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罹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急遽升高,周邊動脈疾病嚴重者,可能還得面對截肢的命運,但隨著醫學發達,此類疾病的治療方式也進步良多,早一步避開危險因子,不諱疾忌醫,就能擁有健康的雙足。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或稱掌上型電腦),為現今科技文明發展下的產物,著實帶給現代人相當多的便利,但只有一字之差的「PAD」則不然,PAD(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周邊動脈疾病,是引發糖尿病患者足部病變,及造成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與周邊動脈疾病病因相同,發生部位不同的腦血管病變(會引起腦中風)及冠狀動脈心臟病(會引起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加總引起的死亡率,遠高於癌症的死亡率。因此,周邊動脈疾病實在不容輕忽!
死亡率高達三成
周邊動脈疾病起源於動脈粥狀硬化所形成的粥狀硬化斑塊,其沉積附著於動脈管壁上,造成管徑變小狹窄、血流量減少、引發缺血性疼痛,或產生間歇性跛行症狀(即走一段路後,會小腿疼痛而被迫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會兒,症狀消失後可再行走)。若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病情更容易惡化,常會看到病人的腳都黑掉了,或是傷口潰瘍,經年不癒,嚴重者須截肢才能保命。
受觀念影響,截肢往往不容易被民眾所接受,且截肢後的傷口照護及可能引發的感染問題,對病患家屬來說是相當大的考驗。由於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常高達三成以上,實在有賴民眾予以重視。
造成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症(即國人常說的三高)、抽菸、年齡大於45歲以上的男性、停經後的女性、肥胖、遺傳等因素。其中糖尿病人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比率為正常人的3~4倍,抽菸者更為正常人的2~7倍。目前台灣地區糖尿病人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大約30%,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可能與人口老化、肥胖、糖尿病患增加、病患年齡層下降,及國人飲食文化、生活習慣的改變,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
治療可緩解疼痛
增加行走能力與距離
周邊動脈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具有一貫性及一致性。在諸多危險因子中,只有性別和遺傳無法改變,其餘的危險因子都能預防與控制。預防的方法如:戒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持續進行有效地運動(333法則——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連續3個月以上)、紓解生活壓力、減肥等。
預防的目的是希望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而治療則是可以緩解病人的疼痛、不舒適感,增加病人的行走能力、步行距離、提升病人的活力及生活品質。
如果出現周邊動脈阻塞所引起的症狀,例如間歇性跛行、腳趾發紅或發紫、腳冷、腳毛脫落、傷口久而未癒等,就應該到醫院尋求協助。目前已證實藥物治療可以增加周邊動脈的血液灌流量、減少缺血性疼痛及不適感,並增加病人的行走能力及步行距離。
臨床醫師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可同時安排非侵入性的檢測,包括周邊血管的血流檢查及雙向超音波,以了解血栓及血流的情形;另外,侵入性的檢查,如血管攝影、核磁共振血管掃描,可以確切瞭解血管阻塞的部位及嚴重程度。
臨床經驗分享
對於周邊動脈疾病,筆者已有多年診治經驗,舉個臨床實例來與大家分享。一位東部地區60多歲女性患者,因足背已產生潰瘍壞死,傷口數月不癒,經高壓氧治療後並未好轉,於是切除右腳的大姆趾,但傷口仍無法癒合。後來病患轉至本院求診,於病患住院之初,立即給予藥物治療,以增加下肢血流量,並經血管攝影確認阻塞的部位後,進行血管繞道手術。
不過,由於病人右腿股骨動脈以下均已嚴重狹窄阻塞,所以從腸骨動脈開始進行二段式的血管繞道手術。第一段先進行由腹部腸骨動脈,接至膝膕動脈的繞道手術,第二段再從膝膕動脈接至後脛骨動脈,並延伸至足背動脈,以確保病人下肢動脈血流暢通。患者除了接受血管繞道手術,亦輔以藥物治療,確保血管擴張並增加血流量。
歷經住院一個多月的悉心照護,病患的傷口癒合情況相當良好,而且已可下床行走。每回看到病人能夠步行如往常,及病患家屬的微笑,內心的喜悅與感動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儘管血管繞道手術工細耗時、費力,但可以為病患保全肢體,免於截肢,深深覺得再辛苦都值得了!
周邊動脈疾病是可以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不但減少病患的截肢率,並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甚至可以節省醫療成本,及社會照護的支出,何樂而不為呢?