後來還變成他的好朋友,過年也會來拜年。


手術過後10多年,病人活到78歲才因心臟病去世。經過這次事件,張金堅體認到:醫療糾紛能避免的話就儘量避免,避免不了也只有面對。而在乳癌防治上走出一片天,每週三次門診超過200人次的張金堅,在與病人相處上亦有獨到之處。


首先,他呼籲擺脫性別的迷思。不少女性會說:「給男醫師檢查乳房比較彆扭。」他希望教育民眾:醫師是以專業取向,沒有性別的差異。可是,再怎麼教育,乳房畢竟是女性私密又隱諱的部位,最高原則還是要讓病人安心,所以張金堅看診時,一定有女護士在場。


此外,要進一步和女病患建立更和諧的互動,張金堅說:「從太太那裡學一些女性的語言,尤其是記住病患的名字和特點,就能獲得更多的信任。」譬如:這位是彩鳳,那位是淑華,如果是相近的名字,像是李惠萍、李惠玲,就要小心,不要叫錯;還有人家的行業,像是銀行的襄理、外商公司的職員……,也要弄清楚。


當然,病患那麼多,不可能每位患者的所有資料都記得,他的撇步是:「把記得的那一項發揮出來,」例如上一次是女兒帶患者來,就可聊聊她的女兒,病患會以為你記住她其它的項目,」不僅病人感到窩心,無形中也拉近了距離。

 

一手打理自家女人們的健康

張金堅最為人熟知的專長是乳癌防治,照護的對象以女性居多,那家裡的女人有沒有得到更多的優惠呢?太太常跟他說:「你在做乳癌防治,如果太太得乳癌的話,那就糗大了!」所以,幫太太檢查乳房就成了張金堅平日的「重點工作」之一。晚上要睡覺時,他會「順便」幫太太檢查一下,不過,為了更確實掌握狀況,他會建議太太:「雙手不是萬能的,還是安排超音波檢查或乳房X光攝影比較準確。」


家中已經95歲高齡的媽媽,則是曾經讓張金堅開過大腸癌。民國87年間,媽媽肚子老是脹脹的,且有血便,他幫媽媽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在肛門上方20公分處的乙狀結腸出現腫瘤,於是他親自動手術幫媽媽拿掉。


不少女性以為,沒有癌症家族史、飲食低脂、高纖、沒有服用荷爾蒙……,就不會得到癌症,張金堅特別提醒,「老化」也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也曾經幫92歲高齡的病患切除乳癌,所以,中年過後就要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