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朱樹勳》救人救心,闖越生命的紅燈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朱樹勳》救人救心,闖越生命的紅燈

出處/ 2005年9月號/第23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39
收藏 瀏覽數 : 3739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朱樹勳》救人救心,闖越生命的紅燈

完成國內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為心臟移植開創數十項嶄新里程碑的朱樹勳,在行醫生涯中,堅持以「救人至上」的態度行醫,當制度與搶救生命衝突時,他總堅持「病人的生命永遠是最重要的考量」,寧願闖紅燈,也要站在病人這一邊。

翻開台灣心臟外科史,亞東紀念醫院院長朱樹勳進行超過6000例手術,寫下數十項第一的紀錄,戰果輝煌。仔細研究種種過程,會發現他不只一次不遵守常規,讓外界對他的評價有些爭議。然而,朱樹勳不以為意,他認為:「在搶救病人的那一剎那,病人的生命永遠是最重要的考量,其他就沒辦法面面俱到了。」

痛擊挑戰 不斷締造奇蹟

圓圓的臉龐、銀白的頭髮、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慈祥又親切,但上揚的眉毛不經意流露主見強、不服輸的性格。朱樹勳說:「每次遇到事情的關鍵,我總是選擇應該做的,結果那一條路,往往挑戰性較高,因此,人生旅程一路行來,迎接了無數挑戰。」選擇挑戰,所以不斷創造新紀錄;永遠本著「救人第一」的理念,也使病人視他為「華佗再世」。

一向幽默的朱樹勳,對「華佗再世」提出妙說:「如果華佗真的再世,他對X光片、電腦斷層掃描等,都要重新學習,以這個角度來看,任何一位醫生都比華佗強;不過,華佗在當時的確是醫學尖端的代表人物,也是現代名醫的代名詞。」

數十年來,被他醫好的病患早已數不清,對「華佗再世」的美譽,他卻謙稱:「不敢當,只不過是在心臟外科方面碰到困難時,努力克服。」

放手一搏 與死神奮戰

打從站上手術台那一刻起,朱樹勳就充分展現救人至上的行醫特質。

民國57年的冬夜,一位胸口被捅一刀的年輕人被送來台大急診部,當時值夜班的總醫師朱樹勳決定立刻動手術,把斷刀從胸腔內取出。但麻醉醫師為他麻醉插管後,病人一陣遽咳,原本塞在傷口的血塊被沖開,噴出大量鮮血,此時,朱樹勳才警覺「刀子刺到心臟了」。

接下來麻醉醫師量不到傷者的脈搏,情況非常危急,如果不能在黃金4分鐘內救回來,讓血液恢復循環,病人不是一命嗚呼,就是變成植物人。朱樹勳當時還是一位31歲、沒動過心臟手術的總醫師,卻毫不猶豫地決定放手一搏,略過刷手、消毒等正常程序,戴上外科專用手套,把護士手中沒有消毒的開胸器搶過來,一刀劃開心包膜,原本因為積血漲得像氣球般的心臟,在積血流出來後,立刻恢復心跳。

拋開規範 救人至上

然而,救人成功之後,他卻得面對當時台大外科主任林天祐教授的質問:「為什麼犯下外科手術大忌,沒消毒就幫病人開刀?」一向說得少、做得多的朱樹勳只簡單回答:「沒時間消毒。」

如今回想起來,朱樹勳還是認為臨場應變比死守常規重要,他說:「寧可事後麻煩一點,去處理病人的感染問題,總比將傷口消毒乾淨,卻眼睜睜看著病人死掉好。」即使面對學生,他還是會說:「救人最重要!為了搶救生命,有時候是無法完全按照程序的。」

這一仗讓朱樹勳寫下行醫第一項紀錄:台灣首次「心臟穿刺急救成功」案例,他也以此為題材,發表行醫生涯第一篇論文。更重要的是,以前認為「刺出心臟,命該休矣」,很少把刺穿心臟的病人送進開刀房;但在此案例後,台大對刺穿心臟的病人,一律先救再說,而且達到90%的獲救率。

衝破防線 完成首次心臟移植

往後的行醫生涯,朱樹勳持續以「救人第一」的態度行醫,因此,時有所見不守常規的事。

就以民國76年的換心手術來說,當時心臟移植手術還在人體試驗的階段,要事先向衛生署報備,核准後才能手術。朱樹勳也事先向醫院報備,但當時病人已經過3次CPR,命在旦夕,此時,正好有腦死病人捐出心臟,他便決定動刀。就在鋸開病人胸腔後,一通從院長室打來的電話,指名要他親自接聽,說是台大尚未將移植計畫送到衛生署,手術必須立刻停止。

當時朱樹勳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移植計畫的資料送到院長室已一個多月了,怎麼可能還沒到衛生署?再次面對「遵守規定」與「先救人」的抉擇,他仍認為救人為先,要屬下以「正在手術,無法接聽」為由,拒聽電話,握著刀子繼續完成
手術。

這次嘗試非常成功,他完成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為國內心臟移植立下新的里程碑,但這也讓台大醫院接到15萬元的「違規」罰鍰。

三心手術 轟動全球

轟動全球的「三心人」也是他重要的一役。民國89年4月,住在台中的黃泰明為心疾所苦,輾轉求助於朱樹勳,診斷後發現已是末期心臟衰竭,除了移植別無他法。苦等半年多,直到90年1月,才等到一位條件適合的捐贈者,不過,這顆捐贈的心臟功能不佳,種上去後仍然無法脫離人工心肺機,如果依賴人工心肺機太久,病人還是會死在手術台上。

第二天,又來一位捐贈者,「這顆心臟有點小、又破了一個洞,捐給別人也不適合,」朱樹勳心想:「就把它放在原來心臟的右邊,兩顆都不夠理想的心臟分擔功能,還是可以用。」

於是,三顆心臟拼拼湊湊,救回黃泰明一命,讓這次手術創下世界醫療史的紀錄。不過,朱樹勳的朋友轉達美國醫界的看法:「為了標新立異才這麼做。」其實不然,他透露:「所有的第一並非為了標新,而是國內醫療技術碰到瓶頸,病人的病情急待解決,我只好構想新的創意,最後證明可以克服,才成為第一例。」

為救人 載著法官闖紅燈

不只手術台上如此,只要攸關生命,朱樹勳就會採取「較彈性」的作法。有一次,隔壁的退休大法官半夜心臟病發作,他的太太急忙跑來敲門求助,朱樹勳馬上開車送病人到醫院,一路上闖了紅燈,到醫院也沒按規定先填手術同意書,直接把病人送進去醫治。

後來朱樹勳也不否認闖紅燈,他解釋:「原則上,是不該闖紅燈,但當病人命在旦夕時,闖紅燈是不得不然的選擇,跟救護車一樣。」

惜才如金 樂見後進用創意應變

有些人只允許自己可以違規,卻看不慣屬下或學生太有創意。朱樹勳並非如此,他也會欣賞那些不顧一切,只為了搶救生命的學生。

多年前,一位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病人,病況糟到已經心臟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朱樹勳沒把握可以醫好這位病人,最後還是決定一搏,幫病人置換主動脈瓣膜。

就在往開刀房的途中,病人的心跳突然停止,一位台大醫學系7年級實習生不假思索,立刻跳上推床,幫他作心肺復甦術,推床的人繼續往前衝,那位實習生跨在病人身上,一路上壓著病人的心臟,還一起被推進開刀房。

到了開刀房,雖然病人心臟仍停止,朱樹勳還是決定上麻醉、開刀。一週後,這位病人甦醒過來,順利出院,但他卻因為沒有記下那位實習生的姓名,感到遺憾不已。他覺得:「為了救人,想盡方法來應變的,一定會是好醫師。」

領導亞東 發展核心專長

由於行政職務愈來愈吃重,朱樹勳站在手術台上的時間也愈來愈少。但他不忘「病人第一」的理念,在行政改革上,依然優先考慮「如何給病人最好的照顧,給家屬最大的便利。」

民國88年8月1日出任亞東醫院院長職務之後,朱樹勳鎖定以核心專長作為發展目標,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涵蓋「3C、2T、1M、1N」──3C是指Cardiovascular medicine(心臟血管醫學)、Cancer(癌症)、Critical Care(重症醫療);2T為Transplantation(器官移植)、Traumatolog(創傷);1M是 (微創手術);1N是(腎臟醫學)。

他進一步說明發展3C核心專長的目的:「希望病人發生心臟病、癌症、各種器官末期衰竭,甚至需要器官移植等重症時,在第一時間,會想送往亞東醫院。」

5年來亞東醫院快速成長,讓他有信心給3C病人最好的照顧,尤其是心臟血管醫學,已經完成超過1000例開心手術、7例心臟移植手術;更讓他自豪的是,亞東醫院已和台大、榮總並列,成為衛生署核准,可以從事心肺移植手術的3家醫療機構之一,這項技術不是任何一家大醫院能提供的。

說到1M和1N,朱樹勳表示:「手術不止要『刀到病除』,還要朝『小而美』的目標努力。國內的腎臟病患很多,不少人到了要洗腎的地步,我們要用團隊的力量,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

致力E化 體貼病患與家屬

醫院管理方面,在他任內也有多項重大改革,包括「檢查報告數位化」、「導覽器引導探病」、「開刀房外24小時公布最新訊息」。

「檢查報告數位化」是指:以往病人照X光、作完電腦斷層掃描等程序,得在醫院等半天,甚至2、3天後才能看到結果;數位化之後,病人照完X光,回到診間的同時,影像已透過傳輸系統,送到診間的電腦上,醫師能很快地告訴病人結果。

「導覽器引導探病」是指:以前親友到醫院探病,必須到處詢問病人住在哪裡、怎麼走;現在醫院門口放了導覽器,直接讓親友查詢病人的房號,省時又方便。當然,這項服務得事先徵詢病人的同意,如果病人需要隱私,醫院不會把他的資料列在導覽器上。

「開刀房外24小時公布最新訊息」則指:以前病人送進開刀房後,家屬只能心急如焚地守在外面,寸步不敢離開;現在開刀房外有閉路電視,公布病患最新情況,誰在開刀、誰送去加護病房、誰在恢復室,家屬一目了然,不必苦苦等候。

長存於心 行醫之路無盡頭

朱樹勳希望,只要是對病人有利的方面,亞東能成為領先的醫療機構。拿今年1月發生的邱小妹人球案來說,當時有19家醫院以「沒有神經外科加護病房」為由拒收病患,這讓他相當匪夷所思,因為只要遇到危急的病人,「先開刀再挪床」早已是亞東醫院的常規。

發生人球案一星期後,他於院內會議中再次叮嚀全院的主治醫師:「任何一位送進我們醫院的病人,如果不立即開刀,在轉到別家醫院的過程中,有可能在半途中送命,或者發生不可逆的變化,所以,不管有沒有病床,一律先開刀再挪床。」

不管是看病開刀的朱醫師,還是行政管理的朱院長,他總是把病人的事放在心上,數十年如一日,立志當一位「讓病人開心的開心人」。朱樹勳認真地說:「絕不改變『救人第一』的行醫原則,從前這樣,現在如此,未來仍然不變。」

讓病人開心的「開心院長」

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不只會動手幫病人開心,也會動口講笑話讓病人開心。病人常在看診時,忍不住會心一笑。

一位換了人工金屬心臟瓣膜的歐巴桑,回來複診時抱怨:「晚上睡覺時,聽到心臟『滴答、滴答』的聲音,睡不著。」朱樹勳知道那是金屬心臟瓣膜一開一闔發出來的聲音,卻還一本正經地跟病人說:「怎麼不早說?上次幫妳開完刀後,我掉了一隻錶,一直找不到,原來掉在裡面了!」

還有不少先天心臟病童,手術一年後會按規定,回來複診,後來覺得一切正常就不來了,再見面時,小女生早已長大成人,漂漂亮亮地回來複診,有的敢問,有的卻吞吞吐吐,開心界的「老先覺」不難猜出她想結婚了,總是爽快地說:「當然可以!」

不過,當病人繼續問生小孩的問題,他卻會故意回答:「可以,但只能生2個。」病人以為是心臟的問題,只能生2個,看到對方緊張的樣子,朱樹勳才笑著對病人說:「家庭計畫2個恰恰好嘛!」

還有一種病人是因肥胖導致心臟問題。有位超過100公斤的病人不認真控制體重,朱樹勳就數落:「不是跟你說過要減肥嗎?只要瘦下來,你的心臟就沒有問題。」那位病人很無奈地辨稱,自己連喝水都會胖,怎麼努力就是瘦不下來,朱樹勳開玩笑說:「那我把你轉到牙科去,請牙醫幫你把上下兩排牙齒綁在一起,不能吃東西就會瘦下來。」

朱樹勳的門診常常大爆滿,除了醫術高明,輕鬆幽默的看診風格,應該也是深受病患愛戴的原因之一。

卸下白袍的朱樹勳

醫師在醫院裡總是忙不停,永遠和時間賽跑,脫下白袍後,不少人因為被醫院操得太兇,變得無聊又無趣。身兼臨床醫師、教授、院長等職的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卻不會如此,電腦繪圖、蒔花賞景、旅行畫畫等興趣,讓他的生活多采多姿。

■繪畫天分為醫職增色不少
從小就喜歡畫畫,大學時期曾擔任台大美術社團「綠野社」的社長,也參加過全省大專美術比賽,獲得第3名;在成功嶺受訓時,還曾以粉彩畫「淋浴」得到美術比賽第一名。

當醫師之後,朱樹勳較沒有時間畫畫,但是,繪畫天份也替他的工作增色不少。例如,教學需要手術說明圖,他就自己手繪,讓學生更容易明白教課的內容。

在醫院無法隨心所欲地畫,出國時常偷閒彌補缺憾,他說:「出國的時候,沒有電話、公文、病人,旅行到哪裡就畫哪裡。」他用妙筆巧手,畫出西湖風情、昆明古蹟、夏威夷海灘、京都楓紅……,為旅行留下種種美好的回憶。

■開刀如繪畫 每一刀恰到好處
畫畫和開刀,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回事,在朱樹勳眼中卻有相同之處。蘇東坡說:「胸有成竹,一揮而就。」朱樹勳覺得:「繪畫如此,開刀亦然。」

其次,繪畫猶如女子上妝,「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敷粉太白,施朱則太赤。」他認為:「繪畫下筆時,顏色或深或淺、筆觸或重或輕,都要恰到好處;操手術刀也一樣,每一刀都有目的,不能一刀就劃半天,或是縫了又拆、拆掉又縫,每一刀都要達到『經濟』的成效。」

朱樹勳一向喜歡新科技,電腦繪圖問世之後,他也會抽空自己玩,不過,他說:「點一下,色彩就一大片,還要多學。」

■回家後也有浪漫的一面
畫出美麗景色,留下美好回憶之外,朱樹勳對於蒔花、賞花也很有心得。原本希望春夏秋冬四季,園子裡開滿漂亮的花,可是,住在大廈一樓,採光不足,讓玫瑰無法開花,只剩杜鵑、九重葛、聖誕紅、櫻花等幾種。

櫻花開放的時節,在晴天的夜晚,或週末中午,朱樹勳會和夫人到室外用餐,一邊賞櫻、一邊享用美食,好不浪漫。

喜歡賞花,就要想辦法讓花開得燦爛,朱樹勳透露:「讓花開得好的祕訣,是把已經盛開的那一顆直接搬回家,按書上的方法養,隔年就真的如期開花。」

朱樹勳的美白祕方

頭髮白了,皮膚也有些皺紋,但白裡透紅的膚色,還是讓將近70歲的朱樹勳常受到「皮膚真好」的讚美。

第一次是理髮小姐這麼說,當時朱樹勳不以為意,以為對方為了生意才講客套話。後來愈來愈多人誇他,這才相信原來自己的皮膚還真不錯,甚至有人問他保養皮膚的祕方,但他答不出來。

後來朱樹勳終於想出一個比較可能的答案:「每天早上8點之前就到辦公室,晚上8點之後才離開,很少晒到太陽,皮膚就沒機會晒黑。」由他的經驗談可以印證: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有害,避免日晒就是保養皮膚最重要的一環。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